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藥學 > 中國藥學雜志

    中國藥學
    • 中國藥學
    • 中國藥學
    • 中國藥學
    • 中國藥學
    • 中國藥學

    中國藥學雜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 中國藥學會
    • 影響因子: 0.95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1-2494
    • 國內刊號: 11-2162/R
    • 發行周期: 半月刊
    • 郵發: 2-232
    • 曾用名:
    • 創刊時間: 1953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國藥學雜志編輯委員會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桑國衛
    • 類 別: 藥學
    期刊榮譽:
    中國藥學雜志簡介

                   本刊是我國藥學界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反映我國藥學各學科進展和動態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的綜合性學術核心期刊之一。內容包括藥學各學科,辟有專題筆談、綜述、中藥及天然藥物、藥理、藥劑、臨床藥學、藥品質量及檢驗、藥物化學、藥物與臨床、生物技術、新藥介紹、藥學史、藥學人物、藥事管理、學術討論、科研簡報等欄目。                

    中國藥學雜志投稿

    中國藥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文稿應盡量減少層次,最多不宜超過3層。文題、層次標題、表題、圖題及參考文獻、致謝等,一律頂格書寫。

      1 文題 題名須簡明確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0字,不要副題。避免使用化學式、公式及不太為讀者所熟悉的縮寫等。

      2 作者 文稿的作者應是參與來稿專題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員,應對全文的內容負責,并能回答文中的問題,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參加者對論文工作的貢獻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須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見,包括排列順序。附第一作者簡介并寫明主要研究方向(限20字內);如標有通信作者也需同時提供簡介和主要研究方向,2人以上合寫的文稿,應注明聯系人,并附聯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單位名稱要寫全名,并附郵政編碼。作者如多單位,則應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號,并將單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號隔開。

      3 摘要 為適應讀者了解論文全面內容的需要,并便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均采用中、英文摘要。綜述采用敘述式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方面內容,字數要求300字以內。其他論文采用結構式摘要,即摘要內容要明確列出摘要的四個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結果:實驗的、研究的結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結論:結果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建議,預測等。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寫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間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均應與中文一致,ABSTRACT內容可比中文摘要詳細些,尤其方法要詳細,具體,可獨立存在。英文摘要應明確列出四個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結果)、CONCLUSION(結論)等。力求用詞、語法、拼寫、含意和邏輯正確。成文后最好請有關專家修改潤色。

      4 關鍵詞 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和便于讀者尋找文獻,應標注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符合主題詞表的術語為關鍵詞,一般5~8個。中英文關鍵詞數排列應一致。

      5 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創新性。

      6 藥物、試劑、動物、植物、主要儀器 應說明來源及規格。藥學有關名詞以《中國藥典》(2010年版)、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藥學名詞》、《化學名詞》(科學出版社)為準。藥名采用“國際非專利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以《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國家藥典委員會編)為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新藥,則用批準的藥名。藥名較長時,可用縮寫,但需在首次出現時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藥名寫在劑量前面。不常見的藥名,特別是新近上市的新藥名,首次出現時,注上英文名。藥物不良反應的個案報道要寫明藥品生產廠名和批號,住院號、尸檢號、門診號可省略。

      7 方法 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是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8 計量單位及符號 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以國際單位制單位為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請參閱《量和單位》(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量名稱、量符號應規范使用、書寫。量名稱有全稱與簡稱之分(如“物質的量濃度”多簡稱“濃度”或“物質濃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簡稱。量符號均應使用斜體,如m(質量),t(時間),V(體積),n(物質的量)。某些常用量及其符號,如比重(sp 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關規定或易與有關符號產生混淆或誤解宜停用,應改用“相對密度”(d)、相對原子質量(Ar)、相對分子質量(Mr)等。單位名稱也有簡稱與全稱之分,兩者可等效使用,數字后帶單位者,均用單位符號表示。單位符號前的數字避免使用分數。數字與單位符號間應留一個字符空隙。當數值過大或過小時,應改用適當詞頭符號如M,p或以10n,10-n的形式表示,但應遵守有效數字及數字修約規則。單位、詞頭符號及阿拉伯數字一律采用正體。組合單位中的斜線不能多于一條,更不宜將斜線、負指數冪或漢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單位為“mg·kg-1·d-1”,不能再表示為“mg/kg/d”,“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藥物、試劑濃度及各類生化指標使用法定單位的基本原則是:①習以%,‰,比例數(如1∶1 000)等相對數表示結果者可繼續使用;但當表示變動范圍時,范圍號(~)前后兩數值中的%,‰或10n,10-n均應同時寫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寫后者,如3.0%~5.0%(不能寫成3~5%),“(4.0~5.5)×1012·L-1”(不能寫成4.5~5.5×1012·L-1)等。②習用的各類百分濃度(v/v,w/v,w/w)及其單位g/dl(g%),mg/dl(mg%),ml%(vol%);當量濃度(N)及其單位N(Eq/L),mEq/L,μEq/L;克分子濃度及其單位M,mM,μM;以及表示微量物質含量的ppm,pphm,ppb等均應停用。年齡和體重均須用實際測得的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按體重計算的藥物劑量應以“g(mg)·kg-1·d-1”。

