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Chinese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 主辦單位: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響因子: 0.66
- 審稿時間: 3-6個月
- 國際刊號: 1672-7002
- 國內刊號: 11-5175/R
本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學科學院及北京市衛生局主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同仁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編輯出版的國家級學術期刊。介紹本學科的醫療、科研、教學動態,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堅持以臨床研究為主,基礎研究為輔的報道方向,為提高和發展本學科在診斷、治療、教學及科研水平服務及學術交流提供了園地,受到廣大臨床和科研工作者普遍歡迎。本雜志編委會成員和審稿專家與《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是同一批專家,也實行三級審稿制度,對文章質量進行 嚴密把關,以不斷提高雜志的質量水平。
3-6個月
1. 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所指定的倫理學標準,并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2. 內容。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層次清晰,資料可靠,數據準確,結構精煉。論著、綜述類文稿以6000字以內為宜;臨床筆記(需配合圖片)、病例報道等短文視其內容,以2000字左右為宜。
3. 文題。應簡明、醒目、準確。中文文題以20個字以內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碼及標點符號等。文題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4. 作者署名。作者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作者姓名以下為所在工作單位、科室、省、市、郵政編碼。
5. 摘要。論著性文稿須附400字中文和英文結構式摘要,精煉出文章的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各部分冠以相應標題。英文摘要尚須包括文題、全部作者署名(漢語拼音)、所在科室、單位、城市、省份、郵政編碼及國名。其后為通訊作者姓名和Email等。
6. 基金項目及第一作者簡介。論文所涉及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注明基金號碼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其后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及通訊:姓名,性別,籍貫,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注明通訊作者及其Email。
7. 論著稿件按排列分級書寫(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1.2 方法。),排列一般不超過3級。診斷依據需標注參考文獻;方法應準確、詳實;結果必須列出準確數字及統計學內容;討論要結合文章內容展開。
8. 關鍵詞。需標引2~5個關鍵詞,應選用《醫學主題詞表》(MeSH)上的主題詞。中文譯名按《中文醫學主題詞表》標示。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可作為關鍵詞標出。
9. 醫學名詞。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末審定分布者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簡化字可參考新版《新華字典》書寫。英文縮略語須在首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于隨后的括號內注明英文全稱及縮略語。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化學名,必要時注明商品名。
10. 圖表。凡可用簡單文字敘述者盡量不用圖表,同一數據不可即用文字又用圖表重復表達。表格采用三線式、主謂結構,表內數字同一指標的有效位數要一致,表格內的各項標目除計量單位符號外一律用中文;線條圖應以電腦制圖,采用JPG格式單獨文件存儲;電子版圖片應隨文,掃描圖片要求300bip以上;照片圖應清晰,對比適度,必要的文字解釋注于圖下;照片盡可能等大,注明圖號。如為病理切片圖應標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數。
11. 計量單位及數字。須用法定計量單位。凡可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有相同意義的數值位數應前后一致。起迄數之間用“~”;百分數前一個參數的百分號不能省略,如30%~50%,不能寫成30~50%。
12. 統計學方法。統計學符號按照國家標準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統計學符號一律采用斜體。研究設計應告知名稱和主要方法。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X2值、q值。
13. 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自己閱讀的近期文獻,并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定。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以角碼標出。書寫格式:作者(如為3人以上,要寫出3人,后加等或et al,作者之間用“,”隔開). 文題. 刊名,年,卷:起-止頁。如為著作,先寫主編. 書名.版次.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頁。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影響因子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發文量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官網?
下面是搜索到的有關期刊的官網網址:http://www.entnet.org.cn。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怎么投稿?
這本期刊采用中華醫學會雜志社遠程稿件管理系統進行在線投稿,以下是投稿地址鏈接:http://cmaes.medline.org.cn。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是什么級別的?
該期刊是一本中文核心刊物,被北核和CSCD收錄,是個雙核心期刊。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稿約?
期刊的稿約可以在期刊官網首頁進行查看,可以幫助投稿。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創刊時間?
該期刊是由中華醫學會舉辦的刊物,于1953年8月創刊。
-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影響因子?
