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
- 主管單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主辦單位: 中國中醫科學院
- 影響因子: 0.47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2-4379
- 國內刊號: 11-2849/R
本刊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性中醫眼科專業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宣傳黨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政策,執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學術上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推動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眼科學術發展,加強國際間眼科學術交流。
1-3個月
1 文稿內容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實用性。要求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文字精練準確通順、數據準確無誤。 論著稿連同圖表和參考文獻一般勿超過 5000 字,文前附 400 字左右結構式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包括英文文題、工作單位、前 3 位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綜述連同參考文獻勿超過 6000 字,并附指示性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所查閱文獻要求為近 5 年內。短篇文稿以 500~1800 字為宜。論文如屬基金資助項目,連同基金號均在文稿首頁加腳注注明。 作者應對自己稿件負責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 所用名詞術語以國家規定或已通用者為準,并以現代漢語文詞表述。 眼科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眼科學》(北京,1996)為準。 簡化字以 1986 年 10 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和 1988 年 3 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為準。外文縮寫點均省略。注意清楚標出外文字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希臘文與拉丁文等。用簡稱時,在首次應用處括號注明全稱。中西藥名以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的最新版本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執行,經絡針灸學名詞術語按 GB/T 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和 GB/T 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切忌使用不規范名稱及習慣名稱。 計量單位名稱與符號一律按 1984 年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使用。數字請按 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書寫。
3 圖、表和照片要少而精,并用數字編號,正文與圖表避免重復。照片應等大、清晰、對比度好,對所示病變加注箭頭。圖及照片下方應附有注解說明。圖、表、照片所示內容需核實無誤,并與文中描述一致。
4 參考文獻宜選用近期發表并經作者親自閱讀的,按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于文末,注意與原文核實,并于文內引用處依次以右上角標標注。勿引用內部資料。按國家標準有關規定,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期刊文獻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刊名,年,卷(期):頁碼. 責任者不超過 3 人時,需全部寫出,3 人以上時僅寫出前 3 位,后加“,等”或“, et al”。舉例如下。
[1] 盧寧,王光璐,張風,等.多發性一過性白點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1997,13(1):31-32.
[2] Sunness J S,Gonzalez-Baron J,Applegata C A,et al. Enlargement of atrophy and visual acuity loss in the geographic atrophy form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 Ophthalmology,1999,106(9):1768-1779.
專著文獻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第一版本不著錄,其他版本說明需著錄,形如“3 版”、“新 1 版”。 對責任者的數目要求同期刊。 舉例如下。
[1] 昂溫 G,昂溫 P S.外國出版史[M].陳生錚,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 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發文量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官網是什么?
期刊的官網為:http://zgkz.cbpt.cnki.net,可以進行在線投稿。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影響因子是多少?
這本期刊的復合影響因子為0.583,綜合影響因子為0.481。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是什么級別的刊物?
期刊的主辦單位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目前是一本科技核心刊物。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審稿周期是多久?
一般而言,編輯部收到稿件后,3個月內通知是否錄用。若超過3個月尚未收到通知,可向編輯部查詢或撤稿另投他刊。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怎么樣?好發嗎?
該期刊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性中醫、中西醫結合眼科專業學術期刊,是一本核心刊物,投稿存在一定的難度,投稿可以請本站在線老師評估稿件,確保稿件錄用率。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繳版面費?
稿件被期刊刊用后,會收取版面費用,具體的版面費用取決于稿件的字符數,寫作稿件時可以控制稿件的篇幅,可以節省費用。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推拿頭針聯合治療小兒腦癱性斜視的初步臨床研究
目的 觀察推拿和頭針聯合治療小兒腦癱性斜視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年齡在6~72個月之間的腦癱性斜視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30例,進行推拿、頭針聯合治療,對照組30例進行推拿治療.以斜視度作為觀察指標,療程結束后觀察斜視矯正效果.結果 治療4個月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83.33%,研究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綜合2組治療效果,與患兒智力障礙程度相關性分析,x2=20.85,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總的治療效果與患兒智力障礙程度有相關性,r=0.59.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與患兒智力障礙程度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分別為:研究組r=0.607,對照組r=0.642,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推拿、頭針聯合對矯正小兒腦癱性斜視有明顯療效.
