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醫藥衛生綜合 >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

    中國醫療設備
    • 中國醫療設備
    • 中國醫療設備
    • 中國醫療設備
    • 中國醫療設備
    • 中國醫療設備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

    China Medical Devices ??????

    統計源期刊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主辦單位: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
    • 影響因子: 0.82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674-1633
    • 國內刊號: 11-5655/R
    • 發行周期: 月刊
    • 郵發: 82-555
    • 曾用名: 醫療設備信息
    • 創刊時間: 1986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姜遠海
    • 類 別: 醫藥衛生綜合
    期刊榮譽: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簡介

                   《中國醫療設備》(原刊名《醫療設備信息》2007年更名),是由衛計委主管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吨袊t療設備》創刊于1986年,30年來本刊始終以反映醫學工程技術和醫療設備的新理論、新技術、新進展為導向,以融合醫學與工程,服務醫療與設備為宗旨,報道醫療設備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創新和發展,聚焦醫療設備信息前沿態勢和研究熱點,增進國內外醫療設備相關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本刊現為160頁月刊,大16開銅版彩色印刷,每月25日出刊。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2015年統計,本刊2015年核心影響因子0.69,在同類雜志中名列第一。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投稿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征稿要求

      1. 本刊錄用的稿件,必須是作者自己研究、實驗或實踐的工作,要有明確的觀點、科學的理性闡述和證明。稿件要具有創新性、新穎性和實用性。稿件須拓寬學術視野,盡量多參考國內外有關學科的參考文獻,例如生物醫學工程、儀器設備、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等學科領域的期刊。

      2. 專論、論著、臨床影像技術、醫學工程技術、綜述、醫院數字化管理欄目中研究類論文,如果是國家級或省(市)級有關研究立項課題的文章,來稿請注明研究課題來源和項目編號,并提供相關證明,本刊將優先錄用和刊出。

      3. 稿件要求段落分明、文字通順、敘述簡明、重點突出、不違反國家有關政策與規定,盡量避免錯別字和錯用符號。論著、綜述欄目稿件字數一般在4000~8000,其他欄目稿件一般在3500~5000字。稿件中的圖、表應遵照本刊的寫作要求,且均占版面字數。

      4. 本刊采用采編系統收稿(www.china-cmd.org),請務必在投稿時填寫投稿函并寫明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工作單位、所在部門及詳細通訊地址。多位作者的稿件,請排列好作者順序。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發文量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官網?

      期刊的官網鏈接是:http://www.china-cmd.org,可以通過官網查看期刊的投稿要求,然后進行在線投稿。

    •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怎么樣?

      《中國醫療設備》是一本月刊,是在我國醫學工程學科領域中具有較大影響的重點科技期刊,期刊的影響因子為0.82,在同類雜志中還是比較高的,值得大家投稿。

    •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是幾級期刊?

      《中國醫療設備》是統計源期刊,是一本核心刊物,期刊對稿件的質量要求比較高,投稿有一定的難度,投稿時需要注意。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目錄文獻
    • PB840呼吸機流量傳感器工作原理 及故障修復方法探索

      作者:李海豐;鄭沁春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對呼吸機質量控制檢測中發現的難以修復的流量傳感器問題進行嘗試性修復.方法 通過酒精和酶洗的方法,修復流量傳感器.結果 經質量控制檢測,經過修復的流量傳感器,符合標準.結論 酒精和酶洗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地修復流量傳感器,可提高維護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 瓦里安Clinac IX直線加速器故障維修2例

      作者:蔡威;郭良棟;蔡南陽;祁子欣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本文通過分析檢修瓦里安Clinac IX直線加速器OBI系統故障和FLOW聯鎖故障,為直線加速器維修提供借鑒經驗.在檢修OBI系統故障時,根據系統提示錯誤信息,首先使用BMC手控盒排除硬件故障,然后查看圖紙逐步排查,在測量Supervisor供電正常后確定Supervisor故障,更換Supervisor,OBI系統工作正常.對于FLOW聯鎖故障,根據線路走向逐一排查,最后確定故障點在油位開關,因長時間停電導致油箱變涼,油位下降,油位開關斷開,在短接油位開關后加上高壓使油溫升高,取消短接后FLOW聯鎖消除.引起FLOW聯鎖的故障有很多,因為該聯鎖為串聯信號,因此快速找到關鍵節點,可縮小排查范圍,減少維修時間.

    • 飛利浦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 病人數據恢復探討

      作者:李明;李繼;張濤;王旭;唐思敏;李龍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隨著超聲造影、三維彩超、諧波成像、計算機軟件等技術的飛速發展,超聲診斷作為6大影像學診斷之一,在醫院各個科室的應用數量快速增長.本文闡述了現代彩色超聲診斷儀的發展以及在各類臨床疾病診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飛利浦iU22超聲診斷儀病人數據恢復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常見故障現象特征、產生故障的原因分析、維修原則、維修的方法、日常工作中注意事項等,結合實際工作論述了數據故障的恢復檢修方法.

