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研究雜志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 主辦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影響因子: 0.76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0-8020
- 國內刊號: 11-2158/R
由衛生部主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學報性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被國內外20個權威檢索系統作為核心期刊收錄。面向全國征稿,報道來自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術論文,報道來自各?。暗貐^、市、縣)衛生防病控制中心和各級監督檢測單位的及論文(及調查報告,檢測報告等), 報道來自各醫院相關衛生學的文章。辦刊宗旨:報道衛生領域里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動態,反映中國衛生研究的最新動態;為基層衛生工作者提供理論的、技術的指導;為制定衛生學有關的國家標準和法規提供理論根據;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3個月
1 作者 署名順序由作者自定,不宜過多。文稿的著作權,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者外,屬于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
2 文題 確切、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3 寫兩級作者單位 如大學還應寫明某學院或系,不同單位的作者只署第一作者單位、地址及郵政編碼。其他單位作者右上角標阿拉伯數字,其單位寫在本頁的腳注并給出第一作者性別、學歷、學位、職稱。
4 中文摘要(1)論著摘要以300~400字為宜(2)摘要應具有完整性和獨立性。摘要中包括目的、方法(須含材料)、結果、結論四要素(3)應將研究的創新性和理論成果寫進摘要。(4)綜述性文章附200字左右的指示性摘要
5 英文摘要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所在城市郵編 中英文應一致,關鍵詞限定在5個以內。
6 正文 要求科學、嚴謹、內容真實 [1]
注意事項
1 該刊概不退稿 收到稿件后將于3個月內告知作者處理意見。來稿不符該刊稿約者,該刊要先退作者按該刊要求整理或精簡、補充、重抄(打印)后,再送審。來稿采用與否,均由該刊編委會最后審定。投稿6個月后若無修稿通知,請自行處理。若被其他刊物錄用者應及時告知該刊。
2 編輯部對來稿可以修改、刪節 如作者不允許對文稿作修改,務必請在來稿中注明。請作者自留底稿。修改稿件如2個月內不能返回編輯部,視作自動撤稿。
3 該刊收取版面費 來稿一經確定發表,通知作者收取版面費。稿件確認刊載后需按通知數額付發表費(由作者從單位經費中支出,確有困難者可申請減免)。匯款請以第一作者名義郵寄給該刊編輯部,并注明能報銷收費票據的單位;收到后,該刊將出具統一收費票據以掛號信形式郵給第一作者。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有條件者,修回稿請以軟盤與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稿件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贈當期雜志2冊和當年其余各期雜志一冊。
4 用電子郵件(E-mail)投稿者,請在E-mail的Subject項中注明“投稿”或“Contribute”字樣,E-mail或軟盤建議使用純文本格式(txt文件)或word格式(doc文件)。
5 來稿請附單位推薦信 內容包括來稿不涉及保密內容;有無一稿多投。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基金或攻關項目應列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No.××××)并附基金復印件。
衛生研究雜志影響因子
衛生研究雜志發文量
衛生研究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衛生研究雜志英文名稱是什么?
根據雜志的官網顯示,《衛生研究》雜志的英文名稱為: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
衛生研究投稿容易嗎?
《衛生研究》雜志目前是北大核心,所以投稿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有投過稿的作者反應,雜志的審稿速度比較漫長,投稿的難易程度要看作者自己的文章質量。
-
衛生研究雜志好投嗎?
雜志目前入選北大核心目錄中,影響因子為1.133,2分以內分數范圍的期刊選擇的作者較多,如果要想順利投稿,還是要認真提升自己的文章質量才是最關鍵的。
-
衛生研究雜志審稿周期多長時間?
有作者反應,《衛生研究》雜志現在的審核周期一般為1-3個月,甚至半年,畢竟北核期刊,對稿件質量要求高,所以審稿周期會稍長。
-
衛生研究投稿必須有稿件推薦信么?
