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臨床醫學 > 中華護理雜志

    中華護理
    • 中華護理
    • 中華護理
    • 中華護理
    • 中華護理
    • 中華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 中華護理學會
    • 影響因子: 5.36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0254-1769
    • 國內刊號: 11-2234/R
    • 發行周期: 月刊
    • 郵發: 2-143
    • 曾用名: 護理雜志
    • 創刊時間: 1954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華護理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護理雜志》編輯部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 類 別: 臨床醫學
    期刊榮譽:
    中華護理雜志簡介

                   本雜志為中華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護理學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被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數據庫收錄。主要報道護理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以及對護理臨床有指導作用的護理理論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投稿

    中華護理雜志社征稿要求

      1 文稿 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規范。

      2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

      3 作者 作者順序需在投稿時確定,按投稿系統提示依次錄入,姓名、單位和E-mail 為必填項目,第一作者和(或)通信作者還需填寫電話、通訊地址、手機號碼、郵政編碼、職稱和身份證號。因本刊實行雙盲同行評議,提交的正文中不應出現任何作者姓名和單位。

      4 摘要 論著、臨床護理研究、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調查研究欄目的文章須附中、英文摘要。其中,所有研究型文章的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要素格式書寫。

      5 關鍵詞 所有文章須標引2~5個關鍵詞。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無相應的詞,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必要時可采用自由詞。

      6 醫學名詞 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學科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英漢醫學詞匯》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最新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7 圖表 每幅圖、表應有簡明的題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表內數據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圖不宜過大,高與寬的比例應在5:7左右。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8 計量單位 執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并以單位符號表示。

      9 數字 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10 統計學符號 按GB/T3358.1-2009 ,GB/T3358.3-2009的有關規定書寫。

      11 縮略語 除本刊規定可以直接使用的縮略語外,其他應于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中文全稱,然后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

      12 參考文獻 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華護理雜志數據統計

    中華護理雜志影響因子

    中華護理雜志發文量

    中華護理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華護理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華護理雜志影響因子?

      知網上,期刊的(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3.65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2.985,影響因子特別高。

    • 中華護理雜志審稿周期多久?

      期刊的初審需要2周的時間,審稿周期至少要3個月的時間。

    • 中華護理雜志期刊號多少?

      期刊的CN為11-2234/R,ISSN為0254-1769。

    • 中華護理雜志官網網址?

      期刊的官網為:http://zh.zhhlzzs.com,可以進行在線投稿。

    • 中華護理雜志論文格式要求?

      期刊的論文格式要求可以詳讀本站期刊的詳情頁。

    • 怎樣投稿中華護理雜志?

      有關如何投稿《中華護理雜志》,可以閱讀期刊官網首頁中的“投稿指南”一欄。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華護理雜志目錄文獻
    • 乳腺癌患者對化療不良反應的自我報告與護理記錄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吳冰;張柳柳;邾萍;吳蘇婭;劉建紅;孟愛鳳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調查并分析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相關不良反應的自我報告與護理記錄之間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江蘇省某三級甲等腫瘤醫院就診的乳腺癌術后首次輔助化療患者128例,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乳腺癌患者對化療不良反應的自我報告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同時從電子護理病歷中提取患者不良反應的信息.與患者自我報告的結果進行比較,探討兩者一致性.結果 患者自我報告的化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均高于護理記錄的數據(P<0.05);僅嘔吐這一不良反應,患者自我報告與護理記錄之間的一致性一般;其余不良反應,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均較差.結論 護理人員存在漏記錄或低估患者不良反應的情況,甚至包括一些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的癥狀.應考慮將患者自我報告作為常規數據收集,以便促進患者參與決策,改善就醫體驗.

    • 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管理方案的構建及應用研究

      作者:張華甫;沈傲梅;王相華;陳榮秀;趙岳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構建天津市護理敏感質量指標閉環管理方案,推動護理質量管理向規范化、同質化方向發展.方法 參考近10年國內外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文獻,通過2輪專家函詢,建立了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集,針對各項指標,構建了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管理方案,并通過各級培訓和反饋控制進一步完善.分別比較2015年-2017年19所三級醫院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差異.結果 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管理方案應用后,三級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和感染事件發生率均降低,護士的離職率從1.797%下降至1.396%,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天津市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閉環管理方案的應用,能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感染事件發生率和護士的離職率.