    • 多排螺旋CT聯合MRI在踝關節外側韌帶 損傷診斷中的比較研究

      作者:陳??;陳菲;高勇;郭麗玲;吳萱澤;丁賢友;楊麗秀;徐文婷;萬雷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研究并比較多排螺旋CT聯合MRI診斷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患者96例,經過關節鏡或手術確診.根據檢查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多排螺旋CT聯合MRI組以及MRI組兩組,每組各48人.MRI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進行診斷,聯合組同樣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并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多排螺旋CT進行診斷.對比觀察采用不同的檢查方法,對于踝關節外側單條韌帶損傷(單純距腓前韌帶、單純跟腓韌帶、距腓后韌帶損傷、距腓前韌帶同時合并跟腓韌帶)的檢出率的情況;對比觀察兩種檢查方法對于踝關節復合損傷,如關節腔積液、肌腱損傷、骨挫傷、骨折碎片的檢出情況;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對于韌帶損傷分級的準確率情況.結果 聯合組檢測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檢出率為93.75%,MRI組檢出率為77.08%,聯合組檢出率高于MRI組(P<0.05);聯合組對于骨挫傷的檢出率高于MRI組(P<0.05);兩種檢查方法對于關節腔積液、肌腱損傷、骨折碎片的檢出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及MRI組對韌帶損傷程度的分級評估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排螺旋CT聯合MRI診斷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效果較好,對于踝關節復合損傷的檢出率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 常規X射線和DTS成像技術在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痂成型過程中 的應用價值探究

      作者:李峰;李文化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研究常規X射線和X線斷層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成像技術在下肢骨折固定術后骨痂形成過程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進行固定手術的下肢骨折患者500例,在500例患者手術后1個月和6個月時采用常規X射線和DTS成像技術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并對檢測圖像進行分析,對兩位醫師的圖像分析結果一致性進行評價,統計X射線和DTS成像技術在術后1個月和術后6個月時的骨痂檢出率、圖像質量、輻射劑量以及兩種技術的診斷效能.結果 兩位醫師的圖像分析結果一致性較高.DTS成像技術在術后1個月時和術后6個月時的骨痂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X射線技術檢測下的骨痂檢出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DTS成像技術在術后1個月和6個月時的圖片質量2分分布率顯著高于X射線技術圖片質量的2分分布率,圖片質量0分分布率顯著低于X射線技術圖片質量的0分分布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DTS成像技術的輻射劑量相關參數均明顯低于常規X射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DTS成像技術的特異度、敏感度和準確度均顯著高于X射線技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DTS成像技術在下肢骨折固定術后的愈合診斷過程中,能夠準確地對患者的骨痂情況進行檢查,且患者所受輻射劑量較低,對患者的恢復及預后診斷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價值.

    • 腮腺分區勾畫方式對鼻咽癌IMRT 計劃靶區及腮腺劑量的影響

      作者:趙彬;青東;朱紅蕾;馬代遠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索三種腮腺分區勾畫方式對鼻咽癌調強放療計劃中靶區及腮腺劑量影響.方法 選取4例鼻咽癌患者(T2N2M0,III期),每例分別制作4組調強放療計劃(計劃0,計劃1,計劃2,計劃3),除腮腺以外,靶區處方劑量及其余危及器官限制劑量均相同.評估4組計劃中靶區及危及器官劑量,特別是腮腺劑量.結果 4組計劃均符合靶區及正常組織劑量限制要求,腮腺分區勾畫組(計劃1,計劃2,計劃3)兩側腮腺Dmean均低于腮腺整體勾畫組(計劃0);計劃2兩側腮腺Dmean<30 Gy,D50<26 Gy,均低于計劃0,且能最大程度降低左右側腮腺Dmean和D50.結論 在滿足靶區及正常組織劑量限制要求前提下,腮腺分區勾畫方式2能顯著降低腮腺平均劑量及50%體積劑量,此種腮腺分區勾畫方式能否減輕放療對腮腺分泌功能的損傷值得進一步研究.

    • 雙低劑量聯合iDose4迭代重建在 頭頸部CTA中的應用

      作者:林觀生;馬周鵬;付文兵;鄧君啟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低管電壓低劑量對比劑聯合iDose 4迭代重建技術在頭頸部CTA成像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臨床擬行頭頸部CTA檢查的68例患者隨機分為雙低劑量組(A組)和常規劑量組(B組),每組34例.A組:管電壓80 kV,對比劑用量55 mL,采用iDose4-5迭代重建;B組:管電壓120 kV,對比劑用量85 mL,行濾波反投影重建.兩組均用300 mgI/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以5.0 mL/s流率注射,并以相同流率追加30 mL生理鹽水,其余掃描條件均相同.分析比較兩組圖像主觀評分、動脈CT值、噪聲、SNR、CNR、CTDIvol、DLP、ED的差異.結果 兩組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分無差異(P>0.05),A組噪聲稍高于B組,不同層面動脈CT值、SNR、CNR均高于B組(P均<0.05);A組的CTDIvol、DLP、ED均顯著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較B組有效輻射劑量降低74.15%,碘攝入量減少35.29%.結論 雙低劑量聯合iDose4迭代重建技術行頭頸部CTA成像在保證圖像質量前提下,可以顯著降低輻射劑量,并減少對比劑用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 復發性微小肝癌超聲造影與磁共振增強 掃描及DWI表現分析

      作者:劉春堂;陳勇良;李若旭;閆偉靜;楊明;杜瑞清;李振燕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超聲造影與磁共振增強掃描及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在診斷肝臟復發性微小癌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26例病灶≤1.0 cm復發微小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超聲造影及磁共振增強掃描及DWI圖像特征.結果 病灶超聲造影及磁共振增強掃描結果顯示,26個掃描結果中快進快出分別為14個、11個,快進慢出為6個、4個,快進不出5個、7個,等增強-退出分別為1個、4個.26個病灶DWI全部為高信號.超聲造影與磁共振兩種檢查方法診斷復發性微小肝癌準確性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超聲造影與磁共振增強掃描能敏感地顯示微小肝癌內部血流動力學特征,均可作為診斷復發性微小肝癌的影像學檢查方法.DWI結合磁共振增強掃描可明顯提高磁共振診斷準確性.

