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
- 影響因子: 0.21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2095-5820
- 國內刊號: 11-9340/R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是中華醫學會電子版系列雜志之一,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采用圖、文、聲、像多種傳播形式,報道臨床實驗室科學管理與先進檢測技術等研究成果,促進臨床檢驗服務質量和實驗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個月
1.來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和可讀性。要求資料真實,當報道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應說明其稿件內容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委員會(單位、地區、國家)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并得到該委員會批準,是否取得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要求稿件的科研設計合理、統計學分析方法正確、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請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并括注基金編號。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171565);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資助項目(2011AA02A116)”,并需附基金證書復印件。論文刊登后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
3.作者在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滿3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系該稿件仍在審理或編輯加工階段。如欲另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稿兩投一經證實,將立即退稿;同時,本刊將刊登該文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上通報,在2年內拒絕該作者作為第一作者所撰寫的論文。同時,將此事向作者所在單位進行通報。
4.來稿文責自負。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認可。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5.來稿決定刊用后,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轉讓協議書。專有使用權歸中華醫學會所有。中華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網絡版)和紙版等方式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中華醫學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6.稿件刊用后,將通知作者按有關規定交納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須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制工本費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含光盤版、網絡版稿酬),贈當期電子雜志1冊。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影響因子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發文量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官方網站是什么?
雜志官網:http://clinlab.cma-cmc.com.cn
-
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收錄情況是什么?
雜志目前是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院內不同標本類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分析
目的 監測院內不同標本類型和不同病區分離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用WHONET5.6對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間我院臨床主要標本類型來源分離的非重復肺炎克雷伯菌(痰液445株、尿液118株、血液58株)和不同病區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兒科病房143株、ICU病房74株、神經外科病房71株)進行耐藥性分析.結果 血液標本、痰液標本和尿液標本類型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5.17%、6.07%和7.63%.ICU病房、神經外科病房和兒內科病房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14.86%、8.48%、8.39%.結論 我院不同標本類型和不同病區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對臨床部分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相差較大,臨床醫師及時了解不同來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可提高臨床醫師經驗用藥的準確率.
-
反向點雜交法測定浙江省4620例男性HPV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特征
目的 調查浙江省男性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亞型分布及流行病學特點,為男性HPV感染早期篩查、預防、診斷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性匯總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浙江省17~74歲的4620名男性尖銳濕疣皮損拭子或組織標本;4620例樣本中,其中120份因細胞量不足判定采樣失敗,剩余4500例樣本按不同年齡分為6組(17~20歲組268名、21~30歲組1958名、31~40歲組1156名、41~50歲組667名、51~60歲組355名、>60歲組96名).用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反向點雜交法測定23種HPV基因型,并分析其HPV陽性率分布、HPV陽性率差異和高低危型HPV感染特征.結果 4500例樣本中有2799例HPV陽性,總陽性率為62.2%,其中:以6型和11型陽性率最高,分別為15.58%(436/2799例)和10.00%(280/2799例).高危型陽性率最高的為52型,占4.72%(132/2799例).在2799例HPV DNA陽性者中,有1266例為單一感染;混合感染1533例,占44.26%,單純低危型最高為三重感染,單純高危型最高為四重感染,而高低?;旌细腥具_七重,其中七重感染占2.25%(63/2799例).高低?;旌细腥緮蹈哂趩渭兏呶P秃蛦渭兊臀P?兩者比較有統計學差異(χ2分別為28.1、82.8,P均<0.05).HPV陽性結果以21~40歲青壯年為主,占總人數的69.2%(3114/4500).而HPV陽性率以17~20歲組(75.0%)和51~60歲組(79.7%)最高,與其他年齡段[21~30歲(60.7%)、31~40歲(59.1%)、41~50歲(59.6%)和>60歲(46.4%)組]相比χ2分別為20.48、22.51、18.86、26.02和46.03、48.89、40.99、41.84,P均<0.05.結論 浙江地區男性HPV感染者主要以6、11型為主,高發于青壯年,HPV混合感染比例較高,高低?;旌细腥据^常見.