    • 女性分娩創傷的研究進展

      作者:代玲;曾鐵英;袁夢梅;吳梅利洋;彭超華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該文從分娩創傷的定義、分娩創傷的發生情況、危害、產生的原因及對策5個方面綜述女性分娩創傷,旨在幫助臨床護理工作者認識分娩創傷,為制訂預防、干預措施等提供參考.

    • 腫瘤晚期患者生存期預測研究進展

      作者:吳斌;武麗桂;袁玲;夏浩志;耿琪瑋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從腫瘤晚期患者的預后因素、腫瘤晚期患者生存期的評估工具、國內外相關的研究現狀等進行綜述,為建立符合我國特點的晚期腫瘤患者生存期預測的評估工具,探索患者進入安寧療護的最佳時機提供依據.

    • 預立醫療照護計劃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進展

      作者:王心茹;繩宇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隨著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腫瘤患者終末期的生活質量逐漸受到重視.該文對預立醫療照護計劃(advancecare planning,ACP)的發展、ACP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實施ACP注意事項等進行綜述,為國內開展ACP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

    • 數字化健康干預在青年癌癥患者心理康復中的應用進展

      作者:孫倩;王璐;鄭樹基;謝建飛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綜述了數字化健康干預在青年癌癥患者心理康復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等內容.實施方式主要為在線自我管理,以及社交軟件和可穿戴設備的應用.數字化健康干預可為青年癌癥患者提供信息、心理及社會支持,但評價標準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

    • 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男護士逆境商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李博;張倩倩;張利;范超林;閆文潤;張真真;金婉婉;劉延錦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男護士逆境商水平,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逆境商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對河南省5所三級甲等醫院的152名男護士進行橫斷面問卷調查,并通過單因素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 男護士逆境商得分為(134.59±10.97)分,控制維度、歸因維度得分較高,分別為(35.13±4.23)分、(34.11±3.48)分.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職稱、科室、是否為獨生子女、用工性質是男護士逆境商的影響因素.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男護士逆境商得分與積極應對呈正相關,與消極應對呈負相關(P<0.001).結論 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男護士逆境商處于中等水平,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非獨生子女、ICU、正式編制的男護士逆境商較高,且男護士逆境商水平越高,其應對越積極.

    • 特重度燒傷合并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護理

      作者:沈鳴雁;屈彩丹;陳華清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總結1例特重度燒傷合并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護理經驗.護理要點:落實血栓前狀態的監測與干預措施;雙聯抗凝治療期間嚴密防范出血;羥基脲給藥期間重點做好皮膚黏膜的保護;預防血栓二次形成;全程加強心理干預.患者入院后第59天康復出院.

    • 我國護理學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現狀的調查研究

      作者:張利兵;劉霖;張兵;姜安麗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了解當前我國護理學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現狀,為進一步優化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國內26所護理學博士研究生招生院校的課程設置情況進行調查.結果 我國護理學博士研究生課程類型多樣,以公共課、專業課和選修課為主;26所院校平均設有15.42門課程,院校間學分要求差異較大,平均為21.29分;課程內容主要涵蓋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發展前沿和科研寫作六大類,但護理專業類課程較少,平均僅為2.38門,有9所院校尚未開設此類課程.結論 我國護理學博士研究生教育尚未形成具有護理學科特色的課程體系,缺乏護理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標準.各護理學博士學位點院校需加強護理專業課程建設,確定合理的學分數量與分配.同時相關教育主管部門應盡快明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以進一步優化護理學博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

