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醫藥衛生綜合 > 中國新藥雜志

    中國新藥
    • 中國新藥
    • 中國新藥
    • 中國新藥
    • 中國新藥
    • 中國新藥

    中國新藥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

    統計源期刊
    • 主管單位: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 主辦單位: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中國藥學會
    • 影響因子: 1.03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3-3734
    • 國內刊號: 11-2850/R
    • 發行周期: 半月刊
    • 郵發: 82-488
    • 曾用名:
    • 創刊時間: 1992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國新藥雜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桑國衛
    • 類 別: 醫藥衛生綜合
    期刊榮譽:
    中國新藥雜志簡介

                   本刊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中國藥學會、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國家級刊物,創刊于1992年,是一份專門報道新藥科研、生產、技術成果、臨床應用及評介、新藥質量、市場和管理方面內容,集學術、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務一體,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用性和新穎性的權威性科技情報期刊。讀者對象為醫藥科研人員、臨床醫師、藥師、藥品生產和管理人員。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內容;其次突出“兩個結合”,即醫與藥結合、技術性與學術性結合;再是突出“實”字,有很強的實用性。                

    中國新藥雜志投稿

    中國新藥雜志社征稿要求

      1 題名題名一律用4 號黑體,居中。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反映論文主旨。一般不宜超過26 個字,避免使用“……的觀察”或“……的研究”等表述,并盡可能不用代號,不用副標題。

      2 署名作者署名和單位用5 號宋體,居中。作者署名僅限在選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具體研究工作和撰寫文章等方面作出主要貢獻并能就論文內容進行答辯者。為文章提供幫助的其他人員可放在志謝欄,需標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城市名、郵編等。不同單位的作者,依次按單位順序在署名右上角用“1,2,3…”標注。作者工作單位、城市名、郵編放在圓括號內。若作者署名有變動,應有單位證明信。署名的英文名稱用漢語拼音,姓全拼大寫,名的第1 個字母大寫,如: 王二小WANG Er-xiao,歐陽青OUYANG Qing。單位英文名稱用斜體。

      3 中英文摘要摘要均采用5 號字。文稿一般要有中英文摘要,研究型論文需按“目的: ……。方法:……。結果: ……。結論: ……?!钡母袷綍鴮?,中文摘要150 ~ 300 字。英文摘要不少于150 個實詞。中英文摘要需對應一致。摘要中盡量不出現公式。

      4 中英文關鍵詞一般列出5 ~8 個關鍵詞(Key words),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

      5 腳注如論文屬基金資助項目,或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或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宣讀者,請在論文首頁下方腳注中注明“[基金項目](寫明基金編號)”信息。另外,腳注中還應提供“[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信息。包括: 姓名、性別、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聯系電話、E-mail 等。

      6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結果、討論等內容。

      7 圖和表文稿中的圖、表應力求精簡,設計正確、合理、簡明易懂。圖表應清晰可辨,能夠達到印刷要求(建議作者提供原始圖片)。圖表的題目應具有自明性,本刊暫不需提供英文的圖注、圖題和表題。圖表中盡量使用中文,小5 號宋體,數字、英文字母或單詞用小5 號Times New Roman。圖號、表號和題目占1 行,圖號和表號后無標點,空1 格。表格均采用三線表,表內不用標點符號。若表示有顯著性差異或極顯著性差異,在數字或曲線取值點的右上角用“a,b ,c”表示,并在圖注和表注中說明。

      8 結構式、數學式和反應式結構式、數學式和反應式采用單欄(寬8cm)或雙欄(寬17cm),盡量用單欄形式以利排版。請盡量用ChemDraw 軟件畫反應式。

      9 單位和量嚴格執行GB 3100-3102 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量的符號一般用斜體。量值的單位一律使用國際符號。5 mg /天按照5 mg?d - 1 格式書寫; mol /L 按照mol?L - 1 格式書寫。計量的數值一般應在0.1 ~ 100 范圍內,當數值過大或過小時,應正確使用k,m,μ 等詞頭。數字和單位間加空格。