-
單個核細胞EB病毒DNA載量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變化初探
目的 探討外周血單個核細胞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EB-DNA)在鼻咽癌患者診療中的變化和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區門診和住院部初診經病理學確診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220例,年齡12~80歲,按≤30歲~≥71歲的每10歲間隔分為6組,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EB-DNA載量在NPC患者不同性別、年齡、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的陽性率和載量的差異;對接受放化療治療前后的82例NPC患者的EB-DNA載量變化連續定期隨訪2年以上,以分析評價其變化與NPC患者復發與轉移的關系.結果 220例NPC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EB-DNA陽性率為41.4%(91/220例),EB-DNA載量為0.0(0.0~612.5)拷貝/ml,但EB-DNA陽性率和載量在不同性別[男42%,女40%;男0.0(0.0~568.0)拷貝/ml,女0.0(0.0~899.5)拷貝/ml]、病理類型患者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79,Z=-0.106;χ2=0.024,Z=-1.182;P均>0.05),但EB-DNA陽性率隨年齡增長(≤30歲~≥71歲的6個年齡組陽性率分別為23.1%、47.1%、38.6%、36.8%、52.9%、63.6%)和臨床分期(TNM分期Ⅱ+Ⅲ期27.4%、Ⅳa期45.7%、Ⅳb期75.0%)不斷增高(χ2=3.683,P=0.031;χ2=16.996,P<0.001).82例隨訪NPC患者治療后有57例EB-DNA載量中位數明顯低于治療前[前1390.0(550.0~6535.0)拷貝/ml,后0.0(0.0~0.0)拷貝/ml;Z=-5.997,P<0.001],有25例患者治療后EB-DNA載量[1490.0(348.5~3965.0)拷貝/ml]高于治療前[0.0(0.0~205.0)拷貝/ml,Z=-4.529,P<0.001],且兩組治療后EB-DNA載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6.911,P<0.001),治療后EB-DNA載量升高的25例NPC患者中有18例發生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結論 NPC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EB-DNA載量陽性率隨著年齡增長和臨床分期的上升不斷增高,治療后定期監測患者EB-DNA載量變化對其預后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
硝酸鎵聯合抗菌藥物抑制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目的 研究硝酸鎵單用及聯合頭孢他啶或(和)美羅培南對洋蔥伯克霍爾德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臨床分離到的34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微量肉湯稀釋法檢測其對硝酸鎵及頭孢他啶、復方磺胺甲惡唑、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環素、美羅培南、氯霉素、米諾環素、頭孢哌酮/舒巴坦9種抗菌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結晶紫染色法定性、定量分析生物膜形成能力,比較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對硝酸鎵及這9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將1.0×MIC的硝酸鎵和頭孢他啶、美羅培南單獨應用及聯合使用,檢測其對洋蔥伯克霍爾德生物膜的抑制率.結果 培養48小時34株細菌均能形成穩定的生物膜.其中(弱)陽性10株,占29.4%;強陽性24株,占70.6%,生物膜(弱)陽性和強陽性菌株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加入硝酸鎵前后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硝酸鎵單用與聯合頭孢他啶后的OD值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但硝酸鎵單用與聯合美羅培南后的OD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具有較強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硝酸鎵單用及聯合頭孢他啶對菌株生物膜形成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
唾液酸苷酶與脯氨酸氨基肽酶在細菌性陰道病中應用分析
目的 分析唾液酸苷酶與脯氨酸氨基肽酶在細菌性陰道病中的輔助診斷價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11月13日因不孕不育來我院進行分泌物檢查的29279例標本,使用Nugent評分法鑒定細菌性陰道病,同時對每例標本進行唾液酸苷酶與脯氨酸氨基肽酶檢測.結果 Nugent評分法鑒定出3938例BV陽性,陽性率為13.44%,在細菌性陰道病中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兩者聯合檢測的檢出率(P<0.05).在細菌性陰道病中,唾液酸苷酶的敏感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45.04%、99.85%、97.90%、92.12%,脯氨酸氨基肽酶的敏感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30.65%、99.91%、98.20%、90.26%,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聯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54.76%、99.81%、97.91%、93.42%.結論 唾液酸苷酶與脯氨酸氨基肽酶對細菌性陰道病均有輔助診斷意義,且有互補作用,兩者聯合檢測對細菌性陰道病更有診斷價值.