    • 醫療設備調配中心監護儀集中 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孫少平;李元峻;周云波;曾福東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探討醫院監護儀集中管理模式,提高設備的使用率,解決科室之間借用困難,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及科室管理成本,節約設備購置資金.采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建立醫療設備調配中心,對醫院監護儀進行集中管理.通過對監護儀進行集中管理,優化了我院各科室監護儀的配置,降低了使用成本和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了監護儀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率,為臨床科室提供可靠的服務.通過醫療設備調配中心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監護儀的管理模式,為我院綜合管理以及其他設備的資源共享提供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

    • "互聯網+"理念下的醫院財務對賬系統 建設問題思考及業務流程打造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醫療系統的支付手段日漸豐富,對賬難度愈加復雜.為了提高財務對賬的效率,保證對賬數據的準確性,我院研發了一款財務對賬系統.該系統包括收費窗口、自助終端、移動終端與HIS模塊,可實現現金、銀行卡、微信、支付寶與HIS的多邊、交叉統一財務對賬服務,提供多種產品支付統一接口,支持不同產品多種支付方式統一接入.本系統便捷高效,保障了財務資金安全,提高了財務對賬的效率及準確率,適應當前"互聯網+"的形勢,既減輕財務工作人員的負擔,又能更好地提供智慧醫療服務.

    • 電子內鏡設備使用和保養的實踐體會

      目的 探索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電子內鏡設備的使用保養.方法 從了解電子內鏡設備的結構原理,點檢,清洗、消毒、滅菌(Cl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CDS),常見故障預防等方面來達到對內鏡進行管理.結果 通過在我院關于內鏡設備的保養工作的開展,得知我院電子內鏡設備使用中最常見的故障為漏水引起的故障及送水送氣不暢.結論 臨床使用科室做好內鏡的測漏和CDS,醫學工程科做好點檢和設備的日常維護,就能最大程度減少設備故障率,從傳統的被動的維修模式轉變為質量保障的模式,使設備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 信息化管理系統在血液凈化 臨床中的應用探討

      作者:王銀虎;齊俊傳;張行坤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信息化管理系統在我院血液凈化臨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本文介紹了我院血液凈化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統基于網絡、計算機、IPDA等設備的構建過程與基本構架的建立,然后利用該系統進行數據采集與生成,并利用該信息系統的監管方法生成管理系統評估體系,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信息管理、臨床護理管理、透析設備、數據統計分析等方面.結果 血液凈化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閉環控制、模塊管理及大數據分析,從而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方便了醫護人員和患者,提升了醫院血液凈化管理的整體水平,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促進了醫療安全.結論 血液凈化信息化管理在臨床上行之有效,不僅能顯著提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這種管理模式是今后血液凈化管理的必然趨勢.

    • 面向慢性非傳染病綜合防控 云平臺的開發與應用

      作者:陳平;帥仁??;郭漢;蘇逸飛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研究基于大數據和O2O的慢性非傳染病綜合防控云平臺,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慢病健康管理新模式,實現醫患互動信息服務.方法 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和移動醫療技術銜接各級醫療衛生部門和居民,將分散在以"寧鎮揚"區域一體化為核心的"南京都市圈"8城市中各個醫療衛生單位的診療信息整合在一起,記錄貫穿居民一生的電子檔案,并構建具有地區特色的可供咨詢使用的慢病本體知識庫,智能給出建議進行提醒干預,智能推薦互動學習.結果 達到了對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狀態的遠程監控及防護治療的效果.結論 該平臺完善了慢病防治管理長效管理體系,并為慢病學科發展及精準醫療的研究創造數據研究價值.

    • 硬腦膜修復材料的臨床使用評價 和質控標準建立的研究

      作者:吳敏;黃亞萍;黃丹;李婷婷;汪長嶺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醫用耗材的使用在現代醫院診療中發揮的作用不可或缺,為確保和提高醫療質量,應重視醫用耗材采購后的跟蹤管理和質量控制,本文通過個例耗材的研究探討共性問題.方法 對比三甲醫院常用植入性硬腦膜修復材料的臨床使用,建立具有可執行性的檢測項目標準.結果 通過對醫用耗材臨床使用和質控標準評價內容和依據的深入了解和討論,可針對性的解決醫用耗材功能、免疫性、服役壽命等不能很好地滿足臨床應用要求的問題.結論 基于醫療器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各級法規標準的學習融匯,進行醫用耗材的使用評價和安全性監測也是醫院臨床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的研究和工作方向.