根據雜志官網的投稿要求顯示,所投稿件必須要有推薦信暨版權協議書,如果沒有推薦信雜志社不會發表,所以在投稿前,作者要把推薦信準備完整。
-
衛生研究雜志官網是什么?
通過搜索和查證, 雜志的官網是:http://wsyj.cbpt.cnki.net,需要查找雜志更多詳細信息的話可以參考。
-
衛生研究雜志怎么樣?
《衛生研究》雜志目前被北大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中,另外自1992年以來,雜志連續入選北大核心期刊目錄,可見雜志辦刊質量很高。
-
衛生研究雜志可以雙通訊作者嘛?
不同雜志社要求不同,如果可以加雙通訊作者,還要看單位是否認可。
-
衛生研究雜志是c刊嗎?
C刊即CSSCI,根據知網的期刊的顯示,雜志目前不是C刊。
-
衛生研究雜志初審好過嗎?
有投過稿的作者分享經驗,投稿后一個月才初審通過,所以審稿周期稍長,如果文章質量高,對審稿周期會有很大幫助,如果對文章還有想潤色提高的地方,也可以咨詢本站的專業人員。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鎖陽水提物大鼠亞慢性毒性試驗研究
目的 研究鎖陽水提物對大鼠的亞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GB 15193.13-2015)大鼠亞慢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選取SPF級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對照組及鎖陽水提物低、中、高劑量組(2.83、5.66、8.49 g/kg).大鼠經口灌胃給藥,每日一次,連續90 d,灌胃容量13 mL/kg,陰性對照組給予等容量蒸餾水.檢測指標包括大鼠的一般臨床癥狀、體重、進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血液學及血液生化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試驗期間動物未見明顯的中毒癥狀和死亡.與陰性對照組比較,鎖陽水提物各劑量組大鼠體重、進食量、食物利用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個別劑量組動物血液學及血液生化學檢查指標與陰性對照組相比,雖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值均在實驗室正常范圍內且無劑量-反應關系,無毒理學意義;雄鼠中、高劑量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偏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雄鼠中劑量組睪丸臟器系數,高劑量組脾臟器系數、睪丸臟器系數、附睪臟器系數偏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織病理學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變化.結論 本次試驗條件下,鎖陽水提物使雄鼠中、高劑量組血漿PT明顯增高,使雄鼠中、高劑量組睪丸臟器系數以及高劑量組附睪臟器系數明顯增加,大鼠亞慢性經口毒性最大未觀察到有害作用劑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為2.83 g/kg,最小觀察到的有害作用劑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為5.66 g/kg.
-
香煙煙霧對雌鼠卵母細胞氧化損傷及發育潛能的影響
目的 研究香煙煙霧暴露對雌鼠卵母細胞的氧化應激水平及其發育潛能的影響.方法 將96只SPF級6周齡ICR雌鼠按照體重相近原則隨機分為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每組24只,實驗組置于點燃1支香煙的染毒柜中,染毒柜容積分別為60、32和23 L,對照組正常飼養,每天2次,每次1h,連續4周.每天稱重并記錄,繪制體重變化曲線;利用試劑盒檢測卵巢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水平;通過組織切片、間接免疫熒光及體外成熟等技術分別檢測各組卵巢臟器系數、卵母細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第一極體率等指標.兩組均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均值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O.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處理組小鼠體重增長明顯減慢,高劑量組體重增量僅為1.05%±0.41%;卵巢臟器系數、卵巢組織SOD、GPX活性及產仔量(高劑量組降至5.20%±1.48%)均明顯下降;卵母細胞中ROS水平明顯升高,卵母細胞體外成熟第一極體率降低,高劑量組降至49.34%±5.78%,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香煙煙霧暴露可引起小鼠卵巢臟器系數、SOD、GPX活性水平下降,卵母細胞內ROS含量增高,第一極體率及產仔量的下降.