    • 基于個體化需求的護理隨訪對行遠隔缺血適應治療患者的影響研究

      作者:趙潔;常紅;張佳佳;姚輝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評價基于個體化需求的護理隨訪對行遠隔缺血適應(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療患者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采用方便抽樣歷史對照的方法,將2017年3月-5月納入RIC治療的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17年6月-9月納入RIC治療的患者設為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臨床實驗的隨訪方法,試驗組接受基于個體化需求的護理隨訪.比較對照組和試驗組行RIC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個月、3個月、6個月的治療依從性及6個月內缺血性腦卒中事件的復發率.結果 試驗組的治療依從性在1個月、3個月、6個月時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對照組6個月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率高于試驗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個體化需求的護理隨訪可以有效提高行RIC治療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保證RIC的臨床研究效果.該方法可為構建RIC治療護理模式提供借鑒.

    • 乳腺良性病變患者在病房實施日間手術的管理及效果評價

      作者:劉常清;任宏飛;周倩;李繼平;茍菊香;龔仁蓉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探索在乳腺外科病房對乳腺良性病變患者實施日間手術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抽取醫院乳腺外科實施日間手術管理的180例乳腺良性病變患者作為試驗組,并同期選配180例實施常規住院手術管理的乳腺良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的日間手術管理方法,患者術前檢查、健康教育、麻醉咨詢等醫療服務提前到門診完成,專設醫療與護理小組,在手術室行日間手術,術后常規護理,評估滿足出院標準后于術后第2天08:00出院.結果 試驗組手術等待時間、住院時間、直接醫療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試驗組患者滿意度(100%)高于對照組(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0.6%)低于對照組(2.8%),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乳腺外科病房對乳腺良性病變患者實施日間手術管理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 7例侵入性心肺運動試驗患者的護理

      作者:陳文利;暨銘堅;洪城;王濤;高怡;黃秀芬;何汶俊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總結侵入性心肺運動試驗的操作配合要點,以期為臨床護理提供借鑒.所有患者均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行侵入性心肺運動試驗,護理要點:①檢查前核查關鍵檢查結果,充分評估活動耐力,協助運動方案的優化設置;②檢查中加強導管管理,避免并發癥;③明確分工,合理擺放各種儀器和急救物品,保證急救及時到位;④進行全程心理護理,增加安全感,舒緩緊張情緒;⑤檢查后關注運動氧化應激,控制輸液速度,避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癥.檢查后發現有3例患者為運動誘發肺動脈高壓,1例為代謝功能障礙導致呼吸困難,其余患者結果無異常.檢查過程中1例發生肺栓塞,1例于檢查后發生心律失常,其余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

    • 癌癥終末期患者譫妄的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馮勤;李玲;馬望;王鵬;李思思;劉夢月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調查癌癥終末期患者發生譫妄的現狀,探討其發生譫妄的影響因素,為譫妄的早期評估和篩查提供依據.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3月入住安寧病房的癌癥終末期患者資料,將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癌癥終末期患者發生譫妄的獨立影響因素.結果 共納入231例癌癥終末期患者,發生譫妄139例,發生率60.2%.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織體力狀態評分、姑息預后指數評分、藥物類型(阿片類、苯二氮類、皮質類固醇類)、多藥合用(使用藥物≥3種)、癥狀(感染、睡眠障礙、便秘、缺氧、癌性惡病質)、肝或腎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腦轉移、活動受限等與癌癥終末期患者發生譫妄有關(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使用阿片類藥物(OR=1.477)、感染(OR=3.782)、睡眠障礙(OR =4.209)和姑息預后指數評分(OR=6.285)是癌癥終末期患者發生譫妄的獨立影響因素.結論 癌癥終末期患者譫妄的發生率處于較高水平,使用阿片類藥物、感染、睡眠障礙、姑息預后指數評分增高可誘發譫妄,臨床醫護人員應早期評估和篩查這些影響因素,以降低譫妄的發生率.