    • 我院干細胞實驗室的標準化設計和建設

      作者:劉廣全;梁偉;袁明泉;任少達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隨著國內外干細胞學科臨床研究的進展,為了提高我院干細胞臨床研究水平,建立了標準化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實驗室.方法 基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的規定》(GB50333),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設計建設了該實驗室,并進行了實驗室的儀器和信息系統的配置.結果 該實驗室建設后運行近兩年,成功實現了干細胞的制備、培養、質控及存儲等功能,并利用信息系統實現了干細胞的檢索和統計分析及可追溯性等功能,并成功通過了國家的干細胞基地現場驗收.結論 我院干細胞實驗室的標準化建設,極大地促進了我院干細胞的臨床研究水平,并為下一步我院干細胞臨床項目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 基于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的 實施和效果分析探討

      作者:劉小麗;劉琪;張婧;曹晗;王京;聶海鑫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為了降低醫用耗材虛高價格,努力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京津冀實施了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北京市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不含軍隊和武警所屬醫療機構)自2018年6月30日全面執行了京津冀第一批心內血管支架類、心臟節律管理類、防粘連類、止血類、人工關節類和吻合器類等六類耗材的聯合采購.本文以我院為例,闡述了醫院在開展此項任務關鍵環節方面的實施舉措,并對執行后6個月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和效果評價,為醫院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有針對性地尋求科學管理手段.

    • 我院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上報 情況分析及思考

      作者:宋來全;王鑫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提高全院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上報質量,提高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發現醫療器械風險的能力,控制醫療器械的潛在風險.方法 分析我院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并對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上報數量、質量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全院各科室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上報數量、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醫務人員對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醫療器械使用風險得到了很好地監控,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討論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作為國家控制醫療器械潛在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能夠有效地監控醫療器械上市后風險.醫院作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不良事件監測的過程中提高認識,做好基礎數據的收集,提高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上報的質量,以期提高醫院層面的風險管理水平.

    • 托管模式下醫療設備管理模式的思考

      目的 探討托管模式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將醫療設備分批、逐步交給第三方醫療設備服務托管公司(簡稱第三方)管理,由第三方在醫院內建立器械維修服務點,定時定點地對醫療設備進行維修和預防性維護.結果 與醫院醫學裝備管理科工作人員管理期間相比,交由第三方醫療設備服務托管公司托管的醫療設備維修響應速度快、維修時間短、開機率能夠保證、維保檔案完整,維修數據分析統計、原始技術資料、維保記錄、修理記錄、零件更換等方面的資料保存全面,維修費用略低于醫院醫學裝備管理科管理期間.結論 與第三方醫療設備服務托管公司合作是目前較好的醫療設備管理方法之一.

    •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老年病房醫療 儀器維修率的應用

      作者:王英;張澤梅;鐘靈;劉祚燕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通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動降低病房醫療儀器維修率.方法 成立QCC,按照QCC活動十大步驟進行計劃、實施、效果確認與處置,通過運用柏拉圖、魚骨圖等QCC手法找出老年病房醫療儀器維修率高的根本原因,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整改措施,從而降低醫療儀器維修率.結果 QCC活動干預后,老年病房醫療儀器維修率由活動前的23.5%,降低到活動后的1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住院患者滿意度由活動前的94.5%提高到活動后9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護理人員相關理論知識考核成績由活動前的(72.4±6.42)分提高到活動后的(89.3±5.87)分,操作技能考核由活動前的(78.2±8.04)分提高到活動后的(88.6±9.43)分,前后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1);護士滿意度由活動前的90.5%提高到活動后的9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此外,各圈員的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協調溝通能力,QCC手法運用,護士滿意度及團隊合作精神均有所提高.結論 運用QCC活動對病房醫療儀器的規范管理有顯著成效,降低了病房醫療儀器維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增高.同時圈員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增強,提高了護士滿意度.

    • 基于SPD優化醫院藥品管理模式 及實現銷后結算

      作者:朱建成;夏新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為了降低醫院藥品管理成本,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物流技術優化流程,節省支出.方法 根據軟件設計四項基本原則,結合醫院財務管理模式,構建一套專業的藥品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統.結果 通過藥品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統,結合財務銷后結算管理模式,實現優化院內藥品管理流程,降低藥品管理成本.結論 利用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地對藥品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藥品物流、管、控一體化,降低藥品管理成本.結合藥品銷后結算模式,可以為醫院降低資金占用,使醫院后續運轉更加靈活.

    • 射頻識別系統在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作者:李長興;竇富賢;楊千粟;李珍珍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RFID)系統對醫用耗材的管理與應用.方法 分析RFID對醫用耗材管理思路、服務于醫用耗材具體環節、用于醫用耗材管理優勢及當前我院RFID管理系統在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設計方法.結果 我院于2016年應用RFID管理系統,其管理費用由2015年的56974元下降至35470元,清點時間由平均每日4.5 h下降至1.2 h,入庫時間由原來的2.9 h下降至0.4 h.2016年醫用耗材管理中的管理費用、清點時間、入庫時間顯著少于2015年(P<0.05).結論 RFID系統對醫用耗材管理與應用效果突出,可減少醫用耗材不良事件,減少工作量,實現可視化管理.

    • 基于"互聯網+"的醫院醫政 APP設計開發與實現

      作者:胡龍軍;李丹;宋花花;王金琪;夏洪斌;李濟宇;侯冷晨;楊佳芳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設計開發醫院醫政APP,助力醫務人員和醫務管理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基于"互聯網+",通過醫政模塊內容確認、功能分析、系統設計等步驟與方法,實現醫政APP.結果 該APP圍繞十八項核心制度,實現醫務臺賬、病歷借閱、會診管理、病歷質控、特殊用血申請、VTE評估、危急值上報、不良事件上報、抗生素審批、手術審批、手術監控、醫療安全計分等12項大醫政管理模塊內容.結論 醫政APP開啟醫院管理新模式,有助于提升醫院醫政管理水平,提高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

    • 基于醫院數據平臺的門診運營 監控系統設計

      作者:喬臻;袁駿毅;蔡維明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設計并構建一套基于醫院數據平臺的門診運營監控系統,并評價其應用效果.方法 運用商業智能技術從數據平臺中生成運營監控數據,并以圖形化方式進行展示.結果 實現了門診科室掛號、接診、預約情況,以及檢查科室排隊、預約情況等門診運營數據的實時獲取和展示,并通過微信服務號推送監控告警信息.結論 應用基于醫院數據平臺的運營監控系統,便于門診管理人員掌握門診運營狀態并及時干預,消除門診流程中的瓶頸,改善門診服務水平.