-
microRNA在HIV-1型感染及其相關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種重要的轉錄后基因表達調節因子,其表達譜的變化與許多人類病理學有關.miRNA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之間的相互關系已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主要從miRNA對HIV-1病毒的轉錄復制、潛伏感染的影響,miRNA在HIV-1相關疾病中的研究,及其對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治療前景進行綜述.
-
寨卡病毒特征及其感染的實驗室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屬于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是一種由伊蚊傳播的單鏈RNA病毒.根據其非結構蛋白NS5基因序列,寨卡病毒可分為亞洲譜系、東非譜系及西非譜系.通過伊蚊傳播感染所致的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已經廣泛流行,迄今國內已有20多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報道.寨卡病毒感染機制尚不明了;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也沒有預防接種的疫苗;且妊娠婦女寨卡病毒感染與新生兒小頭畸形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寨卡病毒病及其并發癥是今后相當長時間應該持續關注的潛在的公共衛生問題.寨卡病毒病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實驗室檢測主要采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或實時熒光RT-PCR檢測病毒核酸及ELISA檢測病毒IgM抗體.
-
兒科領域新發傳染病研究現狀
本文簡要的概述了兒科領域常見新發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學研究,臨床特征和流行病學特點,對預防和控制新發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傳播和蔓延具有重要意義.
-
Epstein-Barr病毒感染機制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種感染人類的γ皰疹病毒.其生命周期包括潛伏期和裂解期.EBV主要靶點是B淋巴細胞,也可感染上皮細胞、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感染宿主后,EBV在淋巴細胞或上皮細胞中潛伏,同時產生多種潛伏感染相關蛋白,以協助免疫逃逸,參與多種惡性腫瘤及非感染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發生.本文將在EBV感染途徑、感染后病毒的生命周期以及易感性等方面進行綜述.
-
6S管理在大型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標本接收和分發中心的應用
6S管理是加強企業現場管理的強力工具.各大公司幾乎都在推行6S管理,但是失敗的例子遠遠超過成功的例子.失敗原因大都是員工沒有形成6S素養,整改成果不能長期保持.本文以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的標本接收和分發中心現場管理為例,通過6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的思路進行6S整改,并創新性的采用細分區域、制定標準的方式,使6S改善成果得以長期保持.整改結束后的第一個月標本接收和分發中心即從廣州實驗診斷部月度6S檢查中由以往經常性的倒數第1名一躍成為18個科室的第1名,截至2017年12月已經連續拿到了8個月的第1名,并在持續保持中.人均每小時分揀標本數提升了5.4%.
-
如何加快縣域內臨床檢驗中心的實施設想
縣級及以下醫療結構承擔著我國大部分患者的接診任務,縣域內醫療檢驗水平和相關資源整合利用程度,決定著我國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加快縣域內臨床檢驗中心的建設對醫共體組織形式的順利形成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同步提高縣鄉兩級醫療服務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對加快建設縣域內臨床檢驗中心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并對如何加快縣域內臨床檢驗中心的實施設想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完成深化醫療體系改革的重要使命提供借鑒.
-
臨床檢驗與健康促進
健康是人類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活得好點、活得長點"是人的一直的愿望,也是我國目前的國家戰略.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傳染病、意外傷害等健康威脅已大幅減小,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癥、糖尿病及呼吸、神經、泌尿、骨骼等系統的慢性疾病)成為人口死亡或失能的主要原因.預防控制慢性疾病是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務,鑒別監測危險因素是慢性疾病預防控制的關鍵環節,臨床檢驗是危險因素鑒別監測的主要手段.