    • 143例缺鐵性貧血嬰幼兒術前靜脈輸注鐵劑的護理

      作者:徐建英;諸紀華;徐瑋澤;葉肖栗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總結143例缺鐵性貧血嬰幼兒術前靜脈輸注鐵劑治療的護理經驗.護理要點包括:正確配置藥液,密切觀察過敏反應,合理選擇靜脈通路,積極預防和處理靜脈炎和鐵劑滲漏,做好鐵劑治療的宣教.所有患兒在治療期間肝腎功能均無異常,2例發生心率增快,2例發生靜脈炎,7例發生穿刺點周圍色素沉著,經過積極處理后,患兒心率恢復正常、靜脈炎好轉、色素沉著消退.經過靜脈鐵劑治療后,143例缺鐵性貧血嬰幼兒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容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均明顯上升,其中112例鐵劑療程結束后順利進行手術,24例繼續行鐵劑治療,7例失訪.

    • 兩種測壓方法對不同形狀套囊密閉氣道效果的影響研究

      作者:黃玲;陳英;張麗鳳;蒙麗英;周春鋒;林景;黎陽;黃冰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比較直接和間接兩種測壓法用于錐形和柱形套囊壓力檢測后密閉氣道的效果.方法 分為錐形套囊組和柱形套囊組,兩組均采用直接測壓法和間接測壓法進行壓力檢測,同時進行液體滲漏實驗觀察套囊的氣道密閉效果.直接測壓法采用測壓表直接連接指示套囊進行壓力檢測;間接測壓法在測壓表上加1個三通管,鎖定測壓表壓力為32 cmH2O(1 cmH2O=0.098 kPa)后再連接指示套囊檢測.結果 直接測壓法檢測錐形套囊組和柱形套囊組壓力分別為(21.73±0.30) cmH2O和(25.01±0.13) cmH2O,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測壓后1 min內兩組套囊上液體均全部滲漏.間接測壓法檢測錐形套囊組和柱形套囊組壓力分別為(31.08±0.31) cmH2O和(31.10±0.17) cmH2O,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測壓后10 min內錐形套囊組套囊上液體無滲漏,柱形套囊組套囊上液體緩慢滲漏.結論 直接測壓法可導致錐形和柱形套囊內壓力明顯下降及套囊上液體完全滲漏;間接測壓法檢測后錐形和柱形套囊的壓力損失僅1~2 cmH2O,錐形套囊可有效阻隔套囊上液體滲漏.

    • 老年心臟手術患者衰弱評估及安全管理研究進展

      作者:方幸;徐建鳴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綜述了老年心臟手術患者衰弱的發生現狀、不良結局、預測模型及評估工具,以及預防或改善患者衰弱的運動干預和營養治療等安全管理策略,為臨床護士或研究者尋找或研發適合國內老年心臟手術患者的衰弱評估工具及制訂干預措施提供借鑒.

    • 老年護理安全質量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作者:俞夢盈;裴彩利;張峻;王蕓;何桂娟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設計開發老年護理安全質量管理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并評價其應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護理安全質量管理水平.方法 以老年護理安全質量指標體系為核心,設計開發具有老年護理安全風險評估、老年護理安全風險預防知識庫和老年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功能的平臺,并選擇2所醫療機構試用平臺3個月,評價平臺應用效果.結果 平臺包含4個模塊,分別為老年護理安全風險評估系統模塊、老年護理安全風險預防知識庫模塊、老年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模塊和數據統計分析模塊.平臺應用后篩查出14項老年護理安全高風險項目,護理人員老年護理安全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改善(t=4.941,P<0.001),老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下降(x2=5.860,P<0.05),護理人員對平臺整體滿意度為91.54%.結論 平臺有助于篩查老年護理安全風險項目,提升老年護理質量,是老年護理安全質量的有效管理工具.

    • 家庭護理評估量表的漢化和信效度檢驗

      作者:田家利;劉宇;張素;王雯;公冶慧娟;張欣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翻譯國際居民評估工具家庭護理評估量表(International 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 Home Care,InterRAI Home Care),簡稱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并對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的信效度進行檢驗.方法 采用Beaton簡潔六步法對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進行翻譯和跨文化調試,形成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采用便利取樣法.選取在北京市東城區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就診、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患者215例,使用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數量表、改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對社區居家老年人進行評估.結果 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1,量表平均內容效度為1.00,評定者間信度為0.916~0.942.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的ADL維度與改良巴氏指數量表每個條目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999~-0.810;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維度與改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每個條目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996~-0.962;觸發認知能力問題與MMSE量表評分判斷認知障礙的一致性系數為100%;使用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系統所觸發的問題與醫生診斷間的一致性是100%.結論 中文版InterRAI家庭護理評估量表在社區居家老年人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的穩定性好、可靠性高,可以在我國社區居家老年人群體中使用.

