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醫藥衛生綜合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中國疼痛醫學
    • 中國疼痛醫學
    • 中國疼痛醫學
    • 中國疼痛醫學
    • 中國疼痛醫學
    • 中國疼痛醫學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

    統計源期刊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
    • 影響因子: 1.45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6-9852
    • 國內刊號: 11-3741/R
    • 發行周期: 月刊
    • 郵發: 82-832
    • 曾用名:
    • 創刊時間: 1995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編輯部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韓濟生
    • 類 別: 醫藥衛生綜合
    期刊榮譽: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簡介

                   本刊辦刊宗旨:本刊的方針及任務是貫徹臨床與基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交流有關疼痛研究的新進展、新理論及新的預防治療方法,以便促進我國疼痛醫學的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時也可使國際疼痛醫學界通過每篇論文的英文摘要及時了解中國疼痛醫學方面的最新進展,促進國際交流。讀者對象為國內臨床各科醫務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學工作者。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投稿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一)題目、作者和單位

      1.題目

      不超過25個字,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和信息、突出內容和獨到之處、自然科學名詞要規范、吸引讀者和有利于文獻檢索。最好不設副標題、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英文題目單詞全部大寫,與中文題目相符。

      2.作者

      中文名字用空格隔開,如:韓濟生 周 紅。

      英文名字用英文逗號隔開。作者英文名用漢語拼音,姓全部大寫,名的首字母大寫(字間用連字符連接,如HAN Ji-Sheng, ZHOU Xiao-Hong)。

      3.單位

      作者單位包括工作單位全稱及科室名稱, 另加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不同單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標示角標1, 2……,并在其工作單位前相應標示角標1, 2……。英文摘要前加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全部作者的英文地址。首字母大寫,城市用漢語拼音,并寫明郵編。用于標識某作者的單位序號(如“2”)和通訊作者標識(如“ ”),之間不用“ ,”間隔;直接用“2 ”表示。

      4.基金文章

      基金文章應在題目右上角標示角標*。文章首頁頁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痦椖棵Q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以“;”間隔。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69);“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3AA205005)。并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

      5.通訊作者

      如有通訊作者,請提供通信作者姓名及電子郵件地址。通訊作者最多兩位。通訊作者右上角標示角標△。首頁頁腳注明:△通訊作者及郵箱。

      (二)中英文摘要

      1.摘要

      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臨床及基礎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應包括題名、全部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符)、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字體加粗,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英文縮略語在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或英文全文如:采用英文標點符號,“,”后面空半角一格

      例如: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2.字數

      中文摘要300字以內,采用中文標點符號。英文400個單詞以內,采用英文

      標點符號。

      (三)關鍵詞

      1.個數

      3~8個詞,各詞間用分號隔開。英文關鍵詞首字母大寫,如:Neuropathic pain; Depression。

      2. 標準

      請盡量選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中的詞,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后。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應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用“;”分隔。(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

      (四)前言

      前言是引領讀者進入文章的導言,不另列標題。前言簡要回顧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學問題的研究歷史,尤其是近2~3年內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參考文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新意。文中的藥名應當用化學名,第一次出現時要加英文。中、英文縮略語在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或英文全文,如: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五)方法

      1.實驗對象

      標出動物的品系和來源,如:雄性SD大鼠,體重200~250 g,北京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儀器設備

      標出制造商及產地的名稱。如:射頻調節(瑞典ELEKTA公司生產的LNG30-1型射頻發生器)。

      3.試劑

      標明化學名、規格、型號及來源。

      4.實驗分組

      對照組和實驗組,分組清楚明確,有例數。

      5.統計方法

      定量資料一般應采用“均數±標準差(± SD)”或者“均數±標準誤( ± SEM)”方式表達,偏態數據用“中位數(四分位間距)”表達。并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 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提供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 (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方差分析等、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標明P值(如P < 0.05)。

      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 一律用斜體。常用: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 ;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

      (六)結果

      1.內容

      主要敘述課題研究后所得到的主要數據。結果應對影響效果的因素進行統計分析,提出適應癥與禁忌癥的建議。

      2.正文的邏輯順序

      用“1.(1)① ”的格式表達;其中“(1)”為最后一級分段序號,“①”為段內的邏輯序號(不用于分段)。

      3.隨機方法

      文中要把采用的何種隨機方法表達清楚,如隨機數字表、抽簽、電腦選取等。

      4.數字范圍表述

      用“ ~ ”,其余前后的數字或文字空1/4漢字符長。如“3 ~ 4 mg”。

      5.計量單位及相除的組合單位

      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全文模式要統一,分母由兩個以上單位組合構成時,分母中的單位間要加間隔號(中圓點)如ng/kg/min應采用ng/(kg·min)的形式或ng·kg-1·min-1的形式。

