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Management ?????????
-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
- 影響因子: 1.00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674-0815
- 國內刊號: 11-5624/R
2007年10月創刊,中國科協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本刊是我國健康管理學領域唯一的一本學術期刊。2009年6月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欄目:述評、專家論壇、標準與規范、論著、短篇論著、綜述、學術爭鳴、健康體檢、健康評估與控制、慢性疾病管理、社區衛生、中醫健康管理、繼續教育園地、國內學術動態、國外健康管理動態、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經驗與信息交流、健康管理服務導航、健康管理師、模式探討、健康科普理論與實踐、心理健康管理、個案報道、講座、功能醫學、婦幼健康管理、健康視點等。
1個月內
1. 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
2. 來稿文字務求準確、精煉、通順、重點突出。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摘要及圖、表和參考文獻),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題名、工作單位和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其他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
3. 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具體要求可參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編排規范》。
3.1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2/3—1997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2006 《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執行,腧穴名稱與部位名詞術語按GB/T 12346—2006 《腧穴名稱與定位》和GB/T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文名稱。
3.2 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采用斜體排印。3.3 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3.4 文字: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12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聞出版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以1986年10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布的《簡化字總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為準。
3.5 數字用法:執行GB/T個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3.6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可以只著錄前3人,后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題名后請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 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可以采用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推薦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
4. 統計學方法:盡可能詳細描述,建議補充有關統計研究設計、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等要求。
5. 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須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6. 投稿方式: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不接收紙質來稿,稿件請經中華醫學會遠程稿件處理系統(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網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冊為作者后選擇目標期刊,閱讀本稿約,下載并填寫《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論文投送介紹信及授權書》寄至該雜志編輯部。來稿需經作者單位主管學術機構審核,并附單位_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切勿一稿兩投。投稿時必須注明該文稿是否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種情形不屬于一稿兩投。
7. 作者:(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須同時具備。作者署名有爭議或投稿后申請變更作者順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簽名的作者貢獻說明。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影響因子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發文量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官網?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的官網網址為:http://www.zhjkgl.org.cn,投稿可以在官網上進行網上投稿。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影響因子?
根據萬方查詢來看,期刊的影響因子達到了1.00的分值。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郵發代號?
經查詢,期刊的郵發代號為80-723。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審稿快嗎?
期刊的審稿速度取決于期刊的質量,一般審稿周期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對于重大研究成果的稿件,期刊還開設“快速通道”服務。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投稿系統?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是中華醫學會舉辦的刊物,本期刊只接受遠程投稿,進入中華醫學會網站www.cma.org.cn后點擊“業務中心”按步驟說明投稿。
-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版面費?
期刊的版面費主要取決于稿件的字符數,稿件篇幅大,收取的版面費就會多一些。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孕早期孕婦體力活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孕婦孕早期體力活動情況,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建卡的2122名孕婦,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數據收集.使用體力活動問卷了解孕婦孕早期體力活動情況.使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描述不同人口統計學特征孕婦體力活動能量消耗分布情況,并使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體力活動能量消耗影響因素.結果 睡眠和靜坐類型活動時間為(16.56±3.54)h,占總活動時間83.38%,能量消耗值為(17.17±5.59)METs·h;輕度體力活動時間為(2.62±1.86)h,占總時間13.19%,能量消耗值為(6.06±4.43)METs·h;中重度體力活動平均時間為(0.68±0.93)h,占所有體力活動總時間3.42%,能量消耗值為(3.22±4.58)METs·h.單因素分析中,不同戶口(t=-3.551)、文化程度(F=1.347)以及職業類型(F=1.485)孕婦組間體力活動能量消耗存在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中,不同職業類型和文化程度是孕婦孕早期體力活動能量消耗水平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 孕婦孕早期睡眠和靜坐類型活動時間較長,輕度及以上體力活動時間較短,受到孕婦自身職業類型和文化程度的影響.
