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眼科與耳鼻咽喉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
    • 影響因子: 1.72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673-0860
    • 國內刊號: 11-5330/R
    • 發行周期: 月刊
    • 郵發: 2-68
    • 曾用名: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 創刊時間: 1953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韓德民
    • 類 別: 眼科與耳鼻咽喉科
    期刊榮譽: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簡介

                   1953年創刊,中華醫學會主辦。本刊以中、高級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和科研工作者為讀者對象,報道該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治經驗,以及對臨床有指導作用的基礎理論研究,代表國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最高水平。目前已被Medline等國內外20多家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和文摘收錄。多次獲得中國科協、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獎項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目前已成為國內影響最大、發行量最大的核心期刊之一。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投稿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社征稿要求

      1. 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 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地區性或國家性)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并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號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2. 基金項目 論文所涉及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在文章首頁標注基金項目中英文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痦椖棵Q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并須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

      3.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文題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及所有作者的親筆簽名。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④除了負責本人的研究貢獻外,同意對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誠信問題負責。以上4條須同時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人員,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該刊發表的函件。集體署名的文章于題名下列署名單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須明確該文的主要責任者。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如需注明協作組成員,則于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

      5. 摘要 論著、短篇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的數據)和結論,應寫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小標題的結構式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述評、專論、綜述應提供指示性摘要。英文摘要應包括題名、全部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在單位名稱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樣開頭,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單位、郵政編碼、Email。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可以略詳(400個實詞左右)。

      6. 關鍵詞 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數據庫(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

      7.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符號:按GB/T 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統計學符號一律采用斜體。常用: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④ 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 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v;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本刊對來稿中統計學的處理有以下要求:①研究設計:應告知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告知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告知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四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②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③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對于定量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于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量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于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檢驗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于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④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選用P>0.05、P<0.05和P<0.01三種表達方式,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當涉及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

      8. 名詞術語 ①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在題名及正文中藥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②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征、病名、試驗、綜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譯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寫成巴賓斯基征。③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例如:DNA、CT等。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

      9. 圖表 應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建議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線條圖高寬比例以5∶7為宜。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

      10. 計量單位 執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ng/(kg·min)或ng·kg-1·min-1的形式。應盡可能使用單位符號,也可以與非物理單位(如:人、次、臺等)的漢字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次/min。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號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果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與舊制單位換算系數,然后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即加圓括號將數值組合,置共同單位符號于全部數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為“(75.4±18.2)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

      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聯合發出的質技監局量函[1998]126號文件《關于血壓計量單位使用規定的補充通知》,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為計量單位,但首次使用時應注明mmHg 或cmH2O與kPa的換算系數(1 mmHg=0.133 kPa,1 cmH2O=0.098 kPa)。

      11. 數字 執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后≥4位數字時,每3位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71,329.476,56”應寫成“71 329.476 56”。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2±0.6)%不能寫成50.2±0.6 %。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

      12. 參考文獻 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引用文獻(包括文字和表達的原意)務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可只著錄前3人,后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題名后標注文獻類型。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 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可以采用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推薦的NLM′S Citing Medicine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 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碼。對有DOI編碼的文章必須著錄DOI,列于該條文獻末尾,可在pubmed或萬方醫學網上查閱。文后參考文獻為中文時,雙語著錄。用雙語著錄參考文獻時,首先應用信息資源的原語種,然后用其他語種著錄。標題的英譯文采用原刊的英文標題,如原刊無英文標題,請自行翻譯。作者姓名的英譯文采用漢語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寫,名按音節首字母大寫的縮寫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簡稱,不使用漢語拼音名稱,無規范英文簡稱者著錄全部英文刊名。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數據統計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影響因子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發文量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官網?

      有關期刊的官網網為:http://www.entnet.org.cn。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審稿費多少?

      期刊需要收取審稿費用,每篇收費40元,第一作者為中華醫學會會員者審稿費可以減半,需要提供會員證。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稿費多少?

      期刊確認稿件刊載后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不會給作者稿費,但是有稿酬,即贈當期雜志1冊。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投稿須知?

      有關期刊的投稿須知可以查詢期刊的官網頁面,也可以看本站的期刊詳情頁面。

    •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雜志在線投稿?