-
孕期及哺乳期母鼠鄰苯二甲酸酯類暴露對仔鼠呼吸道過敏的影響
目的 通過使孕期及哺乳期Wistar大鼠暴露于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探討DEHP母代暴露對子代呼吸道過敏影響.方法 將36只健康2月齡雌性Wistar大鼠分成3個不同劑量組,從妊娠0天(GDO)起,各組孕鼠分別給予0、30和300 mg/(kg·d) DEHP至仔鼠出生后21天(PND21)斷乳,建立母體DEHP暴露模型.仔鼠出生后,不同劑量組各籠選取1只仔鼠在PND21、PND28進行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在PND32、PND33和PND34連續滴鼻致敏激發,PND35與未致敏仔鼠共同取材,包括肺泡灌洗液以及肺組織.ELISA檢測肺泡灌洗液中Th2型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IL)-4、IL-5、IL-13的分泌情況,肺組織進行HE及PAS染色觀察肺組織過敏性炎癥病理變化;免疫組化檢測上皮衍生因子IL-33的表達變化.結果 肺泡灌洗液中,與對照組比較,DEHP0+OVA組總炎癥細胞以及嗜酸性粒細胞數目上升為(131.500±25.548)×104、(32.000±10.079)×104(P<O.05);DEHP30+OVA組總炎癥細胞以及嗜酸性粒細胞數目上升為(156.167±17.994)×104、(16.331±6.667)×104(P<0.05);DEHP300+OVA組總炎癥細胞以及嗜酸性粒細胞數目上升為(172.167±19.994) ×104、(55.000±17.018)×104(P<0.05).加入不同劑量DEHP與OVA致敏后,與對照組比較,DEHP0+OVA組IL-4、IL-5、IL-13表達量分別增加為(38.401±6.594)pg/mL (P>0.05)、(30.026±2.756) pg/mL(P<O.05)、(13.806±4.355)pg/mL(P<0.05);DEHP30+OVA組IL-4、IL-5、IL-13表達量分別增加為(57.733 ±7.293) pg/mL(P<O.05)、(31.544±1.043) pg/mL(P>0.05)、(18.068±1.497) pg/mL(P<0.05);DEHP300+OVA組IL-4、IL-5、IL-13表達量分別增加為(54.943±6.049) pg/mL(P>0.05)、(32.377±3.739) pg/mL(P>O.05)、(20.168±0.939)pg/mL(P<0.05).肺組織病理觀察顯示,單純DEHP暴露組仔鼠肺組織沒有明顯的過敏性炎癥反應,而各DEHP+OVA組仔鼠肺組織有較明顯的過敏反應且隨著DEHP劑量加重而加劇.免疫組化顯示DEHP單純暴露組IL-33表達無明顯增加,而DEHP+OVA各組IL-33表達量增加且有一定的劑量-反應關系.結論 孕期及哺乳期DEHP暴露會導致子代呼吸道過敏反應加重,其可能機制是通過增加IL-33表達量啟動以Th2型細胞為主的肺部致敏反應所致.
-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消毒產品中的22種抗生素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檢測消毒衛生產品中的5種硝基咪唑類抗生素和17種磺胺類抗生素.方法 樣品加入混合內標溶液后,經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混合溶劑(3∶2,V/V)超聲提取,上清液經2%甲酸水溶液稀釋后,經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凈化,2%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溶液分別淋洗,5%氨水甲醇洗脫,洗脫液經氮吹至近干后,1.0 mL 10%甲醇水溶液復溶,經CORTECSTM UPLC C18(100 mm×2.1mm,1.6 μm)反相色譜柱分離,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檢測分析.結果 22種抗生素在0.05 ~5.0 n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均大于0.999;方法的檢出限為0.03~0.15 μg/kg,加標回收率為84.3%~121.2%,相對標準偏差為1.13%~8.43%(n=6).該方法成功用于20份膏霜、水劑型抗(抑)菌消毒產品中違禁抗生素的檢測,陽性檢出率為45%.結論 該方法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操作簡單,適用于膏霜、水劑型消毒產品中違禁抗生素的檢測.