      9 其他符號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號均應用正體且首字母大寫。核子數應標在元素符號的左上角(不能再標于右上角),如14CO2,131 I-albumin等,當有必要標明受激態時,可將受激態符號標在其右上角,如NO*表示電子受激態,而110Ag*或110Agm則表示核受激態等。元素、離子或基團的化合價應標在右上角,且應數字在前,表示正負化合價或陰陽離子的“+”或“-”在后,如Mg2+(不用Mg++,Mg+2),PO(不用PO,PO)等。上下角標、冪指數等均應使用較主符號小一號的字母,手寫時與主符號位于同一格內。

      10 國際代號與縮寫 文中盡可能采用國際代號與縮寫,例如1秒寫為1 s,2分鐘2 min,3小時3 h,4天4 d,雌性♀,雄性,國際單位(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國際單位用U;表示藥物含量的單位用u),概率P(不是P),紫外UV。靜脈注射可用iv,肌內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腦室內注射icv,動脈注射ia,口服po,灌胃ig。國際代號不用于無數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寫每d,但每天8mg可寫8 mg·d-1。

      11 數字 作為量詞(包括比率、時間等數字)均用阿拉伯數字;序詞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如星期六;夏歷和中國清代前歷史紀年用漢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詞一律用漢字,如任何一個病人、3d為一個療程等。數字的增加可用倍數表示;數字的減少只能用分數或%表示,如增加1倍,減少四分之一或減少25%。年份應寫出全數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寫成“98”年。1990~1997年不能寫作1990年~97年。避免使用因時間推移而易被誤解的詞,例如:“今年”、“上月”等,而應采用具體日期(月、日宜采用兩位數)。

      12 有效數字 測量數據不能超過其測量儀器的精密度。例如:6 437意指6 000分之1的精密度。任何一個數字,只允許最后一位有誤差,前面的位數不應有誤差。在一組中的±s應考慮到個體的變差,一般以s的三分之一來定位數,例如:(3614.5±s 420.8) g,s的1/3超過100 g,平均數波動在百位數,故應寫(3.6±s 0.4) kg,過多的位數并無意義。又如(8.61±s 0.27) mm,它的s/3=0.09 mm,達小數點后第二位,故平均數也應寫到小數點后第二位,寫成(8.61±s 0.27) mm。有效位數以后的數字修約數小于5則舍,大于5則進,如恰等于5,則前一位數逢奇則進,逢偶(包括“0”)則舍。修約時只可1次完成。例如:23.48,若不要小數點,則應成23,而不應該23.48→23.5→24。百分數的有效位數根據分母數來定:1~10,一般不用百分數表示;11~100,百分數到個位;101~1 000,百分數到小數點后1位;余類推……。

      13 表和圖 凡用文字已能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如用表和圖,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據,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現,不要同時用表和圖重復同一數據。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圖題、圖注、表題、表注采用中英文對照,圖表中內容只用英文;不包含英文摘要的文章,圖題、圖注、表題、表注及圖表中內容只用中文,圖表中量和單位應是量的符號在前,單位符號在后,其間加一斜線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為法定單位的波長。圖表要有序號,只有1個時,仍用“表1”或“圖1”表示。圖表中如采用縮寫時,第一次出現時請用全稱,以后再用縮寫。圖表需另用稿紙附在稿后,但在文稿內用框線注明表圖的位置。