      期刊采用遠程稿件處理系統,以下是期刊投稿網址:http://cmaes.medline.org.cn。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目錄文獻
    • miR-497靶向CDK6抑制喉鱗狀細胞癌生長的實驗研究

      作者:???;劉曙光;閆培;李超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研究miR-497和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6)在喉鱗狀細胞癌生長過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定量實時聚合酶鏈反應分析喉鱗狀細胞癌及癌旁正常黏膜標本中CDK6 mRNA表達情況;評價CDK6mRNA的表達水平與喉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后的關系;通過生物信息學預測miR-497的靶基因CDK6,并利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驗證;構建CDK6siRNA和質粒pcDNA3.1(+)CDK6,分別轉染喉鱗狀細胞癌細胞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藍法和克隆形成實驗,觀察喉鱗狀細胞癌細胞生長的變化,并使用流式細胞術觀察細胞周期的分布.統計學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分析.結果 CDK6在喉鱗狀細胞癌中高表達(t=14.01,P=0.009),且CDK6高表達組患者的總生存率低于低表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R=3.236,P<0.001);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顯示,野生型CDK6熒光活性變化倍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突變型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細胞系Hep-2和TU-212中,CDK6 siRNA組A490值Hep-2細胞為(0.42±0.14,(x)±s),TU-212細胞為(0.51±0.13),較對照組Hep-2細胞(0.98±0.16)和TU-212細胞(1.17±0.20)明顯減低,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Hep-2細胞的克隆為(55±4)個,TU-212細胞為(51±3)個,也明顯低于對照組Hep-2的(108±6)個和TU-212的(105±7)個;細胞阻滯在G0/G1期,Hep-2細胞G0/G1期百分比為(65.20± 10.12)%,TU-212為(63.42±8.97)%,明顯高于對照組Hep-2的(45.31±7.55)%和TU-212的(42.37±7.28)%,S期細胞明顯減少,Hep-2細胞中S期細胞數百分比為(25.39±5.51)%,TU-212為(27.21±5.43)%,明顯低于對照組Hep-2的(42.87±6.85)%和TU-212的(44.76±7.02)%;miR-497/CDK6組與miR-497組相比,細胞的生長、克隆形成能力部分得到恢復.以上相應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結論 CDK6在喉鱗狀細胞癌中表達升高,具有癌基因的作用,且CDK6高表達提示患者預后不良.miR-497通過靶向CDK6抑制了喉鱗狀細胞癌的生長,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 老年性聽力損失與認知障礙的相關研究

      作者:刁桐湘;韓秋宏;山海軍;吳曉琴;林蘊娟;李薔;王更慧;靜媛媛;馬鑫;沈明;余力生;韓琳;王宜旭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性聽力損失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聽力篩查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對2017年3月1-31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愛耳日義診活動期間接診的201例老年患者進行調查,其中女101例,男100例,年齡60 ~ 90歲.以認知水平為因變量,以年齡、性別、教育年限、職業、婚姻狀況、居住情況、平均聽力損失程度(500、1 000、2000、4000 Hz的平均聽閾)、自覺聽力下降時長等為自變量,采用單因素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篩選影響老年人認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結果 201例老年患者中聽力正常者39例,輕度聽力損失65例,中度聽力損失80例,重度聽力損失16例,極重度聽力損失1例.平均聽力損失程度為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且主要影響認知域亞項中的定向力及抽象能力(P值均<0.05);年齡、自覺聽力下降時長、教育年限、婚姻狀況、既往耳部疾病、高血壓為認知水平的相對獨立影響因素(P值均<0.05).結論 老年性聽力損失為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主要通過定向力及抽象能力影響認知水平,而自覺聽力下降年限為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影響因素.