-
金屬β內酰胺酶基因blaNDM重組酶聚合酶擴增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種基于重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擴增方法金屬β內酰胺酶基因blaNDM的快速檢測方法,為廣泛耐藥菌基因類型的確定提供技術支持.方法 遵照重組酶聚合酶擴增引物和探針設計原則,以blaNDM基因特異性序列為靶基因,設計相應的RPA擴增引物和探針.取梯度稀釋已知拷貝數的DNA模板和致病菌核酸樣品進行各擴增體系的RPA擴增實驗,分析擴增體系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重復性特征以便篩選和評價blaNDM基因的RPA擴增體系.結果 3組擴增體系的引物和探針能夠有效的擴增靶基因,檢出限達到2×102 copys/反應,與其他細菌樣品無非特異性擴增反應,能夠在2~7 min內實現靶基因有效擴增.結論 建立了金屬β內酰胺酶基因blaNDM的重組酶聚合酶擴增體系,該反應迅速,檢出限較低,具有較高的特異性,適用于耐藥菌的現場檢測.
-
不同飼料硒水平飼養大鼠的多組織內參基因篩選
目的 篩選不同飼料硒(selenium,Se)水平飼喂大鼠時,不同組織中穩定表達的內參基因(reference genes,RGs).方法 24只斷乳雄性SD大鼠在缺Se飼養5周后,隨機均分為4組,分別以Se含量<0.01、0.25、3、5 mg/kg飼料飼喂4周后處死,取肝、睪丸、骨骼肌、脂肪組織等樣品待檢.以熒光定量PCR檢測Actb、Atp5f1、B2m、Gapdh、Gusb、Hprt、Pgk1、Ppia、Rplp2、Rps18、Tbp、Ywhaz等12個候選內參基因的mRNA水平,以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和RefFinder等方法對其表達穩定性進行評價.結果 各組織中穩定性排名前4的內參基因是:肝中Ppia>Atp5f1>Rplp2 >Hprt;睪丸中Ywhaz>Atp5f1 >Rplp2> Ppia;骨骼肌中Tbp>Ppia>B2m>Rps18;脂肪組織中Hprt> Tbp >Atp5f1 >Pgk1;綜合4種組織,則Rps18>Hprt>Rplp2>Atp5f1.結論 分析不同飼料Se水平飼養大鼠的目標基因表達水平時,應根據組織類型選擇適宜的內參基因.
-
固相膜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飲用水中67種農藥殘留
目的 建立同時測定飲用水中67種農藥殘留的固相膜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方法 水樣經C18固相膜萃取,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7∶3,V/V))混合溶劑洗脫,40℃氮吹濃縮,采用DB-5MS毛細管氣相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分離,多反應監測模式進行串聯質譜檢測,工作曲線法定量.結果 本法除敵敵畏、速滅威部分農藥外,線性范圍為0.050~5μg/L,相關系數為0.9924~0.9999,方法定量限(S/N=10)為1.0×10-5 ~0.059 μg/L.通過3個濃度水平的加標實驗測得方法回收率為81.0%~125.0%,相對標準偏差為1.5%~21.4%(n=6).結論 本法準確靈敏、操作簡便、環保,適用于生活飲用水中多種農藥殘留的同時快速分析.
-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暴露對BeWo細胞炎癥與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目的 觀察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暴露對人胎盤絨毛癌細胞(BeWo細胞)炎癥與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方法 將BeWo細胞進行培養和相應劑量(0 ~ 750 nmol/L) DON暴露,ELISA法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qPCR法檢測基因白細胞介素(IL)-6、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環氧酶(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B淋巴細胞瘤(Bcl)-xl的表達水平.結果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50 nmol/L DON暴露組炎癥和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呈顯著性改變,即炎癥相關基因IL-6、TNF-α和Cox-2在3、12和24 h時表達均顯著上調(P<0.01),而IL-8僅在暴露24 h時顯著上調(P<0.01),而凋亡相關基因Caspase-3在3、12和24 h時表達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而Bcl-xl的表達在暴露24 h時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BeWo細胞DON暴露時炎癥反應增強,凋亡被抑制,推測以上結果可能是DON胚胎發育毒性的潛在分子機制之一.