    • 老年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護理評估內容的構建

      作者:薛丹丹;程云;張焱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構建科學、規范的老年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護理評估內容.方法 在文獻研究、質性訪談及專家會議的基礎上,通過德爾菲法進行2輪專家咨詢確定評估內容.結果 來自老年護理、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及老年醫學領域的12名專家參加咨詢,專家工作年限(28.17±5.05)年,2輪專家咨詢問卷的回收率均為100%,專家權威系數為0.89.形成的老年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護理評估內容包括一級指標3項(一般狀況評估、老年綜合評估、手術相關評估),二級指標12項,三級指標51項.結論 構建的老年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護理評估內容具有科學性及臨床實用性,可引導、規范外科護士的術前評估行為,為制訂個性化的老年患者圍手術期照護計劃提供依據.

    • 老年腦梗死患者社會化住院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古楚兒;彭剛藝;應文娟;蘇靜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腦梗死患者“社會化住院”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420例汕頭市某三級甲等醫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老年腦梗死住院患者的病歷信息,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社會化住院”的影響因素.結果 年齡≥65歲的腦梗死患者中,“社會化住院”患者達21.80%,其醫療費用占總費用的39.64%,住院天數占總住院天數的39.40%.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醫院獲得性感染和達出院標準時ADL水平是“社會化住院”的影響因素.患者達到出院標準時ADL水平與住院天數和醫療費用有關(P<0.001).結論 “社會化住院”占用大量醫療資源.減少醫院獲得性感染,促進患者早期康復,提高患者達到出院標準時的ADL水平有利于減少“社會化住院”的發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賈文文;趙慧楠;戴付敏;張紅梅;王麗君;陳瑞云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調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發生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鄭州市某三級甲等醫院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Tilburg衰弱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進行調查.結果 共回收296份有效問卷.研究對象中共有137例發生衰弱,衰弱發生率為46.3%,衰弱總分為(5.26±2.87)分,其中軀體衰弱(2.79±2.08)分,心理衰弱(1.40±0.94)分,社會衰弱(1.07±0.75)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多病、自我管理行為、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文化程度、多重用藥、吸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程度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發生率較高,且包含一定程度的軀體、心理和社會衰弱;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對該人群衰弱的評估,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整體干預措施,預防或減緩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發生發展.

    • 自制洗胃管固定器的設計及應用

      作者:陸菊;張凌峰;劉瑋;楊茗嵐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自制洗胃管固定器,并探討其在中毒洗胃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32例洗胃的藥物中毒患者作為實驗組,選取2016年6月-9月30例洗胃的藥物中毒患者作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自制固定器固定洗胃管,對照組采用傳統牙墊固定.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性置管率、獨立插管率、插管時間和洗胃時間、不適反應、非計劃性拔管率的差異.結果 實驗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為96.88%,獨立插管率為68.75%,患者不適反應發生率為18.75%,非計劃性拔管率為3.12%;對照組洗胃方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為80.00%,獨立插管率為3.33%,患者不適反應發生率為53.33%,非計劃性拔管率為1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洗胃時間及插管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自制洗胃管固定器能提高護士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獨立插管率,減少患者不適反應和非計劃性拔管率,縮短洗胃時間及插管時間.