-
原發性青光眼與中醫肝郁體質關系的研究
目的 觀察原發性青光眼與中醫肝郁體質特征的關系,為原發性青光眼的早期預防和已發生青光眼視神經保護的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診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并確診為原發性青光眼的患者265例,通過比較原發性青光眼類型、性別、年齡及肝郁程度的相互關系,探討原發性青光眼體質及其內涵.結果 原發性青光眼的類型比例分布為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PACG)81.51%,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 16.60%和正常眼壓性青光眼(NTG) 1.89%,三種類型均以肝郁證為主(≥60.00%);不同類型的原發性青光眼患病率均女性多于男性(P<0.05),女性比男性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肝郁證占比更大(P<0.05);PACG以老年患者多見,POAG和NTG以中青年患者多見,三種類型均以中、輕度肝郁證占比較大;90.96%符合肝郁證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從小性格急躁易怒.結論 原發性青光眼的發生、發展與肝郁證密切相關,發病前既有肝郁體質,發病后也多表現為肝郁證的體質特征.肝郁證是原發性青光眼人群的主流體質.
-
47例新疆地區兒童眼球穿通傷臨床特點及視力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地區兒童眼球穿通傷的臨床特點及視力預后相關因素.方法 對我院2010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兒童眼球穿通傷患兒47例(47只眼)臨床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統計患者的一般資料、致傷原因、臨床特點,比較治療前后的視力情況,分析視力預后相關因素.結果 兒童眼外傷具有以下特點:男童(72.3%)較女童(27.7%)多發;致傷原因中位列前5位的分別是:烤肉釬7例(14.9%)、木刺6例(12.8%)、樹枝6例(12.8%)、刀6例(12.8%)和玻璃5例(10.6%).受傷24 h內就診者20例(42.6%),24~72 h以上就診11例(23.4%),72 h后就診的16例(34.0%).傷口位置位于Ⅰ區的患兒35例(74.5%),其次位于Ⅱ區者7例(14.9%),位于Ⅲ區者5例(10.6%).傷口大小≤5mm的33例(70.2%),>5 mm的14例(29.8%).兒童眼球穿通引起的并發癥多而重,居前三位的為虹膜崁頓(72.3%)、外傷性白內障(42.6%)和前房積血(31.9%).與視力預后顯著相關的因素有;初始視力差(P=-0.035),靠后傷口位置(P=0.004),就診時間超過72 h(P=0.037).結論 兒童眼球穿通傷致傷原因多樣,并發癥多,對視功能危害大,積極治療可以改善視力預后.
-
針刺聯合維生素B12導入治療眼外肌麻痹療效觀察
目的 觀察針刺聯合維生素B12直流電導入治療眼外肌麻痹的治療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眼外肌麻痹患者92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6例(46只眼),給予改善循環、擴血管治療及針刺治療;觀察組46例(46只眼),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維生素B12直流電導入治療.均以7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以療效評價結果及治愈患者的治愈時間為指標,比較2組差異.結果 觀察組46只眼,治愈35只眼,好轉11只眼,無效0只眼,治愈率76.0%;對照組46只眼,治愈26只眼,好轉19只眼,無效1只眼,治愈率56.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愈時間: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針刺聯合維生素B12直流電導入治療眼外肌麻痹治愈時間相對較短,總體上好于單純針刺治療.