-
2002-2016年中國單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歸因分析
目的 從“致病菌-食品”角度,分析2002-2016年中國單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起因,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數據參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2002-2016年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報告的全國單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以及數據庫檢索的文獻數據,在對不同原因食品、致病因素和發生環節引發事件數、病例數以及死亡數的描述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多維度歸因分析.結果 共納入2002-2016年全國單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2129起.單維度歸因分析發現,引發事件起數居前3位的單一食品依次是蔬菜類、肉類和菌類,分別占單一食品引發事件數的46.09%、16.91%、10.53%;生物污染物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占事件總數的34.05%;發生環節以生產加工不當為主,占事件總數的43.31%.多維度歸因分析得出,因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引發事件數最多(426起),其中因生產加工不當引發404起事件;食用毒蘑菇引發暴發事件125起,其中因誤食誤用引發75起事件.結論 四季豆為主要的原因食品,重點從生產加工方面入手,強化監管,降低發病風險.
-
2016年川西北氣田體檢鉆井工人高尿酸血癥及影響因素
目的 了解川西北氣田鉆井工人體檢人群高尿酸血癥現狀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 于2016年1-12月,以工作現場位于川西北氣田(平均海拔2552 m)參加健康體檢且符合納入標準的1051名男性氣田鉆井工人為研究對象,檢測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及血紅蛋白等指標,從中隨機抽取一個作業隊食堂,采用稱重法和24h回顧法進行膳食調查.比較不同血尿酸水平研究對象的生化指標水平及膳食攝入狀況,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癥的影響因素.結果 (1)2016年川西北氣田體檢鉆井工人中檢出高尿酸血癥513人,檢出率為48.8%.(2)高尿酸血癥組研究對象血糖、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血紅蛋白平均水平高于血尿酸正常組(P<0.05).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血清肌酐及血紅蛋白增高者發生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度分別是血糖、血脂、血清肌酐和血紅蛋白正常者的3.57(95% CI 2.45~4.67)、2.88 (95%CI 1.99~4.16)、1.93 (95%CI 1.30~2.86)、1.61 (95%CI 1.01~2.51)和2.54(95%CI2.11 ~3.36)倍(P<0.05).(3)高尿酸血癥組研究對象畜禽肉[(239.7±30.2) g]、油脂[(37.6±10.8) g]和食鹽[(8.9±4.1)g]的攝入量高于血尿酸正常組[分別為(203.3±21.8)、(32.4±9.6)和(7.4±2.7)g],蔬菜[(167.7±126.8)g]、奶及奶制品[(73.6±32.9)g]、維生素B2[(0.7±0.2)g]、維生素B6[(0.4±0.1)g]、維生素B12[(1.0±0.3)g]的攝入量低于血尿酸正常組[分別為(246.3±138.7)g、(91.4±38.1)g、(0.9±0.1)g、(0.6±0.1)g和(1.4±0.4)g](P<0.05).蔬菜的攝入是高尿酸血癥的保護因素[0.82(95% CI0.65~0.93)],蛋白質[(1.47(95%CI 1.16~2.28)]、脂肪[2.34(95%CI 2.01~3.22)]的攝入是其危險因素.結論 2016年川西北氣田鉆井工人高尿酸血癥患病率較高,與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血清肌酐及血紅蛋白增高有關,也與脂肪攝入過多等膳食因素有關.