      6.中、英文縮略語

      在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或英文全文,如: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7.如果統計學上對比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必使用“P >0.05”表示。

      8.表達方式

      可用文字、圖、表(三線表)加以表達。關于圖表的要求,見“論文圖表總體規范要求”。

      9.論文圖表總體規范要求:

      (1) 圖表設計:簡潔、自明、清晰、美觀。

      (2) 圖表寬度:占半欄,圖表寬度8 cm;占整欄時,圖表寬度16 cm。圖表中所有文字為英文表示,不出現中文,英文統一使用Arial字體。

      (3) 統計學表示:*,#,△等表示P < 0.05;**,##,△△等表示P < 0.01;***,###,△△△等表示P < 0.001。*表示與術前或者對照組相比,#,△等表示組間比較??捎梦淖?、圖、表(三線表)加以表達。圖和表的題目、內容及圖注均要求中、英文兩種文字,英文首字母大寫。

      (4) 文中表述圖表方式:如文中只有一個表或圖,表示為:(見表1)或(見圖1)。多個圖表一起出現表示為:(見表1和圖1)、(見表1,2和圖1,2)、見表1 ~ 3或圖1 ~ 3)等。說明性的文字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注意圖表的自明性及獨立性,如要求在所附X線片的圖解中注明患者年齡、性別、術前診斷、手術名稱、攝片時間及描述主要病變征象。

      表(三線表)

      (1)文字:表題目和內容,用中、英文兩種文字。所有英文首字母大寫。

      (2)數據:數據應為統計學結果,而非原始數據。表中同欄內的數字,要求

      數點后位數一致。如無必要,盡量確保4位有效數字,不必列出過多位數。

      (3)統計學標注:在數據右上角依次采用“*,#,△” 等標注統計學差異。在表下用文字注釋,舉例:“* P < 0.05,與對照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 < 0.05,與A組相比,compared with group A”

      統計圖

      (1)圖內文字:全英文,Arial字體,字要盡量大,縱標目可以占縱坐標全長,

      以保證清晰度。橫標目、縱標目的字體字號相同。

      (2)圖注:圖注要求中、英文兩種文字,英文首字母大寫。

      (3)合并圖:左或右上角標出A、B、C、D。

      (4)統計學標注:在折線和柱上方依次采用“*,#,△”等標注統計學差異,在圖注中注釋,舉例:“中文圖注 * P < 0.05,與對照組相比”; “英文圖注 * P < 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折線圖要求:a. 圖標:空心圓表示對照組,實心圓(或實心三角等)表示實驗組。b. 連線:清晰,粗細適中。如有必要,超過3條折線時,可采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實驗組,請注意顏色差別要大,以免混淆。c. 組別標注:在合適的位置(如左/右上角、頂部等)標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等(見圖1)。

      B柱狀圖要求:左邊柱是對照組,用空心柱表示;右邊柱是實驗組,用實心柱表示,多個實驗組用不同條紋、不同灰度或必要時用不同顏色實心柱表示(見圖2,3)。如有多個劑量,劑量越大,灰度或顏色越深。

      照片圖:

      (1)圖像:清晰準確,灰度或顏色對比明顯,分辨率>300 dpi。

      (2)標尺和箭頭:組織學照片在圖右下角畫出標尺(見圖4)。

      (3)箭頭:局部特指用箭頭表示。

      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使用數碼相機拍照時最好使用“tiff”格式,設定分辨率最小為300 ppi(每英寸像素)。投稿文件中的圖片建議采用“jpg”格式。使用人像應征得患者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注明出處,并征得版權所有者的使用授權。

      (七)討論

      應分段進行,每一段只說明一個問題。要注意應以本研究結果為依據。 論證要有說服力,不能主觀猜測。正確引用參考文獻,按照文獻出現前后順序編號。

      (八)參考文獻

      1.篇數

      一般不超過20篇,主要引用近期(2 ~ 3年內)和重要文獻。

      2.排序

      參考文獻按照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序。正文參考文獻序號在右上角用角標標出,如[1],[1,2],[1~4,6]。如我刊近5年內有相關文獻報道,建議關注。文獻中的“et al.”用斜體表達。

      3.內容和格式

      期刊標準:

      [序號] 作者[列前三人,以逗號分隔,多于三人加“等”(英文用et al)].文題.刊名,年,卷(期):起頁-止頁.