      表格用三線表,兩端開口,不用縱線;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除欄頭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橫線;表內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上、下行的數字最好對齊;表內計量單位的名稱要使用單位符號。表格最好設計成單欄表,表寬的字數(包括空格和直列與直列間空格在內)不超過33字。表注依序用1),2),3)……表示,寫在右上角。

      曲線一般應經曲線擬合(curve fitting),并盡可能“直線化”,例如通過對數(lg)、倒數(reciprocal)、概率單位(probit)、算出單位(logit)等轉換。直線應根據回歸方程繪圖。如有圖注者應在稿內圖位的框線下寫明:1-……;2-……;3-……,或者A-……;B-……;C-……。彩色照片要求300dpi以上TIF或JPG文件;黑白照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常用大小為127 mm×178 mm。顯微鏡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

      14 討論 應討論本實驗(試驗)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和觀點。應該交代本實驗(試驗)的不足之處,尤其是某些實驗(試驗)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對不作為本實驗(試驗)的內容不必寫出。不要重復在結果一項中已敘述過的內容。討論中應聯系實驗(試驗)的目的與結論,應聯系實驗(試驗)結果與其他結果。避免推想太遠,避免不成熟的論斷,避免因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避免將本應納入引言(前言)的內容放在討論中。

      15 致謝 對論文僅作過某種幫助,或協助作了某項工作,則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工作表示謝意。致謝只寫協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對文稿幫助審閱修改者不列。

      1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主要公開文獻為限。請認真核對每一條文獻的正確性,盡量勿引內部資料和教科書?!拔窗l表的觀察資料”和“個人通訊”不能列為參考文獻。書面通訊和內部資料可用圓括號插入正文。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參考文獻,但在刊名后加圓括號注明“在印刷中”。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圓括號注明“待發表資料”,但不能列為參考文獻?!霸谟∷⒅小焙汀按l表資料”等,作者在投稿時應附復印件以供審稿時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時,應寫全名,勿寫×氏。參考文獻序號加[],其格式與標點符號要嚴格按本刊規定。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國藥學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藥學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藥學雜志發文量

    中國藥學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國藥學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藥學雜志官網?

      官網:http://journal11.magtechjournal.com。

    • 中國藥學雜志影響因子?

      知網顯示,復合影響因子:1.191,綜合影響因子:1.008。

    • 中國藥學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中國藥學雜志》是核心期刊,是北核、CSCD、統計源核心刊物。

    • 中國藥學雜志見刊快嗎?

      期刊的見刊速度主要取決于稿件的質量,對于質量高的稿件,審稿速度快,就能盡快安排見刊,反之,速度會慢些。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國藥學雜志目錄文獻
    • 比較不同滅菌工藝對白熱斯中指標成分含量的影響

      作者:張雨欣;斯拉甫·艾白;陳嘉媛;霍仕霞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考察不同滅菌方法對白熱斯滅菌效果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響,選擇最適宜的滅菌方法.方法 分別采用熱壓滅菌、流通蒸氣滅菌、干熱滅菌、60Co輻射滅菌4種不同的滅菌方法對白熱斯藥材粉末進行滅菌處理,采用HPLC測定白熱斯中胡椒堿、異綠原酸A、異綠原酸C、槲皮素4種指標性成分的含量.比較不同滅菌方法對白熱斯中4種指標性成分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的影響.結果 4種滅菌方法所檢測的細菌總數、霉菌、酵母菌和大腸埃希菌均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60Co輻照滅菌,輻射劑量為4 kGy時,4種指標性成分總合量高于其他滅菌方法,損失率為1.21%.結論 白熱斯滅菌方法選用60Co輻射滅菌技術,工藝簡單,干燥時間短,且能有效保留各指標成分.