    • 呼吸機應急調配原因分析及管理流程再造

      作者:李群;郭大為;劉東巖;王爽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為降低呼吸機使用風險、提升醫護人員的呼吸機應急調配管理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呼吸機應急調配的發生原因,并制定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減少呼吸機應急調配的次數.此外,對呼吸機應急調配流程進行了梳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了流程再造,為醫護人員掌握院內全部呼吸機的使用狀態,縮短應急調配時間.為提高呼吸機的周轉率,科室設置呼吸機質量管理員崗位,安排專人專職對故障呼吸機進行維修追溯及使用后的清洗消毒.

    • 一種熱釋光劑量計的性能檢測分析

      作者:趙進沛;王琳杰;周超;張建;江其生;李秀芹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通過系統檢測一種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的性能指標,全面評價該系統的可靠性.方法 參照JJG 593-2006、GBZ 207-2016和GB/T 10264-2014,對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的批均勻性、穩定性、入射角響應、線性、能量響應、量值檢驗、殘余劑量、探測限等8個指標進行了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相關標準要求比對.結果 各項性能指標檢測結果滿足國家及行業規定的指標限值.結論 該熱釋光劑量測量系統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可以用于人與環境輻射劑量的測量工作.

    • 鎳鉻合金義齒在人工唾液中 鎳離子析出行為的研究

      作者:姜紅強;甄輝;寇艷芹;陳寧清;鄭超;謝昕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對鎳鉻烤瓷冠以及不同鉻含量的鎳鉻金屬冠在人工唾液中鎳離子的析出行為進行研究.方法 將鎳鉻烤瓷冠以及不同鉻含量的鎳鉻金屬冠分別浸泡在pH6.8恒溫(37±1)℃的人工唾液環境中,每隔一周將試樣取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試鎳離子的析出量.結果 高鉻組金屬冠鎳離子的析出速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于第2周達到高峰,之后逐漸下降;而低鉻組在測試周期內(7周),鎳離子的析出速率呈持續緩慢上升趨勢;與鎳鉻金屬冠相比,鎳鉻烤瓷冠鎳離子的析出量顯著降低.結論 高鉻金屬冠具有耐腐蝕性,而鎳鉻烤瓷冠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

    • 涂層導尿管的體外細胞毒性試驗研究

      作者:周小婷;徐玉茵;田林奇;周靜;韓穎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分析國內市場上常用的新型涂層導尿管的細胞毒性,給臨床導尿管的選擇提供指導.方法 參考GB/T 16886.5-2017/ISO10993.5:2009的試驗方法,將涂層導尿管浸提液與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培養接觸,采用MTT細胞毒性試驗計算細胞毒性,計算細胞存活率.結果 不同材質和不同涂層的導尿管對L929細胞顯示出不同的細胞毒性.結論 聚氯乙烯(PVC)基材的涂層導管的體外細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高;乳膠基材的涂層導尿管,細胞毒性結果有差異.

    • 能量器械與傳統縫扎技術在經腹宮頸癌手術中的對比分析

      作者:曠雨;李文;任黔川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能量器械超聲刀、LigaSure血管閉合系統、百克鉗與傳統縫扎術在經腹宮頸癌手術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腹式宮頸癌手術治療的患者共209例,分為超聲刀組(61例)、LigaSure血管閉合系統組(49例)、百克鉗組(45例)、傳統縫扎組(54例),比較分析各組相關指標.結果 能量器械組的平均手術時間、切除淋巴結數目、術中出血量均優于傳統縫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術后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拔出引流管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宮頸癌患者在行經腹宮頸癌手術中應用能量器械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 一種可拆卸安全型治療盤的設計及應用

      作者:陳蘭蘭;楊雪;陳鳳;王益平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設計一種可拆卸安全型治療盤,以減少臨床護士針刺傷的發生.方法 將治療盤分為無菌用物放置區、消毒液放置區、銳器處置區,銳器處置區安置一次性可拆卸銳器盒,并設有醫用針頭拔出裝置.將我院465名護士按科室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使用傳統不銹鋼治療盤,試驗組使用可拆卸安全型治療盤,觀察2016年1月至今兩組護士針刺傷發生例數及其使用治療盤的滿意度.結果 試驗組針刺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在針頭未及時處理、回套針帽、處置醫療廢物等操作環節可降低護士針刺傷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盤使用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可拆卸安全型治療盤減少了護士針刺傷的發生率,可提高治療盤臨床使用的滿意度,對護理用具的革新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 基于圖像處理的血沉分析儀設計

      作者:阮祥;李開良;李振界;許迎新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圖像處理讀取血沉結果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血沉分析儀.本設計采用圖像處理法代替繁瑣的魏氏人工法,將樣品放入儀器后,攝像頭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轉向樣品進行拍照,測量時間結束時,通過步進電機的控制攝像頭與樣品相對位置保持固定,對樣品再次進行拍照存儲,然后通過類似DSA的數字剪影法對所攝錄的初始及最后的圖像進行處理,得到血沉結果并顯示.相比于現有的紅外線障礙法,本設計的方法更加靈活,可拓展性高.