      10 代號與縮寫文中可使用國際代號和縮寫,例如: 1 秒- 1 s,2 分鐘- 2 min,3 小時- 3 h,4 天- 4 d。

      相對標準偏差- RSD,靜脈注射- iv,肌內注射- im,腹腔注射- ip,皮下注射- sc,灌胃- ig,口服- po。對于非眾所周知的縮寫名詞在論文中首次出現時,一般需給出完整中文名稱,并用括號注明完整英文名稱和縮寫,如: 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下文再出現時可使用縮寫。

      11 藥名中文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 年版)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為準。英文藥名盡量與國際通用名稱一致,用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新藥,使用批準的藥名。藥名較長時可縮寫,但首次出現時應予以注明。藥名應少用代號,盡量不用商品名。

      12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數量應不少于10 條,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5 年內)主要文獻,按正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正文出現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如[1],[2-3]。應引用公開發行的原著及新文獻,勿引用內部資料、譯文、文摘、轉載。未發表的觀察資料和個人通訊不能列入參考文獻。盡量少引用教科書。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國新藥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新藥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新藥雜志發文量

    中國新藥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國新藥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新藥雜志官網是什么?

      雜志官網為:http://www.newdrug.cn

    • 中國新藥雜志是cscd嗎?

      是CSCD期刊

    • 中國新藥審稿速度快嗎?好發嗎?

      根據投過稿的作者反應,雜志審稿速度很快,審稿費付完之后就開始審稿,很快就可以知道結果,不會耽誤作者時間,但是雜志對稿件的質量要求很高,投稿具有難度。

    • 中國新藥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雜志是核心期刊,目前為: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學), 中文核心(2017年版),CSCD核心(2019-2020)

    • 中國新藥雜志影響因子是多少?

      知網顯示,雜志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112,綜合影響因子為0.896。

    • 中國新藥雜志投稿經驗有哪些?

      根據投過稿的作者分享經驗,雜志的審稿速度很快,如果被拒稿也會很快就有通知,但是雜志的版面費較貴。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國新藥雜志目錄文獻
    • 非平面fascaplysin類似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

      作者:孫曉飛;胡春紅;魏堆堆;胡敏敏;藺瑞麗;祁生曉;賀殿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基于fascaplysin的結構設計非平面fascaplysin類似物,并對其進行體外活性篩選.方法:本文基于fascaplysin結構通過斷鍵開環思路設計了兩類非平面fascaplysin類似物,采用經典的Pictet-Spengler反應,通過環合、?;铣闪怂臍洇?咔啉類目標化合物,采用異氰酸酯法合成了吲哚類目標化合物,并進行了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周期、凋亡實驗.結果:目標化合物對腫瘤細胞增殖抑制活性最好為b5 (5μmol· L-1< IC50< 30 μmol·L-).PI染色法檢測細胞周期實驗表明fascaplysin及b5呈現S期阻滯,a9,b3使A549細胞呈現G1期阻滯.AnnexinV/PI雙染凋亡細胞檢測表明化合物a9,b3及b5對A-549均產生凋亡誘導,b5誘導能力最強.結論:非平面fascaplysin類似物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對正常細胞的毒性較對照品有所降低,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 丹酚酸D通過抑制NF-κB的激活減輕LPS誘導的BV2細胞炎癥反應

      作者:宋俊科;張雯;張雪;王金華;楊海光;王喆;杜冠華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研究丹酚酸D對脂多糖(LPS)誘導BV2小膠質細胞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及機制.方法:采用LPS誘導BV2細胞炎癥反應,MTT法檢測LPS與丹酚酸D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通過Griess法檢測細胞上清中NO水平,并對其上游iNOS的表達進行檢測.采用ELISA和qPCR法分別檢測細胞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分泌及轉錄水平.應用Western Blot法測定NF-κB 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免疫熒光法檢測BV2細胞中NF-κB p65的核轉位.結果:1μg·mL-1的LPS和0.1~20 μmol·L-1丹酚酸D對BV2細胞無明顯毒性作用.丹酚酸D能夠顯著抑制LPS刺激所致NO和iNOS的水平增加,降低TNF-α,IL-1β,IL-6和IL-10的轉錄水平,同時丹酚酸D能夠顯著抑制LPS誘導的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抑制NF-κB p65的轉位入核.結論:丹酚酸D能夠通過抑制NF-κB的激活減輕LPS誘導的BV2細胞炎癥反應.