    • 人乳腺珠蛋白單克隆抗體修飾的免疫磁性納米粒的制備和表征

      作者:范彩霞;徐新;陳志喜;肖旺釧;紀孝峰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制備粒徑均一、超順磁性強、性質穩定、免疫活性強并可識別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環腫瘤細胞的免疫磁性納米粒(immunomagnetic nanoparticles,IMNP).方法 多元醇法合成含有活性羧基基團的超順磁氧化鐵納米粒(superparamagnetic oxide iron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reactive carboxyl groups,SMNP-COOH),熱重分析法測定SMNP-COOH表面羧基含量,鄰二氮菲測定鐵含量.在1-甲基-3-乙基碳二亞胺(EDC),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活化下,采用碳二亞胺偶聯法將鼠抗人乳腺珠蛋白(anti human mammaglobin,anti-hMAM)單克隆抗體共價修飾結合至SMNP-COOH表面合成IMNP.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線衍射儀(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振動樣品磁強計(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激光散射粒徑電位測定儀和鄰二氮菲法測定鐵含量等方法分別對SMNP-COOH和IMNP進行表征,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IMNP表面抗體活力.結果 X-射線粉末衍射檢測表明,SMNP-COOH和IMNP兩者特征峰與標準Fe3O4的特征峰一致.SMNP-COOH和IMNP的鐵含量分別0.205和0.164 mol·L-1;透射電鏡檢查提示,SMNP-COOH和IMNP均呈球形或橢球形,透射電鏡測定粒徑為(13.7±3.6)和(15.4±4.5)nm;流體粒徑測定結果表明,SMNP-COOH和IMNP強均粒徑和多分散系數分別為23.4,71.2 nm,0.303和0.175;磁學性能研究表明,SMNP-COOH和IMNP均具有超順磁性,抗體結合可以降低SMNP-COOH的磁性,兩者質量飽和磁化強度分別為71.37和67.68 emu·g-1 Fe.ELISA法測定IMNP表面的抗體活力表明,IMNP表面結合的抗體量為93 μg·mg-1 IMNP.抗-hMAM抗體修飾的IMNP能與乳腺癌細胞株MDA-MB-415具有強的選擇性和特異性.結論 成功合成超順磁性強,能與乳腺癌細胞株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磁性納米粒,可用于免疫磁性分離富集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從而為乳腺癌CTCs的特異性檢測提供更有利的武器.

    • 中藥材川貝母聚合酶鏈式反應法-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的鑒別及應用研究

      作者:孫麗媛;李盈諾;陳思秀;劉玟妍;周亭亭;李明成;王艷雙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應用中藥材川貝母聚合酶鏈式反應法-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的鑒別試劑盒,對北京市、天津市、長春市、吉林市等全國16個城市的70個樣品進行真偽鑒定.方法 試劑盒法提取川貝母基因組DNA,進行PCR反應和RFLP鑒定,并應用2015年版《中國藥典》方法進行比較和復檢.結果 采用試劑盒法提取出的川貝母基因組DNA純度良好,OD260/OD280值均在1.90~2.1之間,濃度能達到PCR的要求;對70份樣品進行檢測,正品川貝母37份,偽品33份,偽品率為47.1%.結論 試劑盒法提取核酸的純度和濃度能滿足PCR及RFLP的要求,對全國16個城市川貝母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市場上川貝母偽品率較高,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中藥市場的質量管理.

    • 基于Soluplus的東莨菪內酯膠束在Caco-2細胞上的攝取和代謝

      作者:曾迎春;紀忠華;謝興亮;張全;鄭雅鑫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建立測定細胞中東莨菪內酯(scopoletin,Sco)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包載Sco的聚乙烯己內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soluplus)膠束給藥系統(Sco-Ms)在Caco-2細胞上的攝取和代謝,初步探究Sco-Ms促進Sco口服吸收的機制.方法 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法,結合酶水解法,測定細胞樣品中Sco原藥及代謝物含量,計算Sco的細胞攝取率和代謝率;并利用多種抑制劑考察Sco-Ms的入胞途徑.結果 Sco在5~1 000ng· mL-1內線性良好;各時間點Sco-Ms在Caco-2細胞上的攝取率均顯著高于Sco;Sco-Ms,顯著降低了Sco在細胞中的代謝率;Sco-Ms主要通過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和胞飲作用進入細胞.結論 提高細胞對Sco的攝取;同時降低Sco的代謝率,是Sco-Ms促進Sco口服吸收的重要機制.

