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logy and Image Analysis ??????????
-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 中國體視學學會
- 影響因子: 0.29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7-1482
- 國內刊號: 11-3739/R
本刊全面反映中國體視學理論和圖像應用技術研究的學術性綜合刊物,報道國內外有關三維結構與圖像的定量分析和表征的最新理論和方法,內容涉及體視學,圖像分析,三維視覺等。
1-3個月
1 篇幅、正斜體、黑體篇幅:一般不超過 7 000 漢字(計空格、圖表占位)。正斜體:變量名稱用斜體單字母表示,需要區分時加下標;下標中由文字轉化來的說明性字符用正體,由變量轉化來的用斜體。 單位、詞頭用正體。如 nm, pF 等。運算符用正體,如 d, exp, lg, max, min 等;幾個特殊常數用正體,如 e, π,i. 黑 體:矩陣、矢量名稱用黑斜體表示。
2 圖形要求(常用參數見“作圖參數”) 線條粗細:輪廓線、曲線等圖中的主要部分用 0.75 磅,尺寸線、指引線等輔助部分用 0.5 磅。字體:漢字用宋體,數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 , 羅馬字用 Symbol.。字號:8 point。
3 表格表格要采用三線表,表頭中使用量符號/量單位。
4 只列出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研究型論文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 6 條。參考文獻中應包括兩篇以上在《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上發表過的論文。按參考文獻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順序,對其編碼,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標引處。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縮寫,不加縮寫點。
5 作者不超過3人的姓名都寫,超過3人的,余者寫“,等”或“,et al”。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雜志發文量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投稿怎么投?
投稿可以登錄中國體視學學會:http://www.tscss.org進行。
-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投稿郵箱是什么?
以下是期刊的投稿郵箱:tscss@mail.tsinghua.edu.cn。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滑膜肉瘤差異表達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
目的 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篩選滑膜肉瘤組織中關鍵lncRNA、microRNAs和mRNA,闡述其互相作用機制以及關鍵信號通路.方法 通過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在線數據庫檢索并下載人滑膜肉瘤轉錄組數據,并應用基因本體論分析(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組百科全書(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競爭性內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RNAs)互作網絡分析和蛋白互作網絡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對差異表達基因進行深入分析.結果 共4個數據集納入本項研究包括GSE28866,GSE 18546,GSE2719和GSE42977,包含21個滑膜肉瘤組織和56個正常對照組織,在這些數據集中共獲取了12個差異表達的lncRNA,119個差異表達的miRNA和1637個差異表達的mRNA.構建ceRNA調控網絡并展示lncRNA-miRNA-mRNA之間的調控作用,發現6個IncRNA(RP11-123K19.1,RP11-261N11.8,MEG3,FOXD2-AS1,CTD-2228K2.7,LINC00982)和7個miRNA(hsa-miR-142-5p,bsa-miR-548c-3p,hsa-miR-1224-5p,hsa-miR-133b,hsa-miR-206,hsa-miR-378-3p,hsa-miR-765)在滑膜肉瘤病變中具有重要作用.KEGG分析示滑膜肉瘤病變與47個信號通路顯著相關(P<0.05),特別是癌癥中轉錄失調的信號通路(P=5.56×10-8).PPI互作網絡分析展示了154種蛋白質,6種轉錄因子和10個信號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結論 通過對在線數據庫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滑膜肉瘤的多個關鍵分子靶點和信號通路被確認,有助于對滑膜肉瘤病變分子發病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
高壓脈沖電擊對比格犬行為、心臟功能和結構的影響研究
目的 探討高壓脈沖電擊對犬行為、心臟功能與結構的影響.方法 健康雄性比格犬12只,隨機分為5s電擊組和10 s電擊組,每組6只,分別采用輸出電壓為50±5 kV、輸出電流為1.6mA的高壓脈沖電擊,持續電擊5s和10 s,共電擊6次.于電擊前、電擊后即刻及7d觀察比格犬行為、心率、血壓和心電圖變化,并在電擊后即刻和7d取心肌組織觀察心臟組織結構改變.結果 行為學觀察顯示,電擊后即刻,比格犬出現不同程度的四肢強直,隨后見癱軟無力,伴發驚恐嘶叫、呼吸急促,流涎及二便失禁.10 s電擊組行為學改變明顯重于5 s電擊組,7d后恢復;心臟電生理檢測指標顯示,電擊后即刻,比格犬心率呈不同程度增加,收縮壓呈不同程度升高,舒張壓變化不明顯;10 s電擊組即刻T波倒置及QTc較電擊前明顯延長,心電圖呈心律不齊、心肌缺血等改變,電擊10s組明顯重于電擊5s組,7d后恢復;病理學觀察顯示,5s電擊后即刻犬心肌細胞未見明顯異常,10s電擊后即刻犬部分心肌細胞輕度水腫、變性等改變,7d后上述病變基本恢復.結論 一定條件的高壓脈沖電擊可對犬的行為、心臟功能及結構造成可恢復性的損傷,且此損傷效應與電擊時間有關.