    • 利用kV級CBCT識別標記物研究

      作者:趙鑫;田龍;席強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利用kV級CBCT和金球投影位置自動跟蹤算法,計算模體中標記物最小識別角度.方法 使用CBCT掃描內植標記物的模體,獲得球管于0°到359.96°所拍攝圖像集合;使用金球投影位置自動跟蹤算法,分析計算圖像集合中任意兩張獲得準確定位標記物三維空間坐標所需的最小角度間隔.結果 通過任意兩張圖像確定模體內標記物三維空間坐標所需最小角度間隔為4.16°.結論 該算法對CBCT掃描圖像處理結果可行,不過仍需提高軟硬件水平從而獲得更精確結果.

    • 使用LAP激光系統實現CT引導下 精準穿刺體表定位的方法

      作者:吳叢業;時飛躍;趙環宇;陳飛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為實現CT引導下精準穿刺定位,利用西門子虛擬模擬Vsim工作站和外置LAP激光DORADO3系統,建立患者坐標系和激光坐標系轉換關系.使用WPS表格制作編輯專用工作表,在表中輸入相關原始數據,得到LAP激光燈和CT掃描床的最終位置數據.根據結果驅動激光燈和CT掃描床移動,從而確定體表穿刺點.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尤其適用于需要術中定位或多點穿刺的操作.

    • 微型針灸針利器盒的研制及應用

      作者:婁欣霞;高超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本文研制了一種微型針灸針利器盒,并探討其在小兒康復病房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小兒康復病房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80例小兒針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實驗組40例,實驗組使用微型針灸針利器盒,對照組使用常規的利器盒.比較兩組病人拔除針灸的時間長短及病人家長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拔除針灸針時間明顯縮短,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使用這種微型針灸針利器盒可以大大提高家長的滿意度,節省病人時間,值得在臨床推廣.

    • 便攜式編程器在氣動管道傳輸系統上的應用

      作者:唐瑞宏;趙巖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氣動管道傳輸系統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如何提高其運行可靠性和穩定性逐漸成為醫務工作者關注的焦點.針對氣動管道傳輸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德國AIR-LOG公司的傳輸系統為研究對象,結合其工作原理、使用情況及故障分類,分別從系統的通用設置和后期維護兩方面闡述了便攜式編程器應用方法.便攜式編程器的應用可以保障系統高效穩定地運行,為日后系統的優化更新提供技術支持.

    • 醫院網絡雙絞線編號測定儀的設計與應用

      目的 研制一款新型醫院網絡雙絞線編號測定儀,解決目前常規巡線設備費人力、費時間等問題,提高醫院網絡布線效率.方法 利用編碼器和譯碼器,對雙絞線編碼和譯碼,制作編碼器和測試器,實現對雙絞線的遠距離編號測定.結果該測定儀僅需一人即可遠距離、快速地測試大數量雙絞線的編號.結論 該測定儀能夠大大提高雙絞線編號測定效率,省工、省力,值得推廣應用.

    • 準直器角度對宮頸癌計劃 Portal Dosimetry劑量驗證的影響

      作者:時飛躍;王敏;秦偉;趙環宇;金洵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探討準直器角度對宮頸癌計劃Portal Dosimetry(PD)劑量驗證結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4例宮頸癌治療計劃,對每例治療計劃,選取機架角度為180°的射野(G180)制作兩個PD驗證計劃,準直器角度分別為0°和90°.由兩個分野(G180_0和G180_1)及一個總射野(G180),結合兩種準直器角度,共得到六組射野,分別記為G180_0-C0、G180_1-C0、G180-C0,G180_0-C90、G180_1-C90和G180-C90.使用Clinac iX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執行48個PD驗證計劃,然后對Gamma通過率值和平均Gamma值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結果 三組射野G180_0-C0、G180_1-C0和G180-C0,其Gamma通過率值分別為:(99.06±0.68)%,(98.51±0.94)%和(96.28±1.66)%;三組射野G180_0-C90、G180_1-C90和G180-C90,其Gamma通過率值分別為(98.61±0.68)%,(99.88±0.09)%和(96.58±1.37)%.對Gamma通過率值,G180_0-C0和G180_0-C90有統計學差異(P<0.05);G180_1-C0和G180_1-C90有統計學差異(P<0.05);G180-C0和G180-C90沒有統計學差異.對三種射野在兩種準直器角度下的平均Gamma值數據進行兩兩比較,結果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對宮頸癌計劃的PD劑量驗證,準直器角度影響分射野的Gamma通過率及分射野和總射野的平均Gamma值.

    • 心臟起搏器技術的研究進展綜述

      作者:江錦洲;陳月明;葉繼倫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心臟起搏器對治療心動過緩以及在緩慢心率基礎上發生的心律失常有極佳的效果.自第一臺脈沖發生器發明以來,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二十年的發展,心臟起搏器無論體積、壽命還是性能都有了極大地提高.該文按照時間線,從多個方面回顧心臟起搏器技術的發展,包括能源、功能、工藝以及可靠性;其次著重介紹當前心臟起搏器在電源、生理性起搏以及制造工藝方面的技術水平;最后分析當前起搏器仍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心臟起搏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 醫學智能影像的應用前景與發展困境綜述

      作者:李婭雯;劉國紅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醫學智能影像高效、客觀、精準,加之政府支持、資本投入、技術進步使得我國醫學智能影像產業在近幾年有所發展,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醫學智能影像相較于傳統醫學影像在市場上尚處于劣勢.基于對醫學智能影像市場運作模式的分析以及通過PEST分析方法,本文探討了影響醫學智能影像產業發展的障礙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市場主體中的政府和企業主體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未能更好地滿足市場上對醫學智能影像的消費者需求,其中技術局限、無配套法律法規等障礙影響因素制約了醫學智能影像的發展,消費者需求程度隨著兩個主體解決障礙影響因素的增多而增大.