      關鍵詞: 丹酚酸D LPS NF-κB NO iNOS
    • 基于網絡藥理學的桑椹多組分協同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機制研究

      作者:蘇比努爾·巴克;太力艾提·吐爾洪;曾夢瑩;朱曼麗;巴吐爾·買買提明;馬曉麗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該研究采用網絡藥理學虛擬篩選的方法,探討桑椹(mulberry)多成分協同防治糖尿病的藥理作用及機制.方法:通過多個數據庫檢索獲得桑椹活性成分,篩選成分相關靶基因,對其進行糖尿病的疾病網絡映射,利用Cystoscope 3.2.1軟件構建“化合物-基因”網絡圖、“化合物-基因-疾病”網絡圖.進行Metascape通路富集分析.結果:本次對桑椹的網絡建模共篩選出與糖尿病相關的16個高頻作用靶點和40條信號通路.富集分析結果顯示,作用靶點可能與氮代謝、半乳糖代謝、PI3K-Akt信號通路等密切相關,這些作用通路可能是桑椹發揮多組分協同防治糖尿病的活性依據.結論:經過本次虛擬網絡篩選可以有效快速推斷出桑椹協同防治糖尿病多個活性組分及作用靶點,為后續桑椹藥理作用的實驗驗證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丹參素鈉對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鐘淑娟;鄭思超;丘秀玉;朱莉娜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探討丹參素鈉對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方法建立小鼠抑郁癥模型,造模成功后,連續灌胃(ig)給予丹參素鈉(10,20和40 mg· kg-1)或氟西汀(10 mg·kg-1)或溶劑3周.采用曠場實驗、糖水偏愛實驗、強迫游泳實驗和懸尾實驗檢測小鼠抑郁樣行為的變化;ELISA法檢測小鼠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皮質酮(CORT)的濃度;HPLC法測定小鼠海馬組織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量.結果:抑郁樣行為學評測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CUMS模型組小鼠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得分降低(P <0.001)、糖水偏愛度顯著下降(P<0.001)、強迫游泳不動時間和懸尾不動時間明顯延長(P<0.001),而丹參素鈉(20和40 mg· kg-)給藥3周明顯改善CUMS小鼠上述抑郁樣行為;ELISA檢測結果顯示,丹參素鈉可顯著性減少ACTH和CORT在CUMS小鼠血漿中的含量;HPLC結果顯示,丹參素鈉可明顯增加CUMS小鼠海馬內5-HT,NE和DA的含量;Western Blot結果顯示,丹參素鈉可明顯增加CUMS小鼠海馬p-CREB和BDNF的蛋白表達.結論:丹參素鈉能明顯改善CUMS所致的小鼠抑郁樣行為,且該作用可能與其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亢進和增加海馬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含量及激活CREB/BDNF通路有關.

    • 還原響應型阿霉素前藥膠束的制備及其抑制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細胞增殖研究

      作者:宮宇;周春娜;許琛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制備還原響應型DOX前藥聚合物膠束,考察其體外抗腫瘤作用.方法:通過開環聚合、酰胺化反應等化學反應,得到還原響應型阿霉素大分子前藥(PEG-b-PLL-ss-DOX),然后采用納米共沉淀法制備載藥膠束.分別利用動態光掃描和透射電鏡對膠束進行了表征;通過透析法考察了膠束的體外釋藥行為;采用MTT法檢測了所制膠束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和人肺癌細胞A549的毒性.結果:通過核磁共振氫譜(1H NMR)驗證了所制備的嵌段聚合物和DOX聚合物前藥;透射電鏡觀察膠束呈類圓形,分布均勻,平均粒徑為(85.7±9.7)nm,Zeta電位為-5.4 mV.非還原響應型膠束在不同谷胱甘肽(GSH)條件下粒徑保持不變,而還原響應型膠束在不同GSH條件下出現了明顯變化;此外,隨著釋放介質中GSH濃度的增加累積釋藥率增高.MTT實驗表明,與游離DOX相比,載藥膠束對MCF-7細胞的的抑制作用較弱,但兩者對細胞的抑制作用都隨著劑量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而增強.結論:成功制備了還原響應型DOX聚合物前藥膠束,其具有一定的體外抗腫瘤作用.