      書籍標準:

      [序號] 作者.書名.版本(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頁-止頁。

      期刊和書籍的格式舉例如下:

      [1] 李君,馮藝,韓濟生, 等. 三個中文版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量表的制定與多中心驗證.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1,17:549 - 553.

      [2] Ayoub C, Girard F, Boudreault D,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lp nerve block and morphine for transitional analgesia after remifentanil-based anesthesia in neurosurgery. Anesth Analg, 2006, 103:1237 - 1240.

      [3] 韓濟生. 神經科學. 第三版.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9: 635 - 653.

      此外,文中提到某些作者的重要工作而限于文獻條數不能正式引用時,可指出該工作發表的年份,例如(Vogt等. 1992)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發文量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官網?

      《中國疼痛醫學》的官網為:http://casp.ijournals.cn。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是核心嗎?

      該期刊是核心刊物,被統計源、北核、CSCD收錄。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影響因子?

      期刊的復合影響因子為1.392,綜合影響因子為1.083。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文章可以加急嗎?

      對于一些重大研究以及帶基金的論文,可有申請加急處理,但需要收取加急費用,詳情可以咨詢本站在線老師。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是cscd嗎?

      該期刊是CSCD核心,是CSCD-C刊物。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是幾級刊物?

      經查詢,期刊為國內二級期刊。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稿約?

      有關期刊的稿約可以在http://casp.ijournals.cn上進行查看“作者須知”欄目。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好投嗎?

      該期刊投稿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高質量的稿件,投稿可以請本站老師進行評估。

    •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什么情況下會退稿?

      退修稿件如超過2個月仍未修回或接到錄用通知一個月內無答復并無任何說明者,按自動退稿處理,一稿兩投,也會立即退稿。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目錄文獻
    • 脈沖射頻聯合普瑞巴林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 臨床研究

      作者:徐靜;徐銳;施麗燕;萬燕杰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目的:本研究探討脈沖射頻聯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療急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臨床效果,觀察治療后疼痛減輕程度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發生情況.方法:選擇胸腰部帶狀皰疹神經痛病人150例,年齡60~89歲.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隨機分為3組,每組50例:普瑞巴林組,每日2次,每次口服普瑞巴林150 mg;脈沖射頻組,病損神經背根神經節接受脈沖射頻治療;脈沖射頻+普瑞巴林組,每日普瑞巴林口服2次,每次150 mg,病損神經背根神經節接受脈沖射頻治療.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定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3個月的疼痛評分情況,記錄3個月內鎮痛藥曲馬多及普瑞巴林的用量和服藥持續時間.用發生PHN的例數/總病例數評定3組PHN的發生率.結果: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3個月射頻聯合普瑞巴林組VAS評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組(P<0.01)及射頻組(P<0.01).射頻聯合普瑞巴林組每日普瑞巴林口服藥量小(P<0.05)且服藥時間短(P<0.01),輔助鎮痛藥曲馬多每日用量小(P<0.01),服藥時間短(P<0.01).與普瑞巴林組及射頻組相比,射頻聯合普瑞巴林組PHN的發生率為3.92%.結論:脈沖射頻聯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神經痛,可明顯減輕疼痛并有效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發生.

    • 妊娠期慢性疼痛對母鼠認知功能影響機制研究

      作者:周芳;黃悅;李清;涂淑敏;劉玉平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慢性疼痛對孕鼠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方法:選取40只同批成功受孕小鼠,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四組(n=10):正常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慢性疼痛組、慢性疼痛+優裕胎教組.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分別在不同時間點檢測各組孕鼠血清中5-羥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慢性疼痛組孕鼠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顯著降低,且在各時間點5-HT、DA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慢性疼痛組孕鼠相比,慢性疼痛+優裕胎教組孕鼠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顯著增強,且在各時間點5-HT、DA水平顯著升高(P<0.05).結論:5-HT和DA分泌異??赡苁锹蕴弁磳е略惺笳J知障礙的分子機制,優裕胎教可通過改變上述遞質的分泌從而有效改善孕鼠認知功能.