-
基于膳食平衡指數的蘭州市城區幼兒園膳食質量狀況評價
目的 應用膳食平衡指數(DBI)指標體系,評價蘭州市城區幼兒園膳食質量狀況.方法 根據幼兒園等級及地理位置分布,按5%比例隨機抽取蘭州市城區40所幼兒園,收集其2014至2017年春夏學期、秋冬學期的食譜各1份,最終納入食譜304份(帶量食譜291份,不帶量食譜13份)作為研究對象.應用調整的3至6歲兒童DBI指數對食譜進行膳食質量評價,并通過Kruskal-Wallis H秩和檢驗對蘭州市城區幼兒園各類食物食用率和DBI評價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谷類食物、新鮮蔬菜、堅果及豆類、魚蝦、蛋類及零食攝入量理想的食譜占全部食譜的80.0%以上;而水果、肉類和加工類產品介于50.0%到80.0%,牛奶僅占26.8%;從攝入食物種類分析:每天吃到6種以上食物的食譜比例為98.3%;從幼兒園等級和年份兩方面分析,均發現研究食譜的總體膳食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攝入不足和膳食失衡,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2017年攝入不足、膳食失衡程度均大于其他年份.三級幼兒園攝入不足程度和膳食失衡程度均大于一級和二級幼兒園.膳食模式A的食譜占比為63.6%,且不存在C、F、G、H和I膳食模式.結論 蘭州市城區幼兒園的膳食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膳食攝入不足和膳食失衡.應加強幼兒園膳食質量的監管并提倡均衡膳食理念,同時有針對性地強化三級幼兒園的膳食管理.
-
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調查中國人群骨密度水平和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多中心大樣本體檢人群調查
目的 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調查我國不同地區成年體檢人群平均骨密度水平和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方法 選取2008—2018年在全國7家三甲醫院參加健康體檢且年齡在20歲以上的受檢者75321人,采用GE Lunar Prodigy或iDXA型號DXA掃描儀測量腰椎1~4、股骨頸和全髖骨密度,用同一歐洲脊椎體模(ESP)在每臺DXA機器上重復掃描10次并分別構建每個中心的回歸方程校正骨密度值.每5歲為一個年齡組,計算峰值骨量,以平均峰值骨量和標準差計算T值.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診斷標準.骨質疏松癥總患病率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行年齡標準化.結果 最終納入研究對象共75321人,其中男性40944人(54.36%),女性34377人(45.64%);總體年齡(51.8±10.9)歲,男性和女性年齡分別為(51.1±10.6)歲和(52.7±11.1)歲.各測量部位平均骨密度值隨著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從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到西南地區呈遞減趨勢,隨著體質指數水平增加呈上升趨勢(P均<0.001).男性峰值骨密度出現在20~30歲,腰椎1~4、股骨頸和全髖峰值骨密度分別為1.09 g/cm2、0.97 g/cm2和0.97 g/cm2;女性峰值骨密度值出現在35~40歲,腰椎1~4、股骨頸和全髖峰值骨密度分別為1.11 g/cm2、0.84 g/cm2和0.88 g/cm2.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最高的部位男性為股骨頸(4.58%),女性為腰椎1~4(23.38%).50歲以上人群年齡標準化的骨質疏松癥總患病率男性為6.46%,女性為29.13%.按照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骨質疏松癥患者男性10879115例,女性49286542例.結論 我國20歲以上體檢人群骨密度水平與性別、年齡、地區和體重水平相關.全國5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年齡標準化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分別為6.46%和29.13%.
-
長春市無癥狀體檢人群大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結果分析
目的 通過對無癥狀體檢人群進行大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從而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一汽總醫院進行體檢的無急性感染性腹瀉和明顯黑便、膿血便、月經、肛裂及痔瘡出血體檢者,共納入10290人.以調查問卷結合免疫法便隱血試驗(IFOBT)作為初篩,部分初篩陽性者以電子結腸鏡作為診斷性篩查的二步篩查方法,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病灶部位進行活檢病理檢查.統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大腸癌、腺瘤、炎癥性腸病、息肉檢出率,檢出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與趨勢性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初篩陽性者為523例(男448例,女75例),初篩陽性率為5.1%;不同性別初篩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40,P=0.033).初篩陽性者中154例(男133例,女21例)進行了腸鏡檢查,腸鏡依從性為29.4%(154/523),不同年齡組間腸鏡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734,P=0.001).腸鏡檢查總病變檢出率為61.7%(95/154),其中大腸癌檢出率為3.9%(6/154),腺瘤檢出率為35.7%(55/154).腺瘤檢出率男性(39.8%)(53/133)高于女性(9.5%)(2/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65,P=0.007).各年齡組腺瘤檢出率(χ2=5.879,P=0.015)、息肉檢出率(χ2=6.669,P=0.010)、總病變檢出率(χ2=21.735,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通過對無癥狀體檢人群進行大腸癌篩查,可以在可治愈的階段篩檢出不同階段大腸疾病,減少由于疾病進展造成的治療延誤,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質量.