    • 類葉升麻苷對東莨菪堿致小鼠學習記憶障礙的改善作用

      作者:譚雪;高莉;任佳;毛樂靜;閆明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觀察類葉升麻苷對氫溴酸東莨菪堿致記憶障礙模型小鼠學習記憶障礙及血清、海馬和皮層中膽堿能系統的影響.方法:72只雄性KM小鼠隨機分為6組:空白組、東莨菪堿模型組、陽性藥(鹽酸多奈哌齊)組、類葉升麻苷低劑量組(30 mg·kg-1)、中劑量組(60 mg·kg-1)、高劑量組(120 mg· kg-1),每組12只,連續灌胃(ig)給藥10d.腹腔注射氫溴酸東莨菪堿(2 mg·kg-1)建立小鼠獲得性記憶障礙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宮實驗和跳臺實驗檢測小鼠空間和被動學習記憶能力,以及檢測小鼠血清、海馬和皮層中乙酰膽堿(ACh)、乙酰膽堿轉移酶(ChAT)含量以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力.結果:與模型對照組相比,類葉升麻苷各劑量組均能夠顯著延長小鼠水迷宮逃避潛伏期(P<0.01),增加小鼠穿環次數,優化小鼠在水迷宮中上臺的探索模式,顯著延長小鼠在跳臺實驗中的下臺潛伏期(P<0.01),減少小鼠的跳臺錯誤次數(P<0.01),以及顯著升高小鼠血清、海馬和皮層中ChAT酶及ACh的含量(P<0.01),抑制腦組織中AChE酶活力.結論:類葉升麻苷能夠顯著改善氫溴酸東莨菪堿所致小鼠學習記憶障礙,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提升小鼠體內ChAT酶含量,抑制腦組織中AChE酶活力,促進ACh的生成,改善中樞膽堿能神經系統有關.

    • 靶向FXR治療膽汁淤積性肝病的研究進展

      作者:蘭賀燕;湯湧;閻姝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膽汁淤積性肝病是指肝內外各種原因造成的膽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礙,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目前尚無根治性的治療手段.20世紀末的研究發現膽汁酸是法尼酯衍生物X受體(FXR)的天然內源性配體,通過激動FXR引起的負反饋調節自身的合成與排泄.自此,靶向FXR成為治療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新熱點,相關候選藥物不斷涌現.本文細述了FXR的結構與功能,及其在膽汁酸代謝、脂代謝等過程中的重要調節作用,介紹了靶向FXR的藥物(FXR激動劑)在膽汁淤積性肝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進展.此外,進一步拓展了近年來比較新穎的在研FXR激動劑對膽汁淤積性肝病及其他疾病(骨病和心肌梗死)的基礎研究新進展.

    • 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安羅替尼的臨床研究進展

      作者:王睿晴;張艷華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綜述新型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安羅替尼的Ⅱ,Ⅲ期臨床研究進展,提出臨床應用藥物的展望.重點關注安羅替尼藥物的作用機制、藥動學及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安羅替尼作為多靶點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夠在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的同時抑制腫瘤生長,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較少.對比其他替尼類靶向藥物,使用安羅替尼藥物的患者具有明顯更長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值得持續關注.

    • 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舒巴坦鈉治療兒科急性細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作者:盧耀文;程航;藺榮;王燕玲;孫明杰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評價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舒巴坦鈉在廣泛使用條件下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感染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為兒童給藥方案的調整和規格設置提供依據.方法:按照統一的診斷標準,入選對頭孢曲松鈉單藥耐藥、對復方敏感的產β-內酰胺酶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的兒童患者(體重≥18 kg,6~14歲),每日按體重75 mg· kg-1劑量,分1~2次靜脈滴注,療程為4~14d.對試驗數據進行療效評估和安全性分析.結果:試驗招募難度較大,納入30例患者,臨床治愈率為92.00% (23/25),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67%(2/3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結論:本研究對頭孢曲松鈉舒巴坦鈉用于兒童群體急性細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探索,旨在更可靠地預測和發現上市后的產品信息.