    • 經皮脊柱內鏡手術教學培訓模式的探索

      作者:李彥;商瀾鐠;劉曉光;祝斌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目的:通過回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疼痛科的脊柱內鏡手術培訓模式和調查問卷形式回訪培訓學員,評估培訓效果,探索較為理想的教學培訓模式.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培訓的78位學員的基本信息,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培訓學員脊柱內鏡手術的開展情況、影響開展的相關原因、對不同培訓內容的重要性評價、早期開展脊柱內鏡手術的主要技術困難、進入技術成熟期所需要的手術例數等信息.結果:中心共培訓學員78人,其中30~40歲學員占比76.9%,三級醫院學員占比60.3%,主治醫師及副主任醫師占比89.7%.共回收有效的調查問卷50份.其中未能順利開展脊柱內鏡手術者11人,已經開展但是仍完全需要專家會診手術者14人,可以獨立開展脊柱內鏡手術者25人.未能開展或未能獨立開展的原因包括外部及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如病人的接受度低、醫院設備購買壓力、病源不足等,自身因素如技術水平不足等.已開展學員認為理論授課和具體手術操作學習(觀摩手術和示范手術)對于自身的技術成長最為重要.78.6%的學員在10-50例后可比較熟練的進行脊柱內鏡手術.結論:本中心脊柱內鏡手術教學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立標準化的模式仍然任重道遠.

    • Nav1.8在足底切口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經節中 表達的研究

      作者:劉怡;孫嬌麗;李寧波;張咸偉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目的:觀察足底切口痛模型大鼠術后行為學改變及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Nav1.8表達的動態變化,探討Nav1.8與術后痛覺敏化的關系.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隨機分為足底切口痛組(n=30)和對照組(n=6),分別于術前、術后2 h、1 d、2 d、3 d、5 d測定大鼠的機械性痛閾和熱痛閾;測痛后取同側L4-L6節段背根神經節,運用實時熒光定量PCR、蛋白質印跡檢測大鼠背根神經節中Nav1.8的表達.結果:切口痛組大鼠術后痛閾下降,術后2 h機械性痛閾和熱痛閾降至最低(P<0.05),Nav1.8表達量最高(P<0.05);術后1 d熱痛閾和機械性痛閾開始恢復,Nav1.8表達也逐漸下降.結論:切口痛術后痛覺敏化與Nav1.8表達的動態變化趨勢基本一致,Nav1.8參與急性術后痛覺敏化的形成與維持過程,在急性術后疼痛中發揮重要作用.

    • 預防性硬膜外血補丁防止硬脊膜穿刺后頭痛的 可行性

      作者:張建峰;趙倩男;王永;錢曉焱;方七五;李彤;安建雄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目的:回顧分析預防性硬膜外血補丁(prophylactic epidural blood patch,PEBP)用于硬脊膜穿刺后頭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的療效和可行性.方法:本中心共進行671次蛛網膜下隙穿刺以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疾病,根據穿刺部位不同分為三組:枕大池穿刺組(CM組,n=41)、頸椎穿刺組(C組,n=51)和腰椎穿刺組(L組,n=579),探究穿刺部位對PDPH的影響.根據是否實施PEBP將L組分為兩個亞組:預防組(PL組n=104)和未預防組(NL組,n=475),探究PEBP能否有效預防PDPH.結果:NL組、C組和CM組PDPH發生率分別為8.63%、1.96%和0.NL組高于CM組(P<0.05)和C組(P=0.068);PL組PDPH發生率為0.96%,顯著低于NL組(P<0.01).結論:蛛網膜下隙穿刺部位影響PDPH發生率;PEBP可有效預防PDPH.

    • 兩種射頻熱凝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臨床觀察

      作者:王儉;劉妍;奚奇;陶學??;宋濤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PTN)是指不具有異常神經系統體征,且無明顯的器質性或者功能性病變的三叉神經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清 [1].目前廣泛使用的治療方法是經過卵圓孔行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隨著近些年影像學及神經刺激技術的發展,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術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顯著提高 [2,3].但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治療時, I、 II、 III各分支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1].雖然可以通過測試技術進行區分,但實際操作中仍難以完全避免損傷三叉神經其它正常的分支、甚至鄰近的顱神經及血管等,從而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生.近年來,三叉神經周圍支的射頻熱凝治療在臨床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普遍認為其損傷及并發癥的發生較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治療小 [4,5].但也有人質疑其遠期療效,相關研究缺如,故本研究對此進行了以下回顧性的研究,對比分析兩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