-
廣州番禺區公立醫療機構部分呼吸科及社區醫務人員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知識認知的橫斷面調查
目的 了解廣州市番禺區公立醫療機構呼吸科及社區醫務人員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和肺康復知識的認知水平.方法 2017年3至10月,選取番禺區全部公立綜合醫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39名呼吸??萍吧鐓^醫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含4個三級醫院、5個二級醫院、3個一級醫院和1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的呼吸科及全科醫生(以下統稱醫生)147名,呼吸科及全科護士(以下統稱護士)171名,康復治療師(以下統稱治療師)22名.用Epidata軟件建立問卷庫,采用計數資料描述頻數分布及百分率.結果 護士對于COPD氣流受限嚴重程度分級知曉率只有19.9%,低于醫生(39.7%)和治療師(22.7%).醫生、護士和治療師熟悉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議指南的比例少,分別只有12.3%、7.6%和4.5%.護士對于肺功能作為COPD確診依據,其知曉率只有60.2%,低于醫生(82.9%)和治療師(81.8%).在緩解氣促的急救用藥中,治療師選擇短效β受體激動劑的比例只有31.8%,低于醫生(61.0%)和護士(45.0%).醫生、護士、治療師對于COPD長期使用吸入激素治療的意見不一.醫務人員對于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認識度最高,其次是太極、八段錦,而對于彈力帶、上下肢鍛煉等現代康復項目的認知度較低.治療師對于有效肺康復計劃至少應持續8周的知曉率為40.9%,高于醫生(13.7%)和護士(18.1%).醫務人員認為,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主要因素是藥費和患者不了解治療的益處.有40.4%的醫生、51.5%護士和54.5%治療師認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能管理好COPD.影響社區管理COPD的原因,醫生認為是患者依從性差和人力不足,護士認為主要是人力不足和設備不足,治療師認為是醫護認識不足和患者依從性差.結論 醫生、護士、治療師對COPD疾病管理及肺康復的認識不一致,各有側重,必須針對各自薄弱的知識點進行加強學習交流.肺康復的現代康復鍛煉不及中醫傳統康復內容知曉率高,應向患者宣傳COPD肺康復治療的益處和意義,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肥胖、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是其主要風險因素.高熱量飲食和不良生活方式對NAFLD的發生發展有重要影響.以減少體重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運動干預)是預防和治療NAFLD最重要的手段.本文介紹了NAFLD的定義及相關的風險因素,討論了以人群篩查及風險評估、生活方式干預和慢性病管理為核心的健康管理策略,為NAFLD的防治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方法研究進展
2型糖尿病現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早期發現糖調節受損并對其危險因素進行早期干預,對降低糖尿病發病率和并發癥、減少醫療費用、提高生存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2型糖尿病早期篩查應用的方法學進行了綜述,總結這些方法的優缺點、適用的人群及應用前景.
-
糖尿病防治健聯體的構建與實施
糖尿病是一種發病率高、并發癥多、對健康危害大的慢性病.尤其在我國,由于城市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體力活動明顯減少,生活節奏加快,加上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長.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億,另有3.88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與過去20年相比,糖尿病患者人數增加了56%,糖尿病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本文對我國糠尿病的防控形勢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詳細闡述了糖尿病防治健聯體構建與實施的方法和路徑.構建糖尿病防治健聯體,是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重大舉措,是防控重大慢性病的重要手段,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服務體系創新.
-
中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
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國居民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病防控形勢嚴峻.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危險因素管理是預防心血管病的重要基礎.根據國內外最新的流行病學和防治證據,本指南著重介紹了我國開展心血管病風險評估的指導方案,包括心血管病10年風險和終生風險評估的流程,風險分層依據和風險評估工具的使用.針對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本指南進一步介紹了生活方式干預的基本措施,血壓、血脂、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則等內容.本指南的實施有助于指導我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相關危險因素管理,推進基層心血管病預防工作.