-
RAS基因家族在實體瘤中突變率的研究進展
RAS基因家族包含3種原癌基因,即KRAS、NRAS和HRAS.在多種腫瘤中RAS基因突變使其激活成為有致癌活性的癌基因.點突變、表達量升高以及插入/轉位突變等是其常見的激活方式.深入了解RAS基因家族的突變特征以及其在各種腫瘤中的發生率,可以對腫瘤的發生、發展、早期診斷、靶向治療以及預后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本文分別從KRAS基因突變、NRAS基因突變以及HRAS基因突變3個方面,對RAS基因家族在實體瘤中突變率的研究進展進行文獻回顧.
-
骨肉瘤細胞環狀RNA差異表達分析
目的 骨肉瘤是一類發生于骨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當前其發病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明確且受多種因素影響.環狀RNA (circRNA)已被證實在多種疾病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可以通過分子海綿機制吸附miRNA進而調控關鍵基因表達.本研究擬通過查找骨肉瘤circRNA表達譜芯片,并分析差異表達circRNA及其潛在調控機制,預測其在骨肉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過GEO數據庫查找circRNA芯片表達譜,通過GEO2R對芯片進行差異表達分析,對篩選出的上調和下調表達最明顯的circRNA各5個做內源競爭性RNA調控網絡圖,預測出潛在靶mRNA,并應用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分析了這些靶mRNA的功能富集情況.結果 在骨肉瘤circRNA表達譜芯片(GSE96964)結果中,有110個明顯差異表達的circRNA,包括8個明顯上調和102個明顯下調的circRNA,通過位點預測網站,在5個上調最明顯的circRNA下游預測出127個mRNA,5個下調最明顯circRNA下游預測出158個mRNA.OMICSbean分析結果顯示,這些基因所富集的通路與骨肉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結論 本研究篩選出的110個明顯差異表達circRNA不僅可以作為骨肉瘤診斷與治療的分子標志物,而且在骨肉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潛在的調控作用.
-
骨性關節炎表達譜芯片核心基因表達分析
目的 骨關節炎(OA)是骨科常見疾病,但其致病基因和相關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篩查骨性關節炎發病的核心基因,以揭示其分子發病機制.方法 表達譜芯片GSE55235下載自GEO數據庫,原始數據經生物信息學分析后得出差異基因.通過DAVID數據庫對差異基因進行基因本體論和通路分析.通過STRING數據庫對差異基因進行蛋白互作網絡分析.結果 本研究中,共有10例骨性關節炎滑膜組織和10例健康對照組滑膜組織納入分析.使用P<0.05和| logFC |>2作為閾值,我們從表達譜數據芯片GSE55235篩選出差異基因.通過蛋白互作網絡分析我們篩選出骨性關節炎OA的核心基因IL-6和VEGFA.結論 IL-6和VEGFA基因可能是骨性關節炎的核心基因,這些基因和其相關通路可能是骨性關節炎分子診斷標志物和潛在的藥物治療靶點.