期刊的復合影響因子達到了0.768的分值,綜合影響因子達到了0.714的分值。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白藜蘆醇對甲狀腺癌SW579細胞株的抗腫瘤作用及機制探討
目的 觀察白藜蘆醇對甲狀腺癌SW579細胞株的抗腫瘤作用并探討可能作用機制.方法 體外常規培養甲狀腺癌SW579細胞,將細胞分為對照組和白藜蘆醇組(終濃度為20、40、80μmol/L),MTT法檢測甲狀腺癌SW579細胞活性,BrdU熒光染色檢測甲狀腺癌SW579細胞增殖,DAPI染色法檢測細胞凋亡,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檢測試劑盒分析白藜蘆醇對甲狀腺癌SW579細胞亡的作用機制.結果 白藜蘆醇(20、40、80 μmol/L)組甲狀腺癌SW579細胞活性、BrdU表達、DAPI染色顯著低于對照組,但細胞內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上升(P<0.01).Ac-DEVD-CHO和ZLEHD-FMK可顯著提高白藜蘆醇組(80 μmol/L)中甲狀腺癌SW579細胞的活性(P<0.05).結論 白藜蘆醇對抗甲狀腺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通過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內源性凋亡信號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機制之一.
-
奧馬珠單抗治療花粉癥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評價奧馬珠單抗治療花粉癥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7~9月間納入16例于北京世紀壇醫院就診的夏秋季花粉癥(季節性變應性鼻炎)伴中重度哮喘患者,所有患者每月接受奧馬珠單抗注射治療,連續治療3個月.采用變應性鼻炎鼻部癥狀總積分、哮喘控制測試、哮喘生活質量問卷評估治療前后的病情,并同時進行安全性評估.結果 奧馬珠單抗治療3個月后患者鼻部癥狀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10.7±2.0vs 4.8±1.5,P<0.0001);哮喘控制情況良好(15.3±3.8 vs21.6±2.6,P<0.0001);生活質量較治療前提高(4.4±1.4vs5.9±0.7,P<0.0002);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較治療前改善(60.3%±8.2% vs 74.1%±6.6%,P< 0.0001);哮喘急性發作次數減少,不良反應很少,僅一例自然緩解的頭痛可能與奧馬珠單抗有關.結論 奧馬珠單抗能改善花粉癥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鼻部癥狀、肺功能和生活質量,減少哮喘發作次數,安全性良好.
-
窄帶成像內鏡檢查在喉癌和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目的 探討窄帶成像內鏡檢查在臨床上應用于喉癌和癌前病變診斷的實用價值.方法 納入臨床可疑喉部病變患者130例,均進行電子喉鏡檢查及在窄帶成像模式引導下行病理活檢,檢查時均拍攝白光模式圖片及窄帶成像模式圖片,金標準為病理結果,評估兩者成像模式診斷喉癌及癌前病變的準確性.結果 入組患者130例中病理確診喉癌68例,窄帶成像模式敏感性為89.71%,特異性為90.32%;白光模式敏感性為73.53%,特異性為64.52%.窄帶成像與白光成像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確診癌前病變34例,窄帶成像檢出率為85.29%(29/34),白光成像檢出率為50.00% (17/34,P<0.01).窄帶成像內鏡應用于診斷喉癌和癌前病變的準確性均顯著優于白光成像.結論 窄帶成像內鏡有助于提高喉癌及癌前病變的正確診斷率,具有較好的臨床實用價值.
-
miR-497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及通過其靶基因對鼻咽癌細胞侵襲的影響
目的 探討miR-497及其靶基因ANLN編碼的Anillin蛋白在鼻咽癌發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qPCR和免疫組化方法分析鼻咽癌組織及正常鼻咽部組織中miR-497和Anillin蛋白的表達情況;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其與預后的關系;將ANLN-mRNA轉染至鼻咽癌細胞,通過Transwell侵襲實驗觀察其對鼻咽癌細胞侵襲的影響.結果 miR-497在鼻咽癌組織中相對于正常鼻咽部組織低表達;ANLN及Anillin蛋白在鼻咽癌組織中高表達;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miR-497表達可以作為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ANLN-mRNA轉染HONE1及HNE1細胞穿過小室的數值分別為162.89±12.32、139.76±7.85,對照組為68.37±9.83、82.32±5.9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miR-497在鼻咽癌組織中表達下降,具有抑癌基因作用;miR-497調控靶基因ANLN編碼Anillin蛋白影響鼻咽癌增殖及侵襲.