    • 老年人聽力損失及言語識別能力調查及高危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張紅蕾;龔學晨;郝學靜;鄧潔;劉泓毅;吳迪;霍小秀;郭睿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對老年體檢者聽力損失及言語識別能力情況進行調查,并分析老年聽力損失的高危影響因素.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于空軍特色醫學中心行聽力測試及言語識別能力檢查的913名老年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5名,女468名,年齡60~91歲.采用統一調查量表調查體檢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和耳聾相關因素,并進行聽力測試和言語識別測試.按受檢者聽力受損情況分為聽力受損組(500、1 000、2 000、4000 Hz 4個頻率的平均聽閾值>25 dBHL)和無聽力受損組(平均聽閾值≤25 dBHL),然后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老年聽力損失的高危影響因素.結果 本次調查的913名老年受檢者中無聽力受損者389名(42.61%,389/913),輕度聽力受損者345名(37.79%,345/913),中度聽力受損者149名(16.32%,149/913),重度聽力受損者26名(2.85%,26/913);極重度聽力受損者4名(0.44%,4/913).524名聽力受損老年人中,有噪音下言語識別障礙者共244名(46.56%,244/524),其中輕度聽力受損者中106名,占比30.72%(106/345),中度聽力受損者中108名,占比72.48%(108/149),重度聽力受損者中26名,占比100%(26/26),極重度聽力受損者中4名,占比100%(4/4).經統計學分析,年齡、噪聲暴露史、高血壓史、高血糖史、吸煙史均是老年性聽力損失的獨立危險因素(P值均<0.05).結論 老年體檢者聽力損失及言語識別障礙發生率較高,年齡、噪聲暴露、高血壓史、高血糖史、吸煙史是老年性聽力損失的高危影響因素,迫切需要制定和執行科學的防治和康復規劃.

    • 面神經鞘瘤110例臨床診斷及外科治療分析

      作者:塞娜;韓維舉;王萌萌;秦璇;張桐;申衛東;劉軍;戴樸;楊仕明;韓東一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分析總結面神經鞘瘤的臨床特點、誤診原因、手術策略、面神經修復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外科手術治療的110例面神經鞘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50例,女60例,年齡16~ 67歲.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面神經功能、影像特征,選擇合適的手術策略.術后進行面神經功能隨訪,與術前比較,分析治療效果.使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對術前不同面神經功能患者的術后面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110例面神經鞘瘤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依次為面神經麻痹、聽力下降、耳鳴、耳痛、眩暈、面肌痙攣等.其中20例曾被誤診為貝爾面神經麻痹,6例曾被誤診為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并行乳突根治術,3例誤診為梅尼埃病,1例誤診為巖部膽脂瘤,4例誤診為聽神經瘤.手術探查見81.8%(90/110)的患者腫瘤累及面神經多個節段,其中最多見的受累部位是面神經垂直段65.5%(72/110),其次是迷路段/膝狀神經節61.8%(68/110)和水平段55.5%(61/110).根據顳骨CT等影像學檢查明確腫瘤大小和累及的范圍,選擇合適的手術人路,其中經乳突人路73例,經迷路入路14例,經中顱窩入路13例,經乙狀竇后入路3例,經乳突、顱中窩聯合入路3例,經乳突、頸部聯合人路4例.除2例僅行面神經減壓術外,其余患者均行腫瘤切除術.對87例有條件行面神經修復的患者同時行面神經修復術,其中面神經改道吻合6例,耳大神經移植55例,面神經-舌下神經吻合26例;其余患者因完全性面神經麻痹時間長、面部肌肉萎縮等原因未行面神經修復手術.術前面神經功能按House-Brackmann (H-B)法分級:Ⅰ級20例,Ⅱ級7例,Ⅲ級12例,Ⅳ級11例,Ⅴ級39例,Ⅵ級21例.術后隨訪資料完整的78例患者,面神經功能H-B分級:Ⅰ級2例,Ⅱ級1例,Ⅲ級21例,Ⅳ級20例,Ⅴ級22例,Ⅵ級12例(均未行面神經修復術).術前H-B Ⅰ~Ⅲ級者術后面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要好于術前Ⅳ~Ⅴ級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8.508,P<0.05).結論 對原因不明的面神經麻痹、聽力下降、耳鳴患者應考慮到面神經鞘瘤的可能,顳骨CT等影像學檢查可避免誤診并確定腫瘤大小、累及范圍,為手術入路的選擇提供依據.完全切除腫瘤后可根據面神經缺損情況選擇改道吻合、耳大神經移植、面神經-舌下神經吻合術修復面神經功能,術前面神經功能較好、面神經麻痹時間較短的患者,切除腫瘤后修復面神經可獲得更好的面神經功能.