    • 拉克替醇散應用在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160例的療效

      作者:邊緒強;王雪蓮;王利娟;楊強;張稀逗;黃錦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觀察拉克替醇散用于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本院消化內鏡中心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4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的方法,隨機分試驗組(A組)、對照組(B組)和對照組(C組),每組160例,A組在檢查前1晚及檢查當日4h內服用拉克替醇散240 g進行腸道準備,B組在檢查前1晚及檢查當日4h內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4包,C組在檢查前1晚及檢查當日3h內服用50%硫酸鎂溶液120 mL.觀察3組患者結腸鏡檢查時腸道準備結果,包括腸道清潔程度、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檢出率及舒適度.結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腸道準備,結腸鏡檢查到達回盲部,腸道清潔度與息肉檢出率方面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明顯優于C組(P<0.05),不良反應、舒適度方面A組明顯優于B組、C組(P均<0.05).結論:短時間內服用拉克替醇散240 g可用于腸道準備,在腸道清潔度方面明顯優于50%硫酸鎂,并能減少不良反應.

    • 新藥非臨床安全性評價中嚙齒動物致癌試驗結果分析要點

      作者:張素才;谷玲玲;姚大林;孫云霞;孫濤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致癌性研究是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的重要內容,嚙齒動物致癌試驗的陽性結果在非臨床研究中并非罕見,陽性結果的人體相關性判定牽涉到多方利益.本文將匯總2014-2017年FDA批準的17項致癌試驗陽性的藥物,并結合文獻報道和工作經驗,從致癌試驗的結果分析步驟、陽性結果的判定、人體相關性分析和說明書的描述等幾方面提出致癌試驗結果分析要點的建議,力求為國內同行、新藥申報企業和審評機構提供一些參考.

    • 歐盟藥品管理局對中小型醫藥企業的政策支持及效果分析

      作者:李軒;周斌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中小型企業是藥物創新的一個重要來源,尤其是在孤兒藥或滿足未滿足的醫療需求的藥物方面.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依據法規(No 2049/2005/EC)設立中小型企業辦公室,滿足中小型企業的獨特需求,以促進其對人用藥物的創新與研發.歐盟藥品管理局向其認定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行政、監管和財務支持,具體包括監管協助與簡報會議,科學建議和方案協助,費用減免和延期等.本文對這些支持政策及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為我國醫藥SMEs的政策支持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 醫藥領域海外專利布局策略

      作者:薛亞萍;譚玉梅;毛洪芬;勞錦花;林淘曦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制藥企業的崛起以及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需要到國外去發展,上市和銷售其藥品.由于醫藥領域研發投入大、時間長、風險大、回報客觀,要贏得市場競爭的砝碼,企業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提前做好專利海外布局,為后續進入全球市場提前做好規劃.本文從3個維度:技術、市場和法律一一論述了醫藥領域海外專利布局的策略.

    • 我國醫藥制造業盈利水平與研發資金投入關系研究

      作者:張雅靜;江雯雯;陳玉文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我國新藥研發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企業自身盈利水平對研發資金投入也有重要影響.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1995-2015年醫藥制造業數據為樣本,用利潤總額代表盈利水平,用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代表研發資金投入,采用協整理論和VAR模型,研究二者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醫藥制造業盈利水平對研發資金投入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研發資金投入要提升盈利水平在短期內是比較困難的.這說明多數醫藥制造企業具有將所得利潤投入到研發活動中的積極性,但由于新藥研發存在規模效應且成果轉化周期長等原因,資金投入無法在短期內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因此,制藥企業應注重研發投資效率和研發活動效率,逐步提高新藥研發能力和盈利水平.

    • 比利時藥品早期臨時報銷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作者:沈潔;蔣蓉;邵蓉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比利時針對優先藥物的醫保報銷,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早期臨時報銷(ETR)政策,在提高優先藥物可及性的同時減輕用藥者的負擔.本文系統剖析了ETR所適用的藥物標準、情形以及ETR方案.結合我國現階段醫療保險管理制度,本文從對臨床急需藥品探索多樣化報銷路徑、制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清單、加強藥品管理不同部門間協作這3個層面提出具體的完善建議,以期對提高新藥在醫保準入與報銷方面的效率與質量有所啟發.