-
嗅神經母細胞瘤12例
目的 總結嗅神經母細胞瘤臨床資料,探討臨床特點及合理治療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1999年8月~2016年6月間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收治的12例嗅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結合文獻分析其臨床特征、治療方式及其預后.男女各6例,年齡30~ 62歲,中位年齡53.0歲.Kadish分期A、B期各1例,C期10例.治療方式:手術及放化療5例,單純手術治療7例.結果 隨訪1~12年,中位隨訪時間3.5年,1年生存率75.0% (9/12),3年生存率63.6%(7/11).隨訪期間死亡6例,Kadish分期均為C期.結論 成人嗅神經母細胞瘤多以頭痛、鼻堵及涕中帶血為首發癥狀;Kadish臨床分期與預后有關.頸淋巴結轉移是最常見的轉移途徑,對于嗅神經母細胞瘤應重視長期隨訪.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導致腦干損傷的頸性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評估
目的 通過頸性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cVEMP)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氧化應激、局部缺血、周期性缺氧引起的腦干損傷情況.方法 搜集了2015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OSAHS患者,中度8例,重度25例,雙側均行cVEMP測試的臨床資料;以33例健康成年人作對照組.比較OSAHS組、對照組cVEMP的引出率、潛伏期和振幅的差異.結果 ①組內比較:OSAHS組的左右側、對照組左右側cVEMP的引出率、潛伏期、振幅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組間比較:OSAHS組與對照組的cVEMP的引出率分別66.67%、10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重度OSAHS的cVEMP引出率為64.00%.OSAHS組、對照組cVEMP的P1潛伏期分別為(14.145±1.934) ms、(13.982±2.047) m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OSAHS組與對照組cVEMP的N1潛伏期分別為(24.032±2.081) ms、(23.732±2.125) m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OSAHS組、對照組cVEMP的P1-N1的振幅分別為(37.893±20.776) μV、(76.882±16.956) μV,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重度OSHAS患者的P1-N1振幅顯著減小.結論 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的cVEMP的引出率、P1-N1振幅均下降,提示其腦干的神經傳導通路出現異常.cVEMP作為一種無創的檢查手段因而也可以用于檢測因OSAHS引起的腦干損傷.
-
窄帶成像內鏡對聲帶白斑診斷價值的探討
目的 探討窄帶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喉鏡對聲帶白斑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門診并住院手術的聲帶白斑患者62例,每例患者均用白光和NBI模式的電子喉鏡進行觀察,根據電子喉鏡NBI模式的診斷結果,所有病變聲帶分為兩組:第1組為單純鱗狀上皮增生,可伴有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屬于NBI分型Ⅲ型;第2組為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屬于NBI分型Ⅳ型和Ⅴa型.以病理結果為診斷金標準,比較NBI模式電子喉鏡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結果 NBI內鏡的診斷準確性在第1組和第2組中分別為77.78% (28/36)和89.58% (43/48),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法,κ=0.681,P<0.001,因此NBI內鏡檢查法和病理檢查法的診斷結果存在一致性.進一步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對NBI分型與臨床病理分化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發現NBI內鏡的診斷分型與病理分化程度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P=0.001).結論 NBI喉鏡能清晰顯示黏膜表層的微細結構,能很好地分辨白斑病變的不典型增生程度,為臨床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依據.
-
聲帶突肉芽腫的療效分析
目的 比較保守治療、顯微切除并創面縫合和顯微手術聯合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三種方法在治療聲帶突肉芽腫療效上的差異.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月間就診于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聲帶突肉芽腫226例,所有的患者就診后首先接受保守治療(包括口服抑酸藥物、聲休和發聲訓練)3個月.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2009年以前就診者采用支撐喉鏡下顯微切除聯合縫合創面治療,2009年以后就診者采用顯微手術聯合局部多點注射肉毒素治療.結果 經保守治療3個月,41.6%(94/226)的聲帶突肉芽腫消失,11.9% (27/226)的體積減小,46.5% (105/226)的聲帶突肉芽腫保守治療無效.支撐喉鏡下CO2激光顯微切除聯合8-0縫線縫合創面治療聲帶突肉芽腫的一次治愈率為78.4%(29/37),顯微手術聯合局部多點注射肉毒素治療治療聲帶突肉芽腫的有效率是95.6% (65/68).結論 支撐喉鏡下CO2激光顯微切除并縫合創面聯合局部多點注射肉毒素治療聲帶突肉芽腫可以有效減少聲帶突肉芽腫的復發率并縮短治療周期.
-
銀杏葉提取物治療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聾臨床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目的 探討銀杏葉提取物在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聾(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138例SSNHL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2組,每組69例;對照組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給予銀杏葉提取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聽閾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并比較兩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低頻下降型、高頻下降型和全頻下降型患者聽閾均低于對照組(t=3.194、3.847、3.516,P< 0.0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對照組(t=4.405、3.356、8.910、4.608、3.356,P<0.01),紅細胞變形指數高于對照組(t=2.937,P< 0.01),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x2=4.739、6.824,P< 0.05).結論 銀杏葉提取物可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聽力,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SSNHL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安全性好,有臨床應用價值.