-
經顱直流電刺激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是一種非侵入性神經調控技術,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簡單、經濟便攜等特點.作為一種新興的神經調控技術,其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本文基于近年來國內外公開發表的tDCS研究文獻,綜述了其在皮層興奮性、神經可塑性和功能連接等方面的生物學效應研究進展,及其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現狀,最后對目前tDCS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
五倍子單寧酸聯合BAG對乳牙釉質齲再礦化的定量評價
目的 探究五倍子單寧酸和生物活性玻璃(BAG)兩者聯合應用后對乳牙早期釉質齲再礦化的影響.方法 乳前牙30顆脫礦處理,隨機分3組(n=10),人工唾液組(A),多樂氟組(B),1%五倍子單寧酸溶液+6% BAG溶液(C)組.采用維氏顯微硬度計測量各組顯微硬度,掃描電鏡觀察釉質表面孔隙變化.結果 再礦化后3組間顯微硬度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C>B>A(P<0.05);掃描電鏡見A組釉質塌陷,表面仍粗糙;B組脫礦釉質表面有球狀覆蓋物;C組釉質表面有致密礦物質沉積.結論 五倍子單寧酸和BAG兩者聯合應用后可促進乳牙釉質再礦化.
-
三種常用的密度梯度離心方法富集有核紅細胞的比較
目的 探討富集母血中胎兒有核紅細胞的適宜密度梯度離心方法.方法 對10例臍血分別用Percoll 1090單密度梯度離法、Percoll 1075與Percoll 1090雙密度梯度離心法、Ficoll 1077單密度梯度離心法3種方法進行有核紅細胞的分離,然后用適宜的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12例10 mL母血中的胎兒有核紅細胞.結果 ①Percoll 1090單密度梯度離法每mL臍血富集(70.58±5.67)×104個有核紅細胞;Percoll 1075與Percoll 1090雙密度梯度離心法每mL臍血富集(23.62±1.90) ×104個有核紅細胞;Ficoll1077單密度梯度離心法每mL臍血富集(4.53±0.26)×104個有核紅細胞.②采用Percoll 1090單密度梯度離法從12例10 mL母血中富集到的平均有核紅細胞數為12.9±5.4個.結論 Percoll 1090單密度梯度分離法可有效增加臍血中有核紅細胞的分離數量,并從孕婦外周血中成功富集到胎兒有核紅細胞.
-
電磁波復合暴露對大鼠精子的影響研究
目的 探討電磁波復合暴露對大鼠精子的損傷作用.方法 二級Wistar雄性大鼠10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10 mW/cm2 S波段組(S10)、10 mW/cm2 L波段組(L10)和10 mW/cm2 S與L波段復合組(LS10),采用平均功率密度為10 mW/cm2的L和S波段微波輻射6 min.分別于輻射后14d、28 d,采用SCA精子動態分析系統檢測精子活動度、活力參數和運動參數;于輻射后7d、14 d、28d,采用HE染色和定量分析技術檢測精子畸形率.結果 輻射后14d,與對照組相比,L10和SL10組A+B級精子減少(P<0.05),C級和D級精子增加(P<0.05),活力參數VSL、VAP、BCF降低(P<0.05).輻射后28 d,與對照組相比,L10和SL10組A+B級精子減少(P<0.05),C級和D級精子增加(P<0.05),活力參數L10組的VSL、VAP、BCF和SL10組的VCL下降(P<0.05);SL10與S10相比,C級和D級精子增加(P<0.05);L10與S10相比,C級和D級精子增加(P<0.05),VCL下降(P<0.05).L10和SL10組于輻射后7d和14d精子畸形率升高(P<0.05).結論 L和S波段微波復合暴露可導致大鼠精子損傷,表現為精子活動度、活力參數下降,畸形率升高;電磁波復合暴露對大鼠精子損傷與輻射方式和頻率有關,復合暴露損傷效應加重,L波段比S波段損傷顯著.
-
電磁輻射對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進展
中樞神經系統是電磁輻射最敏感的部位之一,電磁輻射對中樞神經系統最顯著的影響是引起學習和記憶功能損害,而海馬與學習記憶功能密切相關.本文綜述了近年來電磁輻射對行為學、神經遞質、電生理等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以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
利用母血中胎兒細胞進行無創產前診斷的研究進展
無創性產前診斷方法是近年來圍產醫學領域研究的熱點.母血中的胎兒細胞具有包含完整的胎兒基因組、不受母血DNA污染的優點.然而,胎兒細胞的數量稀少,很難應用于臨床.近年來,測序和微序列分析等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的發展,為利用少數幾個胎兒細胞診斷遺傳病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胎兒細胞的發現、富集、鑒定、分析以及在無創性產前診斷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
-
腫塊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MR環狀強化的組織病理學及影像特點分析
目的 探討腫塊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環狀強化與組織病理學及MR特征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經病理學證實的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并行術前乳腺MR動態增強掃描患者.進行病理組織學分級及ER、PR、HER-2及Ki67免疫組化染色.由兩名放射科醫生獨立閱片確定病變MRI影像特點.病變形態為腫塊型病例納入研究,根據強化方式分為環狀強化組及非環狀強化組.評價指標包括:病變的長徑、形態、邊界,邊緣、時間信號強度曲線(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類型.結果 130例患者符合入組條件.環狀強化組,ER及PR陰性、HER-2陽性的概率比非環狀強化組高,環狀強化也與腫瘤分葉、邊界不清相關(P<0.05).腫瘤病理組織分級、Ki67表達、腫瘤的大小、形狀、TIC與環狀強化不顯著相關.結論 腫塊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MR環狀強化可能與預后存在一定關聯.