-
2015年長三角地區三城市大氣污染對成人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及癥狀的影響
目的 了解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對成人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及癥狀的影響.方法 2015年9-11月,在長三角地區的上海、蘇州和南京三個城市的4個調查點隨機整群抽取4144名年齡大于18歲的常住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同時收集距離調查點最近的環保監測站點的每日PM2.5、NO2、03、CO、SO2等5種大氣污染物的濃度數據,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后大氣污染對成人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及癥狀的影響.結果 成人近兩周急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率為0.99%,近兩周呼吸系統癥狀發生率較患病率高,為3.88%.家里使用跟空氣污染相關的化學品(OR=2.339,95%CI1.156~4.734)、過敏(OR=4.857,95%CI2.279~ 10.350)是成人近兩周急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的危險因素;從事的崗位存在有毒化學品、高溫等職業有害因素(OR=1.796,95% CI1.220 ~2.644)、有呼吸系統疾病家族史(OR=2.670,95%CI.865~3.823)、過敏(OR=3.703,95%CI2.395~5.725)是成人近兩周呼吸系統癥狀發生的危險因素.此外,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后發現,近兩周PM2.5的平均暴露水平既是成人近兩周患急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的危險因素(OR=1.014,95%CI1.000~1.028),也是成人近兩周呼吸系統癥狀發生的危險因素(OR=1.025,95%CI1.018~1.033).結論 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可能會使成人近兩周急性呼吸系統患病和癥狀的發生風險增加.
-
新疆油田工人職業緊張對高血壓的影響
目的 探究新疆沙漠油田工人職業緊張對高血壓的影響.方法 2016年3-7月采用整群抽樣隨機抽取新疆克拉瑪依市3個油田公司共計1280人作為本次調查對象,采用職業緊張量表(OSI-R)對職業緊張進行評價,分析職業緊張對高血壓的影響.結果 隨著職業緊張程度的增加,高血壓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趨勢(x2=21.078,P<O.001);多因素分析顯示職業任務較重組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職業任務較輕組的1.562倍(95%CI1.072~2.277),個體緊張反應較強組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個體緊張反應較弱組的1.701倍(95%CI1.158~2.498,P<O.05);高血壓的影響因素分析,有倒班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無倒班者的1.389倍(95%CI 1.115~1.730),經常飲酒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不飲酒者的1.877倍(95%CI 1.300~2.710),高鹽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低鹽者的1.286倍(95%CI1.107~1.691),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正常者的1.564倍(95%CI 1.249~2.216),高度職業緊張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是低度職業緊張者的1.976倍(95%CI 1.641~2.336).結論 職業任務較重、個體緊張反應較強可以增加新疆沙漠油田工人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倒班、飲酒史、食鹽攝入量、體質指數、職業緊張程度是沙漠油田工人高血壓患病的影響因素.
-
2013-2016年北京地區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營養水平
目的 分析和描述2013-2016年北京地區孕婦維生素A和維生素E營養水平.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地區18 ~47歲孕婦首次到醫院就診同時檢測維生素A、維生素E血清樣本5487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定量測定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的濃度,并與正常人群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的濃度作比較.定性分析2013-2016年4年間孕婦維生素A、維生素E營養狀況變化趨勢及改善狀況.結果 2013-2016年間,北京地區孕婦血清維生素A的檢測值[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分別為1.23 (1.05~1.44)、1.40 (1.19~1.68)、1.51(1.30~1.75)和1.54(1.30~ 1.79) μmol/L,總體異常率4年分別為22.3%、14.6%、8.1%和8.6%,以缺乏為主要表現(21.6%、13.4%、6.8%和6.4%);血清維生素E的檢測值[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分別為36.00 (28.80~45.00)、30.72(25.44~37.92)、30.00 (24.96~35.52)和31.68 (26.40~37.92) μmol/L,總體異常率4年分別為17.4%、7.5%、3.6%和4.3%,以過量為主要表現(17.4%、7.5%、3.6%和4.0%).結論 2013-2016年北京地區孕婦血清維生素A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血清維生素E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維生素A、維生素E整體營養狀況有所改善.