    • 基于超聲組織定征技術的脂肪肝無創檢測

      作者:丁琪瑛;周著黃;吳水才;崔博翔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早期檢測脂肪肝對于及時治療和預防肝硬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基于超聲組織定征技術的脂肪肝無創檢測方法進行綜述,主要包括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和定量超聲技術(超聲衰減系數、包絡統計、背向散射系數、譜參數、散射子特性).系統闡述了各方法評估脂肪肝的原理和研究現狀.主要結論包括:① 超聲彈性成像評估脂肪肝的臨床價值存在爭議,需進一步研究明確;② 定量超聲檢測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性能有待明確和提高.提出以下未來發展方向:① 各種超聲組織定征技術檢測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性能對比研究,以明確各種超聲組織定征技術檢測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性能和特點;② 融合多種超聲組織定征技術的脂肪肝檢測方法研究,以提高不同程度脂肪肝檢測的性能;③ 探索能有效評估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超聲組織定征新技術.

    • 磁力可調式消化道磁吻合裝置的研制

      作者:馬佳;祝旭龍;李建輝;程沖;章建飛;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設計一種磁力可調式消化道磁吻合裝置.方法 分析目前消化道磁吻合裝置的研究現狀,結合本團隊前期研究基礎,設計一種磁力可調式消化道磁吻合裝置.結果 磁力可調式消化道磁吻合裝置包含母磁體、子磁體、加載磁體及組裝架四部分.通過調整組裝架,可實現不同的磁體組合,從而來調節磁吻合裝置磁力的大小,以個性化滿足不同部位消化道吻合重建對磁力大小的需求.結論 磁力可調式消化道磁吻合裝置設計巧妙、操作簡單、靈活性好,可適用于不同個體、不同部位消化道吻合重建.

    • 磁體差異性結構設計在磁壓榨 技術中的應用分析

      作者:邱明龍;高慧敏;葉丹;袁宗玲;劉豪;付珊;雷蕾;鄧博;單麗宇;史愛華;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分析磁壓榨技術中磁體結構設計的差異性,提出磁體設計的基本原則.方法 分析國內外磁壓榨技術相關文獻中不同應用部位下磁體形狀、大小等設計的差異性,并探討其影響因素.結果 應用部位的解剖特點、需要的磁力大小、手術方式、功能需求及磁體所處外環境是磁體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基本影響因素,磁體在設計時應遵循功能性原則、可加工原則、可操作性原則、風險最小化原則、符合磁力學基本規律的原則.結論 本文提出的磁壓榨磁體設計基本原則具有普適性,可用于指導磁體設計.

    • 不同表面改性釹鐵硼磁體抗胃液 腐蝕的體外研究

      作者:田波彥;劉豪;付珊;馬思捷;張硯超;邱明龍;鄧博;雷蕾;葉丹;高慧敏;李益行;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比較不同表面改性釹鐵硼磁體抗胃液腐蝕的能力.方法 收集臨床患者胃液,體外恒溫38℃下浸泡裸磁、鎳鍍層、鎳-氮化鈦復合鍍層、環氧樹脂鍍層的釹鐵硼磁體,每3 d更換胃液并稱取磁體質量,同時留取浸泡液檢測鐵離子濃度.浸泡30 d后計算磁體質量丟失率,掃描電鏡觀察磁體表面.結果 胃液浸泡30 d后,裸磁體、鎳鍍層、鎳-氮化鈦復合鍍層、環氧樹脂鍍層組的磁體質量丟失率分別為2.74%、0.67%、0.26%、0.08%,各組間不同時間點浸泡液鐵離子濃度存在差異.電鏡觀察結果顯示各組磁體浸泡后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斑.結論 環氧樹脂鍍層的釹鐵硼磁體抗胃液腐蝕性能明顯優于鎳鍍層和鎳-氮化鈦復合鍍層的磁體.

    • 基于磁錨定技術的磁性水凝膠 輔助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作者:劉豪;趙廣賓;張勇;韓珍珍;史愛華;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針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術中黏膜創面暴露難題設計基于磁錨定技術的磁性水凝膠輔助ESD手術方案.方法 分析目前ESD手術中影響黏膜暴露的關鍵性因素,在前期磁外科相關研究積累的基礎上,提出了磁性水凝膠黏膜注射,同時給予體外錨定磁體牽引,以實現黏膜切除中創面的充分暴露的方案,并對其錨定力進行了初步實驗.結果 體外模擬實驗提示,大鼠皮下注射磁性水凝膠后,錨定磁體能夠對注射了磁性水凝膠的皮膚產生足夠的錨定牽拉力,且磁性水凝膠能夠很好地聚集于注射部位.結論 基于磁錨定技術原理的磁性水凝膠黏膜注射能夠輔助ESD術中黏膜創面的顯露,具有很大臨床應用價值.