-
基于文獻數據挖掘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藥用藥關聯規則分析
目的 基于文獻探討中藥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常用藥物的用藥特點和組方規律,為DR的中醫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獲取中藥治療DR的湯劑復方,對納入文獻的提取資料信息進行編碼并建立數據庫,通過SPSS20.0統計分析軟件、RapidMiner6.0數據挖掘軟件對DR按分期對用藥規律進行挖掘.結果 最終納入中藥復方治療DR的中文文獻152篇,涉及中藥方劑152首,含中藥1657味,用藥頻次占50%以上的中藥有:非增殖期DR病變為黃芪、丹參、生地黃(54首方劑,572味中藥);增殖期DR病變為蒲黃、三七(4首方劑,41味中藥).整體用藥頻次前5位的是黃芪、丹參、生地黃、枸杞子、葛根(152首方劑,中藥1657味).藥物歸類:各期DR均以補虛藥為主,其次為清熱藥,再次為活血化瘀藥、解表藥和止血藥;各期用藥藥性均偏寒涼.關聯規則分析顯示:所有組合以黃芪為中心,丹參、生地黃、枸杞子、葛根4味藥分別與黃芪有較強關聯,另外進行關聯規則分析發現當歸、赤芍、川芎3味藥相互間也存在組方關聯.結論 中藥治療非增殖期DR病變以益氣活血滋陰藥為主,增殖期DR病變以活血化瘀藥為主,在增殖期DR病變中清熱藥、活血化瘀藥以及寒涼藥的比例稍增加;核心藥物組合以黃芪為中心,并與丹參、生地黃、枸杞子、葛根等組合用藥.
-
干眼中醫證型分布規律及癥狀相關性研究
目的 總結干眼中醫證型分布規律及眼部癥狀、全身癥狀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以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發表的文獻為依據,借助SPSS20.0與SPSS Modeler14.1軟件,頻數分析觀察干眼的不同類型、證型、證素、癥狀、舌象、脈象的分布規律,關聯規則挖掘干眼的潛在癥狀組合規律.結果 以相應的關鍵詞檢索得到文獻3608篇,去除重復滿足納入與排除標準的有205篇,涉及中醫證型38種、觀察病例4756例,干眼類型3種、病例9233例,癥狀136個,舌象17種,脈象22種,證素22種,全身癥狀與眼部癥狀關聯規則17條,眼部癥狀、全身癥狀與舌象、脈象關聯規則7條.結論 研究表明干眼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以水樣液缺乏性干眼為主,證型、證素、病位、病性相互佐證,說明干眼癥的病理本質在于“陰虛”,為臨床對于本病的診治提供重要的指導作用.
-
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中醫體質分布規律及相關因素研究
目的 探討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的中醫體質特點,以及活動期甲狀腺相關眼病的體質性危險因素.方法 納入2016年-2018年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市中醫院眼科就診的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125例.采用中醫體質分類表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中醫體質分布,比較活動期與非活動期患者的中醫體質差異.結果 125例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中,平和質8例(6.4%),陽虛質13例(10.4%),氣郁質29例(23.2%),陰虛質25例(20%),氣虛質7例(5.6%),濕熱質14例(11.2%),痰濕質15例(12%),血瘀質10例(8%),特稟質4例(3.2%).以氣郁質、陰虛質為主.活動期患者為61例,其中氣郁質21例(34.4%),痰濕質9例(14.8%),非活動期患者為64例,其中陰虛質17例(26.6%),氣郁質8例(12.5%),濕熱質8例(12.5%).活動期與非活動期體質構成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的中醫體質以氣郁質、陰虛質居多;活動期甲狀腺相關眼病以氣郁質、痰濕質居多,具有傾向性.
-
青年患者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征自行緩解1例
1 臨床資料朱某,男,25歲.2017年11月29日因“左眼視物模糊1周”就診于上海某醫院,既往無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無眼部外傷史.眼部檢查:左眼矯正視力1.0(-2.25DS/-0.50DC×90°),眼壓正常,眼前節(-),左眼眼底黃斑中心反光未見,視網膜平伏.