關鍵詞: -
全要素智能審核在臨檢各學科結果報告應用中的功效評估
目的 使用自主開發的金域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中的全要素智能審核平臺,通過在生化發光、臨床血液、臨床免疫、質譜、微生物、基因及病理等臨檢學科分別設置項目的自動審核預警規則,將大量原本需要由人工審核發布的檢驗報告單交由計算機代為發布,從而減少人工差錯引起的報告單結果錯誤,降低樣本周轉時間,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根據生化發光、臨床血液、臨床免疫、臨床微生物、基因及病理等臨檢學科的技術要求和行業標準,設定多條不同的預警規則對檢測結果進行判斷,判斷通過即可由計算機將結果發布,判斷不通過則將結果攔截轉為人工審核發布.定期統計每個檢測項目的自動審核通過情況,并逐步優化預警規則,比較自動審核功能使用前后的樣本周轉時間(turn around time,TAT)變化和報告單批準人員數量變化來評估自動審核功效.結果 實驗室各學科使用自動審核功能后,報告單發布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均出現了明顯的提高,平均TAT縮短0.5 h,合計人員減少4人,報告單缺陷率降低80%.結論 我中心開發的全要素自動審核程序可以滿足更多學科的結果報告自動審核需求,優于市場上大多數的自動審核中間件.使用自動審核功能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縮短TAT,還能夠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結果審核質量缺陷,維護實驗室的分析質量保證.
-
自動審核系統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探討
目的 建立適合微生物檢驗結果報告的自動審核系統.方法 以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制定微生物檢驗相關結果報告自動審核規則.結果 共設定與其他檢測結果趨勢矛盾、檢測結果與相關資料相關性兩大類質控規則,其中客戶特殊需求總預警報告數103例,預警通過數56例,通過率54.36%;危急值預警報告數18例,通過數11例,通過率61.11%;檢測結果與病人性別一致性,總報告數100例,預警通過數100例,通過率100%.結論 微生物自動審核程序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微生物檢驗人員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員審核差錯率,保證了報告的準確性,優化了工作流程.
-
中國檢驗醫學參考系統創始人李健齋教授
李健齋教授(1922—2004年)是我國檢驗醫學界知名老前輩、臨床生化領域特別是血脂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生化室研究員.幾十年來在科研、醫療保健、人才培養、成果推廣等方面為該學科的成長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關鍵詞:
年 | 期數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這本期刊非常好,對文章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需要一定的理論深度。下面就自己的投稿經驗發表下自己的見解,送審就是初審,審稿狀態就是外審,評審狀態就是外審送回,很快就會返修,重大修改后再審就是退修,已修回是復審,修改后再審一般就是修改后錄用或者是修稿后終審,這些是我的理解,也會存在著不對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我覺得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審稿人有著專業的水平,兩位審稿專家,提出了近20個問題,但是很多問題幾幅畫就能解釋清楚,文章主要沒有太大的錯誤,還是能很快錄用的。審稿速度很快,編輯認真負責,文章合適的話可以嘗試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現在期刊的水平越來越高了,編輯處理很及時,很有耐心。這是投得第三篇文獻綜述了,昨天通知錄用了,感覺期刊對文章的質量要求還是很高的,文章需要有充分的實驗結果證明。評審專家有著專業的水平,提的意見中肯有效,讓我受益匪淺。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2個月內審稿還是很嚴格的,5月6日投稿,從初審到終審到錄用花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速度還是很快的。編輯老師很親切,有問就回,十分敬業。愿期刊越來越好。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1個月內審稿專業嚴謹,很注重投稿人的工作。第一次投這本期刊,速度真的很快,一個月左右就錄用了,中間也沒有催促過,很贊?!?/p>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效率非常高,編輯很敬業,連假期都在工作,返修重審是一定要特別注意,對評審專家提出的問題回答的要很周密,這樣基本上就可以成功了。編輯老師可以及時回復反饋結果,很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1個月內這本期刊的文章質量都是很高的,每一期的刊物文章篇幅不是很多。11月份投稿,12月就錄用了,編輯很負責,期間多次和我溝通修改,值得推薦?!?