      關鍵詞:
    • 圍術期口服加巴噴丁預防開胸術后慢性疼痛 臨床研究

      作者:周勤;王友于;蘭志勛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近年來胸外科迅速發展,手術適應證不斷增加,進行開胸(胸廓)手術的病人顯著增加.術后急性疼痛較其他手術更為劇烈,若不能及時控制,易轉化為術后慢性疼痛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術后慢性疼痛的發生率高,且往往被醫護人員忽視.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胸段硬膜外鎮痛、靜脈鎮痛,椎旁神經阻滯以及不同的藥物聯合鎮痛等方法來減少病人術后急性疼痛從而降低慢性疼痛的發生,但均屬于有創操作,操作復雜,延長麻醉時間,且可能發生出血、感染、神經損傷、氣胸和全脊麻等嚴重并發癥,近年來加巴噴丁對各種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治療作用已經得到公認,但國內外對圍術期應用加巴噴丁改善術后慢性疼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動物實驗,臨床研究較少.本研究采取圍術期應用加巴噴丁及聯合術前非甾體抗炎藥加術后靜脈自控鎮痛的多模式鎮痛方案,探討圍術期口服加巴噴丁的時間和劑量對術后慢性疼痛的發生有何影響,為預防開胸術后慢性疼痛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 圍術期檢測瞬目反射可以判斷三叉神經 射頻熱凝術預后

      作者:關圓;張東亞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疼痛為主要表現.1913年,Rethi首次使用電凝三叉神經外周分支的方法治療三叉神經痛.近年來,三叉神經的射頻熱凝術的術式被不斷改進,主要方法為在影像引導下將穿刺針經皮穿刺至顱底卵圓孔內,先使用電生理方法定位,然后利用射頻熱凝來毀損三叉神經半月節,從而達到阻斷痛覺傳導的目的.三叉神經射頻熱凝術已經成為了疼痛科常用微創治療手段,具有創傷小、可控性強、即時疼痛緩解率高的優點,但是就該手術的遠期療效而言,相關影響因素尚有爭議 [1~3].目前判斷該手術的療效和預后的方法主要依賴問診、查體和醫師的經驗,缺乏客觀的評估指標.為了探討電生理檢測用于預判三叉神經射頻熱凝術的遠期療效的價值,本研究首次在三叉神經的射頻熱凝術的圍術期對病人進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檢測,并在術后連續隨訪7年,分析了BR波形特征與手術療效、復發率和術后并發癥的關系,現探討如下.

      關鍵詞:
    • 偏頭痛與癲癇共病研究進展

      作者:康賢;曾暢;楊曉蘇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偏頭痛與癲癇是兩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發作性疾病,兩者具有相似的病理機制,共病率很高,抗癲癇藥物可用于偏頭痛的治療與預防,對于偏頭痛與癲癇共病病人首選抗癲癇藥物治療.偏頭痛可導致癲癇病人預后不良,減少癲癇發作可有效減少頭痛發生,改善偏頭痛病人預后.

      關鍵詞: 偏頭痛 癲癇 共病
    • 右美托咪定應用于神經阻滯臨床研究進展

      作者:范??;呂繼鵬;顧鳳香;彭晨媚;張廣儒;冷玉芳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特異性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抗炎等作用.近年來,除靜脈泵入的給藥途徑外,國內外學者還嘗試了口服、鼻腔滴入、復合神經阻滯、椎管內給藥等方式,這些給藥途徑均被證實有效,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右美托咪定作為局部麻醉藥的輔佐劑用于外周神經阻滯,將為麻醉醫生提供新的依據和策略.本文將就右美托咪定聯合局麻藥物在神經阻滯中的臨床運用作一綜述,以便為臨床選擇提供一定的借鑒.

    • 腸道菌群紊亂與帶狀皰疹發病相關性研究進展

      作者:廖宇良;肖禮祖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近年來的許多研究提示,腸道內復雜的微生物群落和人體的免疫系統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的功能及建立免疫的穩態與腸道菌群的作用密不可分.一旦出現腸道菌群的紊亂勢必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低下,而帶狀皰疹的發病與免疫低下直接相關,那么腸道菌群的紊亂與帶狀皰疹的發病是否有一定的關聯呢,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一個系統性綜述.