    • 基于磁壓榨技術的先天性肛門閉鎖 再通吻合裝置的設計

      作者:單麗宇;雷蕾;鄧博;葉丹;李益行;楊毓銳;袁宗玲;郝苗;吳劍華;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設計基于磁壓榨技術的肛門閉鎖再通吻合裝置.方法 分析先天性肛門閉鎖疾病的特點,結合磁壓榨技術的原理,設計微創下磁壓榨肛門閉鎖再通吻合裝置.結果 通過特殊形狀設計的磁壓榨吻合裝置,借助穿刺技術在肛穴中心部位與直腸盲端建立穿刺道,紡錘狀子磁體沿穿刺針置入直腸盲端,將與子磁體配套的帶沉孔的圓柱狀母磁體置于肛穴部位,子母磁體相吸并壓榨可實現肛門閉鎖的重建再通.結論 該設計基于磁壓榨吻合原理,設計巧妙、操作簡便、創傷小、安全性高,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 磁錨定技術輔助內鏡下胃空腸吻合

      作者:馬思捷;杜妍瑩;趙廣賓;馬鋒;史宗謙;王立軍;孫昊;白紀剛;莫永鵬;李宇;吳榮謙;呂毅;嚴小鵬 期刊:《中國醫療設備》2019年03期

      目的 根據磁錨定原理設計用于輔助內鏡下胃空腸吻合的相關器械.方法 分析目前內鏡下胃空腸吻合操作中存在的技術瓶頸,結合研究者前期在磁外科方面的研究積累,設計了消化道腔內磁錨定技術輔助胃空腸吻合相關器械.結果 提出了電磁-液磁耦合胃腸錨定穿刺方案,內鏡下通過在胃內放置電磁裝置,在空腸內通過導管輸送液磁,電磁裝置通電工作后可產生磁場力吸附空腸內液磁,使胃壁和腸壁緊密貼附,為內鏡下建立胃空腸穿刺提供靶向性,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體外模擬結果顯示磁力能夠滿足實際操作需要.結論 電磁-液磁耦合消化道腔內磁錨定技術能夠提高內鏡下胃空腸穿刺的靶向性和安全性,能有效解決內鏡下胃空腸吻合的技術瓶頸.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分期目錄
    期數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1個月內

      第一次在統計源核心上投稿,11月底投的稿件,1月21日退修,前后一個月不到,效率很高,審稿人提出了三條意見,還是比較中肯的,根據意見修改變認真的進行答復,上傳后,經歷了復審和終審,很快就錄用了,還是很開心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就我投稿經驗來看,這個期刊的扣成還是很規范的,三個審稿專家,給出的意見意見都非常專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文章的不足,根據意見修改后,文章明顯有了很大的提升,推薦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2個月內

      投稿前會進行查重,重復率超過10%就會被退稿了,所以對研究生而言,發綜述性文章,還是比較困難的,投稿到錄用花了近2個月的時間,現在刊物越來越注重文章的質量了,文章要是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新穎性,可以嘗試著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2個月內

      去年9月投稿,外審兩個多月返回,修改返回后,兩周送終審,很快就錄用了。今年2月份刊出,見刊的時間要到6月甚至8月左右,刊期還是比較長的。編輯態度很好,每次咨詢都會詳細的幫助解決問題,很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1個月內

      10月21日投稿,11月中旬就錄用了,時間很快,但是出刊的周期比較長,由于畢業急著出刊,申請了加急,整體而言期刊的質量還是很好的,是統計源核心期刊,值得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在中國醫療設備上投了兩篇文章,文章都是修稿后錄用的,個人認為文章被期刊收錄還是比較容易的,重要文章方向合適,符合期刊的要求,有創新性,內容豐富,分析合理,文章基本上都可以被收錄。審稿專家很認真負責,編輯校稿仔細,值得推薦。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1個月內

      審稿速度快,一個月左右就帶意見返回了,文章小修后錄用的,修改后很快發了錄用通知,個人認為期刊的效率很高,專家給出的意見很中肯,審稿很仔細,對文章中的一些小問題也進行了標注,很是敬業。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2個月內

      10月25日投的稿件,文章于昨日正式錄用,在這個期間底文章進行了4次修改,內審5次,外審4次,整個過程還是比較艱難的,我個人認為文章的思路要新穎,修改要按照專家給出的意見逐條進行修改,并認真的做出答復,態度要端正,這樣的話文章才更容易的被收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4個月內

      文章是修改后錄用的,投稿后近三個月才返回審稿意見,花了兩周左右的時間對文章進行了修改,復審后一個月左右就錄用了,前后歷時4個月的時間,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快的。文章撰寫時要多多修改,多參考中國醫療設備上出現過的文章,這個對文章順利錄用有一定的幫助。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審稿速度很快,不到兩個月就返回意見,修改后再審,審稿專家提出了一些問題,認真修改并回復后上傳,送終審。編輯很認真,指出了文章中很多細小的問題,校稿特別仔細。見刊時間比較長,花了一年7個月的時間才出刊。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4個月內

      投稿到錄用歷時4個月左右,效率還可以,但是投稿系統不夠完善,只能處理接受稿件,錄用是通過網站發布出來的,編輯還是很認真敬業的,對我幫助很多。最后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開心。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被拒
      投稿周期:

      上周五投的稿件,昨天上午編輯接受稿件,下午就被拒稿了,我的文章是一篇綜述,寫得時候還是很認真的,寫了12頁,可能文章質量還是不過關吧,修改后會再試試。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41310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