    • 南葶藶子水提物對多柔比星誘導H9c2細胞凋亡和氧化應激的抑制作用

      作者:馮衛生;楊方方;張莉;楊雁蕓;白志堯;李孟;樊慧;栗萌萌;鄭曉珂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探明南葶藶子水提物對多柔比星(doxorubicine,Dox)引起的H9c2心肌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潛在機制.方法 應用5 μg·mL-1 Dox處理H9c2細胞誘導建立心肌細胞損傷模型,分為對照組、模型組、陽性組、南葶藶子水提物不同劑量給藥組,檢測細胞活力,凋亡率,線粒體膜電位,細胞活性氧(ROS)、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乳酸脫氫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凋亡通路關鍵蛋白p53、Bax、Bcl-2、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使用UPLC-MS聯用的方法分析鑒定南葶藶子水提物中主要成分峰.結果 南葶藶子水提物能提高H9c2細胞活力(P<0.01),降低凋亡水平(P<0.01),改善線粒體膜電位水平與ROS水平(P<0.05),改善細胞內SOD及GSH-PX酶活力、LDH、MDA水平(P<0.01或P<0.05),調節凋亡通路關鍵蛋白caspase-3、Bax/Bcl-2、p53蛋白表達水平(P<0.01或P<0.05),同時,共分析鑒定了南葶藶子水提物中7種含量最高的成分.結論 南葶藶子水提物可以有效保護由Dox引起的H9c2細胞損傷,其機制可能與改善細胞的氧化應激,抑制內源性凋亡通路,而抑制細胞凋亡的發生有關.

    • 近年全球制藥企業并購趨勢分析

      作者:戴罡;李彤彤;張方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通過對全球制藥行業有代表性的大型并購案例進行歸納分析,以期形成一些國內制藥企業在科學制定并購策略與轉型發展過程中可借鑒的參考.方法 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與信息,并結合具體案例研究,對近年全球制藥行業并購現狀與趨勢進行分析歸納.結果與結論 近年來全球制藥行業的并購案例數量眾多,涉及的并購金額較大.2013至2015年,全球制藥企業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呈上升趨勢,2015年成為近幾年來的制藥行業并購大年.這其中顯現出部分制藥企業面臨著主要贏利產品專利即將到期,新藥研發過程中又遭遇重重困難,面臨豐富產品線、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壓力,進一步催生企業合并重組.2016至2017年,并購交易數量和金額出現下降,并購活動從目標對象、并購動因與方式等方面出現不同走向,企業更趨謹慎.筆者通過一些典型案例探討全球制藥行業的并購趨勢、并購涉及的主要業務、進行積極并購的藥企及其特點等,分析全球制藥行業并購現狀及發展趨勢,可供國內制藥企業參考借鑒.

    • 我國二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現狀及問題研究(一):研究簡介及臨床藥學服務基本條件分析

      作者:席曉宇;姚東寧;黃元楷;盧夢情;王筱婧;王一濤;姚文兵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收集我國二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相關實踐數據,了解二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現狀并探討臨床藥學服務體系中現存問題,從而更好地為臨床藥學服務有關政策、規范的制定提供現實參考依據.方法 主要采用實地訪談、實地調查的方式收集和整理二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管理制度體系、硬件設備配置和專業人員配置等的基本信息數據,并通過描述性統計方法展開數據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顯示,被調查的二級醫院中78.1%已建立臨床藥師管理制度,具備一定的管理體系,但是僅有9.8%對臨床藥學服務實行收費制度;在硬件設備方面,60.6%的二級醫院使用臨床合理用藥軟件;在專業人員配置方面,二級醫院平均每百張病床配備藥學專業技術人員5.7人,專職臨床藥師3.4名,但是藥品調劑工作仍是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結論 我國二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管理體系、硬件設施配置以及專業人員配置盡管已有一定的條件基礎,但鑒于當前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 基于一測多評法同時定量測定人參女金丸中9個主要成分