-
鼻咽癌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活性與其預后關系分析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接受治療前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γ-GT)活性與其治療后預后的關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初診治療的鼻咽癌患者相關資料,測定所有患者及招募健康成年人血清γ-GT活性水平;所有患者接受治療后隨訪5年并將相應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95例鼻咽癌患者中,Ⅰ期30例,Ⅱ期34例,Ⅲ期21例,Ⅳ期10例,血清γ-GT活性分別為(34.37±2.16),(35.78±1.59),(39.75±2.30),(46.34±3.25) u/L,不同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均<0.05);預后分析發現生存時間>5年的不同分期患者治療前血清γ-GT活性低于生存時間<5年的患者,兩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COX風險回歸發現存在合并癥(HR=1.38,P=0.023)和γ-GT>36.86 u/L(HR=1.26,P=0.019)是患者死亡的風險因子.結論 γ-GT活性水平可用于鼻咽癌的輔助診斷及判斷患者預后,但受到患者合并癥的影響.
-
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不同給藥途徑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不同給藥途徑對突發性聾療效的影響,探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聯合全身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是否優于單一途徑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9月在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療的單側突發性聾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共收集78例,根據所接受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不同途徑分成3個組進行比較.A組:全身應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組(22例);B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組(23例);C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全身應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組(33例);比較3個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各組治療前后聽力改善值有統計學意義.A組總有效率59.10%,B組總有效率56.52%,C組總有效率69.70%,C組與另兩組分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治療突發性聾能達到全身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的同樣療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聯合用藥并不優于單一途徑用藥.
-
低溫等離子扁桃體部分切除術與全切除術治療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療效對比
目的 對比低溫等離子扁桃體部分切除術與全切除術治療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術后并發癥及療效的差異,探討低溫等離子扁桃體部分切除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160例診斷為OSAHS的兒童隨機分為低溫等離子扁桃體部分切除術組(觀察組)和低溫等離子扁桃體全切除術組(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術后出血、發熱、疼痛等并發癥和療效差異.結果 術后隨訪6個月,失訪6例,觀察組術后發熱率高于對照組(16.7% vs 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率低于觀察組(2.6% vs 1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3天,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值小于對照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4天起,兩組疼痛評分值趨向一致(P>0.05);兩組術后出血率及術后多道睡眠圖監測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溫等離子扁桃體部分切除術具有損傷輕,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少,可取得與低溫等離子扁桃體全切除術同樣的臨床療效,適合臨床推廣應用,但有術后發熱增多的不足.
-
先天性小耳畸形術后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及防治分析
目的 探討先天性小耳畸形術后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及防治對策.方法 回顧性分析湖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42例行先天性小耳畸形手術患者臨床資料,根據其術后是否發生并發癥分為并發癥組和無并發癥組,分析其并發癥發生危險因素,并探討防治對策.結果 42例患者中有15例發生并發癥,27例未發生并發癥.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術后并發癥發生組性別、體質量指數(BMI)、先天性小耳畸形部位、耳廓再造方法、外耳道聽力重建術徑路、手術時間與未發生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年齡、慢性疾病、耳廓畸形Max分型、外耳道閉鎖分級和術中出血量均對術后并發癥發生有影響(x2=4.686、6.650、6.637、4.747和7.219,P均<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10歲、合并慢性疾病、耳廓畸形Max分型Ⅲ型、外耳道閉鎖分級D級、術中出血量>50 ml均是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結論 先天性小耳畸形術后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10歲、合并慢性疾病、耳廓畸形Max分型Ⅲ型、外耳道閉鎖分級D級、術中出血量>50 ml,臨床應針對性給予防治措施.