      關鍵詞: 洗胃 固定器 中毒
    • 膽道外引流儲存袋的設計及應用

      作者:蔣冰歆;錢多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探討自行設計的膽道外引流儲存袋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介入科2017年7月-12月收治的32例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患者為試驗組;2017年1月-6月收治的33例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患者為對照組.試驗組采用自行設計的膽道外引流儲存袋攜帶引流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提方法或S鉤、別針外掛引流袋.觀察兩組導管引流不暢、脫管、逆行感染的發生情況,以及兩組患者滿意度.結果 試驗組未發生引流不暢;對照組有3例(9.1%)發生引流不暢.試驗組未發生逆行感染及脫管;對照組有2例(6.1%)發生逆行感染,2例(6.1%)發生脫管.試驗組和對照組對攜帶引流管活動時的患者滿意度評分分別為10~15(12.82±2.12)分和6~12(9.06±1.92)分.結論 膽道外引流儲存袋使用方便、安全,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 膽道 引流術 儲存袋
    • 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及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

      作者:米元元;陳婷;周英鳳;柯卉;張悅;周麗君;羅江敏;晏蓉;劉云訪;趙詩雨;李素云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檢索并獲取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及管理的相關證據,為臨床提供參考,以降低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方法 應用循證護理的方法,針對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及管理提出問題,檢索相關文獻,采用澳大利亞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文獻評價標準和證據分級系統,對各類研究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及證據級別評定.結果 結合專業人員的判斷,總結出27條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及管理的證據,包括深靜脈血栓評估、診斷與篩查、干預策略、預防時機及方法、健康指導等.結論 本研究總結了目前關于脊柱外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及管理的最佳證據,可為護士及護理管理者提供循證依據.通過應用最佳證據,以科學的方法管理和預防脊柱外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可提升護理質量.

    • ICU患者譫妄評估約束分級方案的構建及應用

      作者:李小珍;鄧偉;徐琳;王英;蔣銀芬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構建ICU患者譫妄評估約束分級方案并探討其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運用德爾菲專家函詢法構建ICU患者譫妄評估約束分級方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擇416例ICU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按護理單元將其分為試驗組214例、對照組202例.試驗組采用ICU患者譫妄評估約束分級方案進行譫妄評估及約束;對照組采用加拿大ICU約束決策輪及等級工具進行約束指導.結果 比較兩組總約束時間、各級約束時間、疾病轉歸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滿意度、非計劃性拔管率、墜床/跌倒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德爾菲專家函詢法構建的ICU患者譫妄評估約束分級方案,可減少ICU患者的約束時間,降低患者身體約束率及約束強度,改善患者的預后,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策略的最佳證據總結

      作者:單君;吉云蘭;雷曉玲;許惠芬;王林華;吳娟;李靜逸;沈王琴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檢索和分析預防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證據,并對最佳證據進行總結.方法 通過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循證醫學數據庫、BMJ-Clinical Evidence、BMJ-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證衛生保健國際合作中心圖書館、加拿大安大略護理學會網站、美國國立指南庫、英國國家臨床優化研究所、中國知網、維普、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數據庫等,包括所有指南、證據總結、最佳實踐信息冊、專家共識、系統評價及原始研究.檢索時段為建庫至2018年6月.由3名研究者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對符合質量標準的文獻進行證據提取.結果 最終納入文獻9篇,其中1篇中文文獻,8篇英文文獻;實驗研究1篇,隊列研究1篇,系統評價5篇,專家共識1篇,指南1篇.總結的最佳證據如下:15 ml 2%氯己定進行口腔沖洗,2次/d,直至患者出院;每日氯己定擦浴;患者入住ICU時及24 h內采集鼻和咽拭子進行MRSA主動篩查;對于鼻腔有MRSA定植的患者,采用莫匹羅星軟膏鼻內涂抹;手衛生依從性高及有規范的感染控制措施的醫療機構,可考慮終止保護性隔離;醫院環境與醫療設備的清潔和消毒.結論 建議臨床醫護人員對ICU患者進行MRSA的主動篩查,對早期定植患者進行去定植處理,機械通氣早期進行氯己定口腔沖洗,保持環境清潔,預防MRSA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