    • 兒童嗓音障礙指數量表在嗓音疾病患兒中的應用

      作者:呂丹;黃孟捷;陳媛;任佳;鄭義濤;胡娟娟;楊慧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通過家長版兒童嗓音障礙指數量表(pediatric voice handicap index,pVHI)了解不良發聲行為性嗓音疾病對兒童嗓音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3月,納入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及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的192例嗓音疾病患兒為嗓音疾病組,納入111例在其他門診就診的無嗓音疾病患兒為無嗓音疾病組.兩組家長均填寫含有家長版pVHI的調查表,非正態分布的數據運用Mann-Whitney U檢驗進行差異性比較,相關性采用Spearman檢驗.結果 (1)在嗓音疾病組,聲帶小結是最常見的兒童嗓音疾病,且在本組病例中患嗓音疾病的男孩比女孩多[70.3%(135/192)比29.7% (57/192)].(2)最常見的嗓音濫用或誤用習慣為“愛大聲喊叫”.(3)嗓音疾病組的功能、生理、情感分數及總分均高于無嗓音疾病組(P值均<0.05).(4)嗓音疾病組,家長總體評價兒童嗓音狀況的評分與家長版pVHI間存在弱相關(功能:r=0.339,生理:r=0.334,情感:r=0.208,P值均<0.001).結論 嗓音疾病可對兒童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pVHI可用于評估嗓音疾病患兒的嗓音相關生活質量受影響的程度.

    • 首發于蝶竇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李海霞;郭丹丹;王長福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本文回顧分析了1例首發于蝶竇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診斷過程并進行了文獻復習.該例患者首發病灶位于蝶竇,隨病情進一步發展侵犯海綿竇,早期僅有動眼神經麻痹、視力下降等而無鼻部癥狀,未行鼻內鏡檢查,直至再次就診時才取鼻腔病理明確診斷.

      關鍵詞:
    • 咽旁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一例

      作者:包小敏;鄧安春;周雪琴;霍宇;梁小軍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本文報道了1例陸軍軍醫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的咽旁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患者,在全麻下經鼻及口聯合入路使用低溫等離子行左側咽旁腫瘤切除術,隨訪未復發.

      關鍵詞:
    • 外耳道淋巴管瘤一例

      本文報道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的1例外耳道淋巴管瘤病例.患者老年男性,以左外耳道腫物2個月為主訴入院,初步診斷為左外耳道腫物,在全麻下行左外耳道腫物切除術.術后病理回報為淋巴管瘤,給予密切隨訪觀察,暫無復發.

      關鍵詞:
    • 鼻咽部和莖突后間隙炎性假瘤一例

      作者:周金慧;朱艷艷;肇越;趙雅慧;魏宏權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本文報道了1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鼻咽部和莖突后間隙炎性假瘤患者,全麻下行影像導航輔助鼻內鏡下腫物切除術.術后10個月隨訪時術前癥狀均消除,腫物無復發.

      關鍵詞:
    • 上頜竇氣囊腫一例

      作者:趙暢;趙胤;楊景樸;王宗貴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鼻竇氣囊腫是由空氣填充造成的鼻竇竇腔病理性擴張,Meyes在1898年首先描述了氣囊腫,該病臨床十分罕見,額竇最常受累,迄今累及上頜竇的僅有30余例報道.現報道1例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上頜竇氣囊腫病例,并就疾病的定義、病因、診斷及治療進行簡要分析及探討,以供臨床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 聽神經病的分子機制

      作者:王凱;羅琳;何志洲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聽神經病(auditory neuropathy)是指由聽覺編碼異常所造成的聽覺障礙.這種聽覺障礙除了影響聽力外,還影響了言語理解能力.聽神經病可以由內毛細胞、內毛細胞帶狀突觸或耳蝸螺旋神經節細胞受損引起.目前遺傳學、生理學及動物模型研究顯示,破壞內毛細胞帶狀突觸功能(通過改變基因表達從而影響突觸前突觸囊泡谷氨酸裝載、鈣離子內流或突觸囊泡胞吐作用)可導致類似“聽覺突觸病變”的聽力受損.此外,動物研究已證明過度聲刺激會造成內毛細胞帶狀突觸興奮性毒性損傷,這可能是噪聲暴露或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造成聽力障礙的機制.雖然聽神經病的定義包括了中樞部分,但由于其發病少、病因和病理機制均不清楚,而大部分聽神經病發生在外周聽覺系統,所以本文主要集中闡述聽神經病外周(突觸和聽神經)病理機制及相應臨床發現,討論聽神經病患者聽力康復的現行策略,并對未來恢復聽力的治療方式進行展望.