-
針刺治療上斜肌不全麻痹1例
1 病例資料薛某,男性,62歲.訴視物模糊伴頭暈1個月,既往有高血壓病病史,未服用降壓藥,血壓長期穩定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否認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病史.2017年11月25日初診.
-
芍藥苷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Müller細胞的保護作用
目的 探討中藥提取成分芍藥苷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Müller細胞的影響.方法 SPF級雄性SD大鼠40只,隨機分成對照組、糖尿病組、芍藥苷組及二甲雙胍組(陽性對照),每組10只.后3組大鼠采用單次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STZ) (50 mg·kg-1),72 h后檢測尾靜脈血糖,將血糖濃度>16.7 mmol/L的大鼠作為糖尿病模型.模型誘導成功后,芍藥苷組給予芍藥苷(60 mg·kg-1)灌胃治療,每日2次.二甲雙胍組給予二甲雙胍(20 mg·kg-1·d-1)灌胃治療.對照組、糖尿病組給予等劑量生理鹽水.實驗期間動態監測大鼠血糖、體重變化.12w后,試劑盒檢測視網膜中谷氨酸含量變化,免疫熒光檢測視網膜神經膠質酸性蛋白(GFAP)、膠質細胞谷氨酸轉運體(GLAST)表達,Western blot檢測視網膜GFAP、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的相對表達量.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組血糖明顯升高且均>16.7 mmol/L,GFAP表達及谷氨酸含量明顯升高,GLAST、GS表達明顯下降,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1);而與糖尿病組相比,芍藥苷組及二甲雙胍組血糖均不同程度下降,GFAP表達及谷氨酸含量明顯下降,GLAST、GS表達明顯增加,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1).結論 芍藥苷可能通過降低大鼠血糖及抑制膠質細胞活化,上調視網膜GLAST、GS表達,降低視網膜谷氨酸含量,提示芍藥苷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Müller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
甘草黃酮拮抗高糖誘導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損傷及分子機制
目的 探討甘草黃酮對高糖刺激下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氧化應激的影響.方法 采用40 mmol· L-1的葡萄糖培養RPE細胞建立細胞氧化損傷模型,用10-9 mol/L、10-8 mol/L濃度的甘草黃酮干預,觀察細胞活性、細胞內活性氧(ROS)水平、凋亡細胞比例及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變化.結果 MTT試驗結果顯示,用10-9mol/L、10-8 mol/L濃度的甘草黃酮處理后,RPE細胞存活率分別提高到67.86% +3.23%和78.67%±2.57%,與高糖組(40.45%±3.2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2',7'-二氯二氫熒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熒光探針染色結果顯示,甘草黃酮可不同程度抑制40 mmol/L葡萄糖處理后RPE細胞內ROS水平;此外,甘草黃酮可以抑制高糖誘導的RPE細胞凋亡及細胞內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達,其抑制效應與濃度呈正相關.結論 甘草黃酮可以抑制高糖誘導的人眼RPE細胞氧化損傷及凋亡的發生,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具有預防作用.
-
瞼板腺功能障礙的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
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是一種瞼板腺終末導管阻塞和(或)瞼酯分泌的質或量異常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彌漫性疾病.近年來,MGD發病率逐年上升.本文旨在對MGD的中醫及西醫治療進行概述.
-
熱敷療法的改良及其在眼科疾患中的應用
熱敷療法是一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因其簡便易行,收效迅速,一直沿用至今.它能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起到消炎、消腫、祛寒濕、減輕疼痛、消除疲勞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廣泛推廣,熱敷療法也成為治療許多眼科疾患重要的輔助手段.本文就熱敷療法改良及其在眼科的應用進行經驗總結.