/p>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為編輯老師和審稿專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點贊。初審非???,9月6日10點投稿,下午2點就通過了,一個月后外審結束,專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對文章的內容分有針對性,修改后就被錄用了。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這本期刊的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都很專業。11月5日投稿,一個月就錄用了,但是需要修改。老師給出了很中肯的意見,尤其是在寫文獻綜述上給了很有用的參考建議。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3個月內投稿三個月不到就錄用了,編輯很熱心,有問必答,外審專家專業能力強,很有自己的見解。有機會再投稿的,也祝期刊越來越好。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編輯處理速度快,期間催了次稿件,編輯也沒有不耐煩,態度非常好,工作也很負責,光參考文獻的標注就很細致。審稿專家也提出很多專業的意見,對文章提升很大。希望期刊越辦越好。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這本期刊編輯老師工作效率很高,處理的很快,態度也很好,外審專家提出了很多專業的意見,對我文章的修改幫助很大。這本期刊真的很棒。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審稿專家提出的意見專業,極有價值,文章修改后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編輯細心負責,很敬業,把文章中的很多細節問題標注出來,還主動打電話和我討論修改的側重點,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期刊。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現在這本期刊越來越注重文章的質量了,不論是文章的格式,還是文章的內容邏輯上要求都特別嚴格。如果你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新穎性,可以試著投稿。期刊的編輯老師很好,很認真負責,文章質量很多小的細節都標注了出來,很是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投稿后兩個半月左右接受了,速度很快。兩個審稿人,提了20多個問題,每個問題都很專業,對文章有很大的價值,幾乎是字字句句的修改了,很認真負責。我覺得文章內容充實些,錄用還是很容易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之前審稿周期要2個月左右,現在一個月就有結果了,有些特別忙的審稿專家沒有回復,到了時間編輯也會催促。收稿、初審、外審一般情況下2個月就能收到最后的結果,不管是錄用、退修還是拒稿。審稿專家提出的意見很中肯,修改了幾次,文章提升了很多,然后順利錄用了,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2個月內15年5月底投稿,不到兩個月就錄用了,審稿速度超級快。每次發郵件給編輯老師,都能很快得到回復,人真的很好,感謝這本期刊,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我寫的是一篇綜述性文章,審稿速度很快,編輯和審稿專家都很專業,對這個方向研究的比較深入,總的來說,這本期刊對文章要求不會太過嚴苛,大家可以嘗試下。也希望這本期刊可以越辦越好。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結果未知投稿周期:我在12月3投的稿件,隔天交審稿費用,25日收到了收款回執,現在文章一直處于評審狀態中,電話郵件咨詢沒有人回復,郁悶。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編輯效率很高,投稿1天后就過初審了,1個月外審,返修時按照審稿提出的意見修改,嚴格按照提高的格式修改,文章被錄用了,每次發郵件詢問編輯回復的很快。下一次有相關的文章還是會在投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投稿后一個半月退修,復審一周,編輯進行終審,近三個月了,編輯現在在加工中?,F已經錄用了,說要到年底再聯系我,生怕年底了被拒,但是編輯人很好,之后會考慮在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4個月內6月底投稿,11月初錄用,兩個審稿人,歷經兩次修改,共花費了4個月的時間,總體上時間還是比較快的,編輯和審稿人也負責,排版速度也是很快的?,F在有三個審稿人了,審稿難度也提升了。希望我的投稿經驗對大家有參考。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投稿的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修改后直接錄用了,感覺沒有很難。期間有一個外審第二天就結束了,審稿速度很快。
這本期刊的編輯老師都很認真負責,態度非常好,專家給出的意見很中肯,中間也返修了幾次,編輯很專家都很有耐心的指導,文章修改后錄用了,讓我很有成就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