    • 我國人類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現狀分析

      作者:李萍萍;潘子奇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人類遺傳資源是開展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的重要物質和信息基礎,對我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生命科學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梳理了國內外人類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的現狀與進展,分析了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

    • 我國六城市2011-2016年醫療機構急(搶)救藥品使用現狀分析

      作者:張田;任佚;裴藝芳;姜文亮;倪倩;封宇飛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目的:以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公布的急(搶)救藥品示范藥品(2016年)為依據,分析2011-2016年我國六城市醫療機構急(搶)救藥品使用現狀,為急(搶)救藥品目錄調整提供數據參考.方法:利用中國藥學會處方分析項目組數據庫數據,運用Access分析急(搶)救藥品科室分布情況,并對急(搶)救藥品的用藥頻次、用藥金額、用藥數量進行統計排序,計算藥品用藥頻度(DDDs).結果:數據庫覆蓋20個急診科室,用藥數據7 312 803條.急診科、急診內科、急診觀察室、急診外科、急診神經內科和急診兒科的用藥頻次和用藥金額均排在前位.急(搶)救藥品目錄共101種(按通用名和規格),急(搶)救藥品示范藥品銷售總金額平穩增長,在急診藥品銷售總金額所占的比例較為穩定.多數藥品用藥頻次變化不大,注射用破傷風抗毒素在六年度均居首位.血友病用藥金額在六年度均居首位,但用藥頻次統計中排名未進入前20位.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2011年銷售金額為0,2012-2016年銷售金額迅速增長,2016年度銷售金額排序位居第6.多數藥品用藥頻度變化不大,多巴胺注射液用藥頻度連續6年一直居于各藥品首位,注射用破傷風抗毒素、甘露醇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年度用藥頻度均位居前列.結論:2011-2016年六大城市急(搶)救藥品示范藥品用藥頻次和用藥頻度居于前位的多為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藥物.注射用生物制品破傷風抗毒素在急診應用頻次最高.血友病用藥在急診的用藥金額最高,建議制定相應的保障政策,減輕血友病患者的經濟負擔.

    • 我國實施預防用生物制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挑戰及建議

      作者:王雪薇;戴偉;馮霄嬋;石男;楊悅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近年來預防用生物制品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從國際經驗看,國外的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并未對適用藥品類別進行限制.本文基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分析我國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現狀.參考WHO國家疫苗監管體系評估的上市許可部分要求,分析美國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建議我國可在預防用生物制品中實施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但鑒于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具有較高風險,因此應對預防用生物制品給予特殊的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設計.建議我國在進行預防用生物制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設計的過程中,明確申請人資格,對持有人變更采取風險控制措施,開展預防用生物制品場地登記制度,在特殊情況下有條件放開委托生產限制并按照場地變更進行管理.

    • 抗抑郁藥的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要點及討論

      作者:耿瑩;張豪;趙德恒;楊志敏 期刊:《中國新藥》2018年23期

      全球抑郁癥患病人數正逐年增多,抗抑郁創新藥物研發進展飛速,但在臨床試驗設計和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為鼓勵我國抗抑郁藥的研發,提高新藥研發的質量和效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起草了《抗抑郁藥的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于2018年2月27日正式發布.本文將介紹指導原則中的要點內容,并做簡要討論.

    中國新藥雜志分期目錄
    中國新藥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雜志很不錯,編輯很負責,校稿的時候會和作者聯系很多修改的細節,審稿速度也很快,審稿很負責,每次提的審稿意見都很中肯也很詳細。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雜志的質量很高,工作很細致,有兩個審稿人,提的問題比較多但是很中肯,編輯處理稿件也很認真,速度很快,而且會有專門的編輯修改文章的各種詞匯,受益很多。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很感謝雜志的工作人員,編輯在忙也會幫著審稿,非常盡職盡責,處理稿件的速度很快,對外審老師回復的問題,會特點電話討論如何修改,很感動。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雜志的速度很快,編輯很認真,每次回答都很有耐心,而且文章在編輯手里不會耽誤很久,退修時編輯會親自電話給作者告訴格式的修改方法,論文只要有創新的話,投中機率很大。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雜志很不錯,雜志的主編很負責,對文章提出的修改意見很詳細,給我后續的投稿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感覺審稿速度很快,編輯態度非常好,專家評審意見也很中肯。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雜志很不錯,審稿速度很快,給的意見很中肯,如果著急投稿的可以試試,雜志也不是所有文章都收,被拒的情況也很多,建議想投稿的人認真研究一下之前刊登的文章,肯定會有所收獲的。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48438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