    • 金屬蛋白酶在椎間盤退行性變中的研究進展

      作者:周小莉;洪瑩瑩;詹玉林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椎間盤退行性變是長期困擾人群的高發疾病,為病人帶來疼痛的同時也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近年來研究表明,細胞外基質的降解是椎間盤發生退變的早期且關鍵的原因,其中金屬蛋白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綜述經典以及最新的相關文獻,探討金屬蛋白酶在椎間盤退行性變中的表達與調控機制,并總結了近期以此為出發點的治療手段,以期為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QX-314抑制細菌穿孔毒素和神經元TRPV1介導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的疼痛

      許多細菌感染的特征是疼痛,但活性病原菌入侵機體時產生疼痛的潛在機制目前還不清楚.本研究闡明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過程中產生疼痛的關鍵分子機制.研究發現自發性疼痛依賴于細菌毒性決定因子agr和細菌穿孔毒素PFTs.MRSA的三種PFTs:alpha-溶血素(Hla)、酚溶性調質(PSMs)和雙組份白介素(HlgAB),可直接引發神經元放電并產生自發性疼痛.背根神經節神經元的陽離子通道TRPV1特異性介導MRSA所致的熱痛敏.在MRSA作用下神經元形成的穿孔允許QX-314進入傷害性感受器,從而在感染期間緩解疼痛.QX-314在MRSA感染時可以即刻并且長時程阻斷疼痛,其鎮痛效果明顯優于臨床廣泛應用的利多卡因和布洛芬兩種鎮痛藥.

      關鍵詞:
    • 肥大細胞特異性受體介導神經源性炎癥和疼痛

      肥大細胞是連接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橋梁.以往研究表明,肥大細胞靠近周圍神經末梢,很早就可以感受神經纖維的活動.肥大細胞激活后,可以釋放炎癥因子并募集免疫細胞.局部損傷后,是什么機制引起肥大細胞激活,以及后續的神經炎癥和疼痛反應,一直不甚明了.

      關鍵詞:
    • 經皮脊柱內鏡腰椎間盤切除術并發癥及其 應對策略

      作者:商瀾鐠;祝斌;劉曉光 期刊:《中國疼痛醫學》2019年03期

      經皮脊柱內鏡腰椎間盤切除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近年來已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和盤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關于該手術并發癥的種類、原因、對策,國內尚缺乏系統與全面的總結.我們必須認識到PELD手術并發癥對于每位醫師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故為系統全面的了解、闡述和應對PELD手術并發癥,本文將其綜述如下.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召開針灸轉化 醫學研討會

      2019年2月11~12日美國NIH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醫學圖書館會議廳組織召開了"將針刺基礎科學研究轉化為臨床應用以解決癌癥輔助治療、疼痛和藥物濫用"研討會.會議由NIH下屬的國家癌癥研究所(NCI)替代補充醫學辦公室(OC-CAMN)組織召開,國家補充和綜合醫學研究中心(NCCIH)以及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也參與了會議的組織和討論.

      關鍵詞:
    • 以敬畏之心做好疼痛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

      中國語言文字中常常把病和痛關聯在一起,稱為"病痛",說明疼痛在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表達疼痛的最佳圖案就是火燒手指或腳踩釘子(帶有傷害性的刺激),當刺激引起不愉快的感覺時,肢體會快速縮回.這個不必經過思考就會出現的自動反應已經被千百萬年的實踐凝固為先天具有的反射活動.這也說明了一個基本規律,即"趨利避害"是保持生物體存活的必要條件.與以上急性痛不同的是,有時傷害性刺激已經遠離,而"警鈴"依然長鳴,急性痛發展成為慢性痛,這是當前疼痛醫學界更為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分期目錄
    期數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投稿后三天安排外審,每一個流程都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很規范,外審一個月返回,編輯處理了幾天之后退修,給了一個月的時間修改文章,近修改返回后,就被收錄了,前后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效率還是很高的。個人覺的一般退修時按照專家給出的意見逐一進行修改,一般都會被收錄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被拒
      投稿周期: 2個月內

      今天收到了拒稿信息,歷時一個月的時間,還是有些失落的,但是專家還是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給我修改文章以及重新寫文章都指引了方向,還是很感謝的,之后會好好努力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審稿速度很快,投稿到錄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期間歷經兩次的修改,編輯認真負責,有問必回,態度很好。個人覺得文章創新性強,立意新意,還是很好中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速度很快,一個月左右返回修改,專家給出了詳細中肯的意見,大修后返回,兩個月后有進行了一次小修,主要是格式、文獻上的修改,審稿人很仔細,很多錯誤的標點都進行了標注,修改返回后就被收錄了,還是很開心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文章是有關疼痛學方向的,外審專家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都很有建設性,對文章修改有很大的幫助,編輯也很認真負責,校稿很細致,給予了我很多的指導,之后有文章還會投稿的。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56086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