-
流行病學方法在健康管理科研中的應用概述
隨著健康管理學科的發展,健康管理專業人員對流行病學方法的學習和應用需求逐步提高.流行病學作為醫學科研重要的方法學,可以為健康管理科研課題設計和實施、論文撰寫和發表以及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幫助.本文從健康管理對流行病學的應用需求形勢分析、流行病學概念、流行病學基本原理和學科特征幾個方面進行了簡要介紹,并重點描述了現況調查、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和實驗流行病學等方法的設計思想、分析思路及聯系區別.此外,本文還對最近幾年主要流行病學方法在健康管理學科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綜述,并介紹了健康管理學科中流行病學科研設計的重點注意事項.
-
聚世界大同展東方健韻
時序更替,歲月如歌.2018年即將載入史冊,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代表《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會向一直支持雜志發展的領導、專家、同仁以及各行各業的朋友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新年的祝福!
關鍵詞: -
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檢查結果與血糖水平相關性的研究
目的 探討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檢查結果與血糖水平的相關性.方法 收集2017年1至12月上海市東方醫院南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并自愿接受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檢查的受檢者資料,按照入選及排除標準,最終有2136名受檢者資料納入統計分析,其中男性1122名,女性1014名,年齡(50.7±12.9)歲.根據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糖尿病風險評分,將上述受檢者納入正常組(<25分)784名、糖尿病低風險組(25~50分)801名和高風險組(≥50分)551名,比較3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分別將FPG和HbA1c水平取百分位值,根據第25分位值、50分位值和75分位值將受檢者分組.FPG組:F1組(FPG≤4.76 mmol/L)546名、F2組(4.76 mmol/L
5.58 mmol/L)528名;HbA1c組:H1組(HbA1c≤5.3%)630名、H2組(5.3% 5.9%)457名.比較上述各組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的各項檢查結果,分析其與FPG及HbA1c水平的相關性.結果 糖尿病高風險組、低風險組和正常組FPG水平分別為(5.59±1.32)mmol/L,(5.47±1.36)mmol/L和(5.10±1.06)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9.47,P<0.05);HbA1c水平分別為(5.95±0.99)%,(5.79±0.89)%和(5.50±0.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7.42,P<0.05).F1~F4組糖尿病風險評分分別為(30.1±14.6)分、(32.9±15.2)分、(33.8±15.1)分、(39.1±1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2.98,P<0.05).H1~H4組糖尿病風險評分分別為:(29.1±14.4)分、(31.9±14.2)分、(37.2±15.3)分、(40.3±15.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61.36,P<0.05).受檢者糖尿病風險評分與FPG水平呈顯著正相關(r=0.22,P<0.05);與HbA1c水平呈顯著正相關(r=0.32,P<0.05).結論 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檢查結果與血糖水平有一定的相關性,隨著血糖水平的升高,人體生物刺激反饋儀各項指標呈升高趨勢. -
皮膚糖基化終產物無創檢查篩查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的臨床應用價值
目的 探討皮膚糖基化終產物(AGE)無創檢測篩查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IGT)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進行健康體檢且有意愿參加本研究的389人為研究對象,排除不符合標準者,最終納入293人,對納入研究的受檢者采用AGE無創檢測技術檢測受檢者皮膚組織中的AGE值,并對其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測定糖負荷后2 h血糖.同時檢測其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結果 293名受檢者中,糖代謝正常209人,IGT 50人,糖尿病34例,3組AGE分值分別為(69.44±7.28)AU、(79.67±5.65)AU、(81.17±9.28)AU,依次遞增(P均<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表明AGE值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糖負荷后2 h血糖具有正相關的關系(r=0.472、0.433、0.546,P均<0.001).AGE無創檢測篩查IGT的靈敏度為84.00%,特異度為84.87%,篩查糖尿病的靈敏度為79.41%,特異度為84.87%,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結論 AGE無創檢測對糖尿病及IGT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
2型糖尿病患者肺炎球菌疫苗知信行及影響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知識、態度和行為情況.方法 2018年1至3月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登記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3000例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肺炎球菌疫苗知曉情況、肺炎球菌疫苗接種情況和接種意愿,回收有效問卷2896份.采用χ2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的知信行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結果 1267例(43.75%)2型糖尿病患者愿意接種肺炎球菌疫苗,23例(0.79%)接種過肺炎球菌疫苗;1295例(44.72%)認為慢性病患者是肺炎的易感人群,877例(30.38%)認為慢性病患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能降低門診、住院和死亡風險,799例(27.59%)認為糖尿病患者是肺炎球菌疫苗的優先接種對象.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離退休患者、認為慢性病患者是肺炎的易感人群、認為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能降低門診、住院和死亡風險的患者、認為糖尿病患者是肺炎球菌疫苗的優先接種對象的患者更加愿意接種肺炎球菌疫苗(OR=1.442、0.764、1.494、1.713,P均<0.05).結論 深圳市2型糖尿病患者對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的認知、接種意愿和接種率均較低,應加強對糖尿病患者并發癥預防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的健康教育.