-
聽骨鏈畸形患者的聽力學特征及耳內鏡手術效果
目的 探討聽骨鏈畸形患者的聽力學特征和耳內鏡手術效果分析.方法 對35例(38耳)聽骨鏈畸形患者行手術前后純音聽力測試,并對聽骨鏈畸形根據Cremers Classification分型,對各個分型進行聽力學特征分析.35例(38耳)均在耳內鏡下進行手術,其中13耳行人工鐙骨置換術,17耳行鼓室成形Ⅱ型術,8耳行鼓室成形Ⅲ型術.通過比較手術前后氣骨導差變化來分析術后效果.結果 析35例(38耳)聽骨鏈畸形患者的純音測聽結果,2000 Hz骨導聽閾處有明顯聽閾下降.35例(38耳)聽骨鏈畸形患者,11耳為鐙骨底板固定(Ⅱa),占29.0%,平均氣骨導差為(44.6±7.5) dB HL.2耳為鐙骨底板固定伴砧鐙關節假連接或固定(Ⅱb),占5.3%,平均氣骨導差為(42.9±8.9) dB HL.17耳為鐙骨畸形但底板可活動(Ⅲa),占44.7%,平均氣骨導差為(37.8±9,7) dB HL;4耳為鐙骨底板可活動但伴砧鐙關節假連接或固定(Ⅲb),約占10.5%,平均氣骨導差為(34.1±10.6) dB HL;4耳為鐙骨底板可活動但錘砧關節假連接或固定(Ⅲc),約占10.5%,平均氣骨導差為(39.0±7.8) dB HL.耳內鏡術后3個月,行人工鐙骨置換術者平均氣骨導差為(21.0±11.4)dB HL,較術前縮小(24.0±11.1) dB HL;行Ⅱ型鼓室成形術者平均氣骨導差為(17.1±10.5) dB HL,較術前縮小(20.0±8.3)dB HL;行Ⅲ型鼓室成形術者平均氣骨導差為(22.0±14.1) dB HL,較術前縮小(20.0±13.0) dB HL.結論 先天性聽骨鏈畸形患者的純音測聽結果中,2000 Hz骨導聽閾有明顯的聽閾下降,在聽力圖上呈現與耳硬化癥相似的Ⅴ型切跡形狀.先天性聽骨鏈畸形分型中,先天性鐙骨底板活動伴聽小骨畸形為常見.采用耳內鏡下不同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可明顯提高聽力,縮小氣骨導差.
-
中耳放線菌病臨床分析
中耳放線菌病是放線菌所致的中耳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是肉芽腫性疾病.因感染部位特殊,早期無特殊臨床表現,易忽視而誤診[1].治療療程較長,也較少報道,現收集本院2000年1月~2016年1月診斷治療3例中耳放線菌病患者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對全麻手術患者呼吸道并發癥的影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在全麻手術患者中患病率高達33%以上[1],且與患者圍手術期各種呼吸道并發癥密切相關.本文擬觀察OSAHS對全麻手術患者麻醉期呼吸道并發癥的影響,以期引起廣大麻醉醫師,外科醫師及患者的關注.
-
兒童巨大鼻咽乳頭狀瘤1例
1 臨床資料患者,女,11歲.以反復鼻塞、流涕、打鼾伴憋醒6年余入院.6年前曾于外院診斷為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后行手術治療,癥狀暫減輕后又逐漸加重,1個月前就診于我院.查體可見患兒張口呼吸,咽部可見鼻咽部巨大腫物將軟腭推向前方,腫物呈菜花狀.鼻內鏡檢查見:鼻咽部腫物堵塞后鼻孔,腫物表面黏膜少許黏性分泌物附著,形似多發乳頭狀、質軟,雙側咽鼓管位置亦被腫瘤覆蓋(圖1A).
年 | 期數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5 06 |
1998 | 01 02 05 06 z1 |
1997 | 02 03 |
1996 | 01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投稿后一個半月左右外審返回,之后又等兩個月時間,編輯老師發來校稿格式,修改的很仔細,發主動和我電話聯系進行討論,很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3個月內3月18號投的稿件,6月3號收到錄用通知,效率還是很高的,外審專家提出的問題詳細中肯,還允許作者提出質疑,只要能夠說服審稿專家就可以,值得稱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經推薦在這個期刊上投的稿件,外審一個半月的時間返回,專家的問題很犀利,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修改后返回,半個月后有歷經一次的修改,都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簡單修改后就被收錄了,前后歷時三個月的時間,還是很開心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審稿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對文章的要求也比較高,這次投的是一篇基礎研究的文章,外審專家和編輯對我的文章給予了肯定,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還是很感謝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4個月內我是碩士期間投的稿件,歷時三個半月的時間被期刊收錄,還是比較正常的。我覺得文章有一定的理論深度,還是很好中的,大家可以嘗試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3個月內這是我第二次在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上投稿,也順利被收錄了,歷時兩個多月,還是很幸運的,期刊對文章的創新性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有合適的文章可以投稿試試。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整體而言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感覺難度不是很大,只要文章有新意,內容豐富,可以認真對待外審專家指出的問題,認真修改,還是很好中的。編輯的態度很好,期間催過一次稿件,會及時的回復信息,值得稱贊。
我的文章歷時三個月的時間被收錄,外審專家審稿很認真,提出的意見了很有價值,從中學習到了有很多,編輯也在期間給予了我很多指導,以后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