      作者:馮桂玲;劉瑩娟;李文獻;孫智蔚;鈔俊紅;高利敏;阮耀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建立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人參女金丸中洋川芎內酯H、洋川芎內酯I、洋川芎內酯A、藁本內酯、氧化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和α-香附酮的含量,為其質量標準的研究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譜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2:1)與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梯度洗脫;流速為0.9 mL·min-1;柱溫30℃;檢測波長分別為:280、230和242 nm;以芍藥苷為內參物,建立人參女金丸中洋川芎內酯H、洋川芎內酯I、洋川芎內酯A、藁本內酯、氧化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苯甲酰芍藥苷和α-香附酮與該成分的相對校正因子,通過一測多評法與外標法結果的比較,驗證所建立方法的準確性和可行性.結果 洋川芎內酯H、洋川芎內酯I、洋川芎內酯A、藁本內酯、氧化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和α-香附酮在一定范圍內濃度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精密度、穩定性、重現性等均符合方法學要求;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7.38%、98.16%、98.84%、99.63%、97.04%、99.14%、100.04%、96.93%和98.48%,RSD分別為1.38%、1.18%、0.97%、0.86%、1.68%、1.30%、0.57%、1.32%和1.19%;一測多評法所得結果與外標法結果無顯著差異.結論 一測多評法可以用于人參女金丸中9個成分的含量測定及質量控制.

    • 芍藥總苷緩解大鼠實驗性腸易激綜合征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作者:徐平湘;葛貝康;楊迦雯;閆偉杰;馬毅;田暉;薛明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明確芍藥總苷對腸易激綜合征(IBS)的治療效果,并初步探究芍藥總苷改善IBS腹痛腹瀉癥狀的分子機制.方法 采用束縛應激刺激和皮下注射新斯的明法分別構建大鼠腹瀉和小鼠腹痛模型,基于上述2種模型考察不同劑量芍藥總苷對腹痛腹瀉癥狀的改善效果.采用胰蛋白酶、白介素-1β(IL-1β)刺激法分別構建腸上皮Caco-2細胞屏障功能紊亂模型及Caco-2細胞炎癥模型,并通過上述模型初步探索芍藥總苷對腸上皮細胞狀態和功能的調控作用.結果 芍藥總苷顯著降低腹瀉模型大鼠的排便頻率,且明顯改善腹痛模型小鼠的腸異常蠕動.Caco-2功能紊亂模型經芍藥總苷處理后,上皮細胞電阻(TEER)值顯著升高;熒光黃透過率顯著降低;緊密連接蛋白(ZO-1)的表達量明顯上調.Caco-2炎癥模型經芍藥總苷處理后,核因子抑制蛋白-κB(IκBα)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結論 芍藥總苷通過改善受損的腸上皮細胞屏障功能及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有效改善腸易激綜合征的腹痛與腹瀉癥狀.

    • 不同壓縮模型在4種粉體輔料壓縮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侶國寧;黃琬婷;李根生;徐飛;褚夢秋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對基于Heckel和Kawakita方程建立的通用壓縮模型在藥物粉體壓縮特性中應用進行對比研究,得到2種模型的適用范圍和精確度.方法 分別對乳糖、淀粉、微晶纖維素3種常用輔料和含有不同質量百分比的乳糖、淀粉、微晶纖維素、硬脂富馬酸鈉4種藥用輔料混合物進行單向圓片直壓實驗,對2種不同壓縮模型的密度-壓力變化規律和模型誤差進行分析.結果 在壓力值大于80 MPa時,Heckel和Kawakita模型密度誤差絕對值均在4%之內,且Kawakita模型的方差小于Heckel模型的方差;當壓力值大于60 MPa時,Heckel和Kawakita模型誤差絕對值均在3.73%之內,且Kawakita模型的方差小于Heckel模型的方差.結論 應用2種通用壓縮模型對藥物粉體壓縮特性進行分析時,當壓力處于80~ 240 MPa時,2種模型均適用,但Kawakita壓縮模型精確度高于Heckel壓縮模型.

    • 龍血竭總黃酮對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腦內神經遞質改變及抗氧化作用的實驗研究