-
浙江省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流行現狀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流行特征.方法 于2010年6—10月,采用四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取浙江省15個縣(市、區)7571個調查家庭中年齡≥18周歲的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共19113人.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以及行為和生活方式,同時,檢測其身高、體重、血壓及血脂等指標,并依據2017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判定高危人群.結果 最終17437人完成全部調查項目.其中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14455人,年齡(49.3±15.1)歲,男性6902人(47.75%),女性7553人(52.25%).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粗流行率為82.90%,標化流行率為79.26%,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流行率在45~歲組(83.47%)、男性(84.49%)、1類農村(84.59%)、小學(87.04%)、在婚婚姻狀況(84.40%)、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83.66%)人群中較高(P均<0.05).納入的8個2型糖尿病高危險因素中年齡≥40歲的檢出率最高,為78.12%;心血管疾病史檢出率最低,為1.54%;超重或肥胖或中心性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靜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檢出率分別為42.86%、31.28%、29.98%、29.18%、7.28%、3.81%.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以1個高危因素(31.75%)、2個高危因素(31.39%)和3個高危因素(22.13%)為主,4個高危因素占11.01%,5個以上高危因素占3.71%.不同年齡組、地區、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年收入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間,高危因素呈現出不同的聚集和分布特征.結論 浙江省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流行水平較高,應根據其人群分布特征盡早規范開展2型糖尿病人群的健康管理.
年 | 期數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投稿到錄用歷時3個月,編輯很負責,文章中有個圖的表述不準確來回修改了好幾遍,期間正好有個假期,畢業在即,申請了加急處理,編輯也幫助了我,過程有點艱辛,但是在學校規定的截止日期前順利錄用了,很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審稿速度快,流程嚴謹規范,提出的意見很中肯,很有建設性,錄用后三個月左右就安排見刊了,時間上很快。期間編輯老師也會發郵件提出修改意見,還會幫助整理文章結構,很是負責。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審稿速度一般,刊物質量還是很高的,7月26日投稿,8月12日提出審稿意見,很中肯,9月中旬上交,之后又修改了一次,10月24日錄用。個人覺得編輯和審稿專家都很認真負責,期間也打電話催促過,編輯老師也沒有不耐煩,之后有合適的文章還會再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這本刊物效率很快,6月中旬投稿,8月23日返修,修稿后提交,9月中旬錄用,花費了三個月左右,整個過程外審專家給出的意見都很中肯,對我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幫助,很是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投稿到錄用3個月,期間修改了兩次,專家第一次基本是就是保持著肯定的態度,提出了修改時間,修改后提交送外審,之后編輯部退修,對文章格式進行了修改,最后順利錄用,過程比較繁雜,結果還是很好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這本期刊是核心期刊,送審后專家提出了一些問題,我說明了情況,做了些修改,之后很快就錄用了,期刊真的很不錯,建議在英文摘要這部分要好好研究下。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5月初投稿,6月底收到反饋意見,兩個專家,一個建議直接錄用,另一個提出了一些細小的問題,修改后半個月就錄用了,花費了2個月左右的時間,速度還是很快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這本期刊的投稿審稿過程都很清晰,對高質量的文章錄用速度會很快,很客觀公正。編輯和審稿專家都很認真負責,有文章可以嘗試下。感謝這本期刊讓我信心十足。
我覺得審稿速度很快,初審返修的意見很犀利,一針見血,的確有很多問題自己沒有注意到,初審返修后主要是在參考文獻的格式上進行了修改,沒有太大的問題,編輯老師處理的速度真的很快,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