    • 甲狀腺日間手術安全性探討

      作者:張翔宇;蔡永聰;孫榮昊;曾定芬;李超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甲狀腺腫瘤是目前最常見的疾病,而甲狀腺手術日益增多.現今日間手術已成為外科手術新的趨勢,那么日間手術是否適宜甲狀腺手術?本文通過對醫院、醫生、手術、患者等方面探討,分析其安全性.經過本文的分析,發現只要從醫院、患者和醫生各個層面嚴格把控,嚴控相關適應證,在各方面都完備的情況下,甲狀腺日間手術的安全性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關鍵詞:
    • 脫細胞基質與脂肪干細胞構建兔耳軟骨的研究

      作者:王璐;任曼曼;簡玉洛;孟寶璽;馬富廉;王皖軍;郭淑英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目的 觀察脂肪干細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與軟骨脫細胞基質構建兔耳軟骨的效果.方法 從32例抽脂減肥患者的脂肪組織中提取脂肪干細胞體外傳代培養.通過脫細胞方法用豬耳軟骨制備天然生物支架材料,再用二代ADSC以5.0×107個/ml的細胞濃度接種于預成型的天然生物材料支架上,體外培養3d,形成細胞支架復合物.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32只新西蘭大白兔分為對照組A、對照組B、對照組C和實驗組,每組8只,均行耳軟骨缺損建模.實驗組、對照組A、對照組B分別將細胞支架復合物、脂肪干細胞、軟骨脫細胞基質支架移植于耳軟骨缺損處,對照組C則直接逐層縫合耳前組織和皮膚.術后16周后兔耳廓軟骨取材,觀察修復效果.新生軟骨標本行甲苯胺藍染色、HE染色、Ⅱ型膠原免疫組化及番紅O染色觀察,并行Ⅱ型膠原陽性染色結果定量分析以及耳軟骨組織彈性檢測.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大體觀察見對照組(A、B、C)軟骨缺損處由肉芽樣組織充填,而實驗組軟骨缺損修復良好.實驗組與對照組軟骨缺損修復區組織濕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E染色顯示,3個對照組僅有纖維組織充填耳軟骨缺損處,實驗組耳軟骨缺損處可見軟骨陷窩形成.3個對照組修復區甲苯胺藍染色、Ⅱ型膠原免疫組化及番紅O染色均為陰性,而實驗組為陽性.耳軟骨彈性常數檢測,實驗組新生軟骨與正常耳軟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脂肪干細胞與軟骨脫細胞基質結合構建的兔耳新生軟骨的力學和組織學已接近正常耳軟骨.軟骨脫細胞基質材料復合脂肪干細胞,對耳軟骨缺損具有較好的修復重建能力,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 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作者: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 期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9年02期

      前言慢性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常見病,其病因學及病理生理機制復雜.在過去的10年中,我國在“南昌指南”(2008)基礎上修訂的“昆明指南”(2012)[1-2],既借鑒了歐洲鼻竇炎和鼻息肉意見書(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EPOS)2012年版的內容[3],又參考了我國臨床實踐的相關研究成果,具有較好的實用性,對規范和推動我國CRS的臨床診療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分期目錄
    期數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上周被期刊收錄了一篇新技術新材料的文章,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效率很高,我感覺期刊對文章的創新性要求比較高,大家有合適的文章可以投稿試試。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之前在期刊上投了一篇稿件,外審專家覺得文章的數據論證不嚴謹,建議大修,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修改文章,一個月后被收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審稿周期還是很快的,審稿返回后小修,專家提出的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回答的,經修改后很快就被收錄了,感覺文章只要內容新穎,還是很好中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直接錄用
      投稿周期: 2個月內

      投稿到錄用歷時兩個月的時間,速度還是很快的,期間催過稿件,編輯很有耐心的幫我解決,個人認為只要文章的內容新穎,具有創新性,還是很好中的,推薦大家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投稿后當天過初審,一個月外審返回,給了半個月的時間修改文章,修改后送復審,一個多月后被收錄,前后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效率很高。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被拒
      投稿周期:

      感覺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雖然被期刊拒稿過兩次,但是我覺得編輯很專業負責,提出的問題都很中肯,外審專家對文章分析的很透徹,也給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家有文章可以投稿試試。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這個期刊的權威性很高,對文章的創新性和獨立性要求比較高,外審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很中肯,對文章修改幫助很大,編輯校稿很仔細,需要修改的地方都會及時的溝通交流,很敬業,之后還會再來投稿的。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51570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