    • 基于角色轉變沖擊模型ICU新護士培訓課程體系的構建

      作者:薛友儒;張蔚;孫高翔;陳美;林小紅;何良輝;武會芬;鞏健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構建基于角色轉變沖擊模型的ICU新護士培訓課程體系,用于指導護理實踐,科學評價ICU新護士的培訓質量.方法 以角色轉變沖擊模型為理論依據,采用文獻檢索法、專家小組討論、德爾菲專家函詢、半結構訪談等方法,建立ICU新護士培訓課程體系.結果 2輪專家函詢的問卷有效回收率分別為100%和94.44%,專家權威程度系數為0.890,專家意見的協調系數為0.412.最終確定的培訓課程體系包括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7個、三級指標126個.結論 基于角色轉變沖擊模型構建的ICU新護士培訓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較好,為ICU新護士的培訓提供了參考.

    • ICU以患者家庭為中心探視模式的研究進展

      作者:韓遵海;劉雪嬌;何茵;田梓蓉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介紹ICU以患者家庭為中心探視模式的發展,綜述探視模式的要求和感染控制措施,并從滿足患者家屬探視需求、促進醫惠信息共享、指導家屬參與多學科查房及患者護理等方面闡述了探視模式的實施方法,旨在為國內ICU以患者家庭為中心探視模式的開展提供參考.

    • ICU腫瘤患者轉出方案對家屬遷移應激的影響研究

      作者:趙靜;陳蕾;李文莉;遲園園;衣香莉;強萬敏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目的 制訂ICU腫瘤患者轉出方案,并探討其對降低家屬遷移應激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52例ICU腫瘤患者家屬,隨機分成兩組,試驗組26例,對照組26例.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以ICU腫瘤患者和家屬為中心、由遷移聯絡護士為主導的ICU腫瘤患者轉出方案,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采用基本情況調查表、家屬遷移應激量表、狀態焦慮量表、家屬照顧能力量表調查ICU腫瘤患者轉出方案實施前后ICU患者家屬的遷移應激水平、焦慮程度及家屬照顧能力.結果 方案實施前,兩組患者和家屬基本情況、遷移應激水平、焦慮和照顧能力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案實施后,兩組家屬遷移應激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焦慮程度、照顧能力量表總分和分量表得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ICU腫瘤患者轉出方案能有效降低家屬遷移應激的水平和焦慮程度,提高家屬照顧能力.

    • 6例永存左上腔靜脈新生兒PICC置管及護理

      作者:王碧華;萬興麗;黃希;胡艷玲;蘇紹玉;李小文;劉春華;何雪梅;程紅;陳瓊 期刊:《中華護理》2019年02期

      對6例永存左上腔靜脈新生兒進行PICC置管及置管后護理.護理要點包括:合理選擇置管時機,置管前回顧分析患兒的影像學資料,正確測量體表長度,在B超引導下將PICC導管尖端留置在左上腔靜脈的中下1/3處;導管使用過程中密切觀察,早期識別PICC相關并發癥并做好相應處理;建立特殊病例檔案,保證永存左上腔靜脈新生兒PICC的安全使用.6例PICC導管留置10~21 d后按計劃拔管,留置期間均未出現PICC相關并發癥.

    中華護理雜志分期目錄
    期數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中華護理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今年2月17日投的稿件,24號退修,送審了三個專家,給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3月14號修改返回,之后送終審,4月23日被收錄,前后兩個多月的時間,第一次投稿,感覺還是很快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2月13日投稿,3月14號返回外審意見,編輯電話通知修改,并詳細的說了修改意見,3月23日修改提交,4月9日送終審,20號被收錄,整個效率還是很快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我整理了一篇基礎護理的文章,在中華護理上投稿,被拒了,之后又重新整理了一篇,兩個專家對文章的創新性給予了肯定,一個建議修改后錄用,一個建議修改后重審,修改返回后被收錄,歷經三個月的時間,編輯處理稿件的速度很快,每次都能及時回復郵件信息,值得稱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投了一篇護理管理的文章,投稿到錄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編輯工作認真負責,期間郵件返回時出現了點問題,編輯還會主動打電話咨詢有沒有收到郵件信息,外審專家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審稿很仔細,以后有文章的話還會投稿的。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44714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