-
純鎂超聲微弧氧化-植酸-葛根素涂層的細胞相容性
目的 為了彌補微弧氧化缺陷以及提高其生物活性,在鎂超聲微弧氧化(UMAO)表面制備一層植酸摻雜葛根素粒子的植酸復合涂層.方法 UMAO,植酸(phytic acid,PA)作為對照組,PA-10 μg/mL葛根素為實驗組,通過帶能譜SEM觀察表面涂層的形貌以及進行元素分析,以小鼠成骨細胞(MC3T3-E1)為實驗細胞,并通過CCK-8試劑盒檢測試件表面細胞增殖和黏附能力,并采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成骨細胞在涂層表面的鋪展情況.結果 在黏附和增殖實驗中,PA涂層的吸光度大于MAO涂層,PA-10 μg/mL涂層吸光度值均大于對照組,且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相對于MAO涂層,PA涂層,細胞在PA-10 μg/mL涂層上充分鋪展,細胞核數量最多.結論 純鎂超聲微弧氧化植酸-10 μg/mL葛根素復合膜層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具有最佳的生物相容性.
-
鈦合金高壓陽極氧化載銀/銅膜層的動物體內骨結合研究
目的 研究鈦合金種植體表面加載銀/銅膜層對骨結合的影響.方法 鈦合金酸蝕的種植體為對照組A,酸蝕高壓陽極氧化為實驗組B,酸蝕高壓陽極氧化載銀為實驗組C,酸蝕高壓陽極氧化載銀/銅為實驗組D,植入兔下頜骨2周、4周、8周,通過錐形束CT(CBCT)、掃描電鏡和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觀察其骨結合情況.結果 CBCT顯示8周時D組種植體周圍骨密度優于A、B、C組;掃描電鏡及元素分析8周形成的骨融合帶優于2周、4周,新生骨增加顯著,Ca、P元素分布活躍;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顯示骨沉積能力D組優于A、B和C組,骨沉積率組內比較F=40.114,P≤0.05,組間比較F=14.816,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鈦合金種植體經過酸蝕高壓陽極氧化載銀/銅后,可促進其骨結合能力.
-
基于視頻序列的疼痛估計研究方法綜述
在臨床治療中,病人的面部疼痛估計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在諸如兒童、腦損傷病人等具有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中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伴隨著模式識別方法的廣泛應用,基于視頻序列的自動疼痛評估方法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興趣.本文回顧了近些年來相關文獻中關于疼痛估計的方法,尤其著眼于深度學習和弱監督學習在該領域上的應用.此外,本文對每類方法中算法的優缺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較,并列舉了現階段關于在疼痛估計領域中數據庫和方法所面對的挑戰.最后,對未來研究的方向做了大膽的預測.
年 | 期數 |
2018 | 01 02 03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3個月內第一次在期刊上投稿,從投稿被拒到復議錄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個人覺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文章一開始被拒了,之后和編輯進行了聯系,通過商討,編輯給了機會,重新找了相關的專家進行審稿,之后經修改后被收錄,還是很感謝編劇的提煉以及對我的幫助的,之后有文章還會投稿的,希望期刊可以越來越好。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第一次投有關動態與信息的文章,還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多月返修,專家和編輯給出的意見都很有建設性,對文章分析透徹,有自己的見解,經認真修改返回后被收錄,前后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我是12月29日投的稿件,于3月23日錄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整體而言效率還是很高的。期間每次和編輯聯系,編輯都能及時的反饋信息,處理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