      作者:李睿;賈德云;賈會玉;徐慶華;許冬瑞;羅勝勇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探討龍血竭總黃酮(Sanguis Draconis flavones,SDF)對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抗氧化及免疫調節作用.方法 將60只SD大鼠隨機分為6組,分別為正常組、模型組、陽性組,SDF低、中、高劑量組.頸背部皮下注射5% D-半乳糖生理鹽水溶液建立大鼠亞急性衰老模型,同時灌胃給予相應藥物6周,給藥期間每周稱量1次大鼠體重;實驗結束后測定大鼠胸腺和脾臟指數;同時測定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蛋白質羰基(PC)、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酶聯免疫法(ELISA)測定腦組織中脂褐素(LF)、過氧化脂質(LPO)以及B型單胺氧化酶(MAO-B)含量或活性;透射電鏡觀察腦組織超微結構改變.結果 大鼠亞急性衰老模型復制成功,與模型組比較,SDF高、中劑量組能夠明顯升高大鼠胸腺、脾臟指數;SDF高劑量組還可明顯降低大鼠血清中MDA、PC、AGES的含量并升高SOD、GSH-PX的活性;SDF高、中劑量組能夠降低大鼠腦組織中LPO、LF含量及MAO-B的活性;同時SDF高、中劑量組可改善大鼠腦組織中神經元的退行性改變.結論 SDF具有較好的延緩衰老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抗氧化及影響神經介質有關.

    • (1E,4E)-1,5雙(2,3-二甲氧基苯基)戊-1,4-二烯-3-酮類似物的合成及其體外抗胃癌活性的研究

      作者:成佳美;王佩華;朱敏;趙敏;吳建章;汪佳兵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尋找不對稱單羰基姜黃素類似物高效經濟的合成方法,并設計合成一系列B19[(1E,4E)-1,5雙(2,3-二甲氧基苯基)戊-1,4-二烯-3-酮]類似物及初步探討其體外抗胃癌活性.方法 通過藥物化學拼合原理,設計出一系列含2,3-二甲氧基苯基的不對稱B19類似物,并得到用L-脯氨酸催化一步合成中間體(E)-2-(2,3-二甲氧基亞芐基)環戊酮的方法.目標產物經四甲基偶氮唑藍(MTT)法篩選,并用集落克隆實驗進一步驗證其體外抗胃癌活性.結果 合成得到10個結構全新的目標化合物,用LC-MS和1H-NMR表征其結構.其中6e對胃癌細胞SGCH901和BGC-823的生長活性抑制最高,IC50分別為9.80和13.50 μmol·L-1.結論 L-脯氨酸可作為高效經濟合成不對稱單羰基姜黃素類似物的催化劑.活性化合物6e具有較好的體外抗胃癌活性,其毒性及對腫瘤細胞生長抑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 不同加工方法對五味子中木脂素及有機酸類成分的影響

      作者:陳舒妤;石婧婧;鄒立思;劉訓紅;唐仁茂;馬繼梅;嚴穎;趙慧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目的 基于多元活性成分同時測定結合多元統計分析探討不同加工方法對五味子藥材質量的影響.方法 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線性離子阱質譜(UFLC-QTRAP-MS/MS)同時測定不同方法加工五味子中木脂素(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酚、戈米辛D、戈米辛J、當歸?;昝仔罤)及有機酸(L-蘋果酸、酒石酸、原兒茶酸、奎寧酸)共15種指標成分的含量.根據15種目標成分的含量,用聚類分析及灰色關聯度分析對不同方法加工五味子進行綜合評價.結果 15種目標成分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均大于0.9991;精密度、重復性、穩定性良好,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6.64%~99.96%,RSD均小于5%.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顯示,熱風干燥樣品較蒸后熱風干燥樣品綜合質量好,S7(40℃熱風恒溫干燥至含水量35%后曬干)的綜合質量最優,S10(45℃熱風恒溫干燥至含水量35%后曬干)次之.結論 本實驗所建立的方法準確、可靠,可用于五味子藥材內在質量的綜合評價,同時可為五味子產地初加工方法的優選及其規范化和標準化提供基礎資料.

    • JAK/STAT3信號通路及其抑制劑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進展

      作者:管玲男;劉哲;王歡;來茂德 期刊:《中國藥學》2018年23期

      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種細胞內重要的轉錄因子,在體內可被其最常見的上游激酶JAK激酶(Janus kinase)磷酸化激活.眾所周知,異常激活的STAT3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研究一類靶向JAK/STAT3信號通路的抗腫瘤藥物.筆者收集了近年來文獻中報道的靶向JAK/STAT3信號通路的抑制劑研究及臨床試驗進展,對于部分抑制劑已經報道的靶點、作用機制和藥效活性進行總結.

    中國藥學雜志分期目錄
    中國藥學雜志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60239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