-
影響針刺治療眼科疾病療效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
通過對近10年針刺治療眼科疾病的文獻進行梳理,從針刺手法、針感、針法及辨證取穴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針刺平補平瀉手法及補瀉手法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弱視等眼病上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并有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2)在針刺治療眼病的過程中,針感與臨床療效也密切相關.(3)應用“調理脾胃針法”等針法治療眼病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4)應用“靈龜八法”等方法辨證選穴治療眼病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在臨床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
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疾病的臨床應用
活血化瘀法是以活血祛瘀藥為主,適當配伍應用,用以達到活血行氣、化瘀通脈臨床療效的一種傳統中醫藥療法,廣泛適用于各種血脈瘀滯、血流不暢或瘀血停聚的內、外障眼病及眼外傷等眼科疾病.本文將近年來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作一闡論.
-
《眼科奇書》應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內障眼病的特點探討
《眼科奇書》又叫《眼科宜書》(以下簡稱《宜書》),系清代渝州李氏家傳秘本,相傳為仙人所授(真實著者不詳),該書以“奇”著稱,素有論奇、方奇、量重、效奇的特點.筆者通過研讀與分析認為此書辨證治療眼疾,重視調理脾胃,善施補中益氣湯,應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內障眼病獨具特色.
-
重視陰火理論在眼科的應用
李東垣繼承并發展了《內經》理論,獨創性地提出了“陰火”理論,并立法制方,首創了“甘溫除大熱”之大法及其代表方補中益氣湯,被后世眾多醫家推崇并繼承和發展.在眼科,自古就有“目病多火”的說法,但臨床醫師要區分“陽火”和“陰火”,才能不犯“虛虛實實”之戒.
-
淺析黃斑變性的五臟辨證治療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分為干性AMD和濕性AMD,臨床主要表現為視物模糊,視力下降.文章從五臟辨證角度探討AMD發病機理,認為脾氣虛、肝腎虧虛、心火上炎、肺氣虛及宣降失常都是AMD發病的重要病機.在臨床治療上,強調整體觀念,恪守辨證論治的原則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
從氣血論治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思路探討
以氣血理論為綱、針藥并用調和氣血為治則,重視頭顱部腧穴的針刺應用,氣血同治,使氣充、血行、瘀化從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對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功能的恢復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本文附醫案1則.
-
吳烈教授三焦辨證論治黃斑水腫病變經驗
吳烈教授從事中西結合眼科臨床30多年,在治療眼科疾病特別是黃斑水腫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以中醫三焦辨證理論為核心,《傷寒論》六經辨證為輔佐,論治各種病因引起的黃斑水腫,運用上焦提壺揭蓋法、中焦實土制水法、下焦溫腎利水法結合六經辨證的循經引藥入目和消散祛邪的理念治療黃斑水腫,取得滿意療效,本文對其經驗進行了總結.
-
“瞳神絡病”證治體系概要
瞳神絡病主要是指與葡萄膜、視網膜、黃斑、視神經等相關疾病.瞳神絡病理論是指采用中醫絡病理論來解釋瞳神相關疾病,以求能更好的辨證用藥,治療該類疾病.瞳神絡病的病因可分為邪實與正虛;邪阻目絡,目絡損害,絡虛不榮是瞳神絡病的核心病機.損害的目絡為“病絡”,因生化制克平衡破壞而異??哼M的目絡成為“敗絡”.結合病因病機特點,治則應以通為用,以補為宜,代表方如牽正散、解毒通絡湯、溫陽煦絡湯、化痰通絡湯等.
年 | 期數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我是8月底投的稿件,11月被收錄,效率還是很高的,編輯說1月或2月可以見刊,期待。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在期刊上投過兩篇文獻綜述,感覺效率還是很高的,編輯對期刊的格式要求極為嚴格,對文章中的標點、文字修改的很仔細,外審專家給出的修改意見也是很有價值的,都很有建設性,值得推薦。
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投稿后一個月退修,修改后收錄,歷時三個月,編輯認真負責,有問必回,很有耐心,希望期刊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