-
綜合營養干預對阿勒泰農牧區哈薩克族孕婦、乳母和嬰幼兒營養改善的效果
目的 研究營養干預對阿勒泰市吉木乃縣農牧區哈薩克族孕婦、乳母和嬰幼兒貧血狀況的改善效果.方法 于2013-2015年,采用入戶24小時回顧法進行膳食調查,以此結果分析目標人群膳食結構并獲得營養素攝入水平.對全縣孕婦、乳母及6月齡嬰幼兒開展鐵強化醬油、營養素補充劑和嬰幼兒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的為期2.4年的營養干預.并利用血紅蛋白便攜式分析儀檢測3個目標人群的血紅蛋白值.結果 吉木乃縣孕婦、乳母和嬰幼兒營養素攝入普遍低于推薦攝入量,其中母乳喂養嬰幼兒中,達到最小可接受膳食合格率為42.1%,非母乳喂養嬰幼兒中,達到最小可接受膳食合格率為25%.營養干預后不同監測時間(2014和2015年)孕婦、乳母、嬰幼兒的貧血患病率均顯著低于基線水平(2014年:孕婦x2=26.27,乳母x2=18.06,嬰幼兒x2=44.46;2015年:孕婦x2=35.62,乳母x2=25.05,嬰幼兒x2=39.61;所有均P<O.001).結論 綜合營養干預對改善哈薩克族孕婦、乳母及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具有改善作用.
-
2010-2013年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謝綜合征患病情況及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謝綜合征(MS)的患病情況以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0-2013年,采用多階段分層與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共調查南京市成年居民4918人.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收集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個人健康情況以及身高、體重、腰圍、血壓、空腹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相關指標.MS患者的篩查采用2009年國際聯合暫定聲明(JIS)診斷標準.結果 4918名調查對象中有1627人患MS,粗患病率為33.1%,年齡標化患病率為26.3%,男性MS年齡標化患病率為29.0%,女性為24.8%,不同性別之間的年齡標化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352,P=0.245).不同年齡段(x2=132.557,P<O.001)、職業(x2=87.572,P<O.001)、文化程度(x2=26.077,P<O.001)的調查對象MS患病率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有高血壓(x2=26.582,P<O.001)、糖尿病(x2=16.013,P<O.001)家族史的調查對象MS患病率更高.結論 2010-2013年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謝綜合征患病率較高.
-
PM2.5個體健康防護干預研究進展
隨著污染天氣的頻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空氣凈化器和口罩進行個體防護,也有人通過服用補充劑和中草藥等方式來提高自身抵御PM2.5所致危害的能力,這些措施對個體健康防護的實際效果受到廣泛的關注.國內外已有相關研究報道,本文對2005年至2017年間的該類報道進行回顧,以期為污染天氣下公眾健康防護措施提供建議,為今后開展進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不同種紅曲霉產桔青霉素研究進展
介紹了不同種紅曲霉在工業中的應用和產桔青霉素情況.分析桔青霉素的合成代謝途徑,并比較了目前已報道的紫色紅曲霉、紅色紅曲霉及橙色紅曲霉桔霉素合成基因簇的差異,對不同種紅曲霉桔青霉素合成關鍵基因的分布進行總結.綜述了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在紅曲霉中的應用,提出了目前對于不同種紅曲霉產桔青霉素研究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
童年期不良經歷與炎癥因子的關聯及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炎癥因子被認為是童年期不良經歷與身心健康關聯中重要的影響因素,近年來眾多研究結果表明,童年期不良經歷與軀體慢性低度炎癥相關,從而影響個體身心健康.本文就童年期不良經歷與個體炎癥反應以及健康問題的關聯研究進行綜述,為童年期不良經歷相關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循證依據.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烹調油和烹調鹽消費狀況
目的 了解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調油和烹調鹽的消費狀況.方法 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法,本研究選取具有完整膳食數據的60歲及以上的老年居民(共4897人)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居住地特征和地域老年居民的烹調油和烹調鹽消費量.膳食調查采用個人連續3d24h膳食回顧法,結合家庭稱重法.根據家庭成員的膳食能量比估算每個家庭成員烹調油和鹽等調味品的分配比例,并進一步計算每個家庭成員的烹調油和鹽等調味品消費量.結果 研究人群烹調油消費量P50為29.81 g/d;烹調鹽消費量P50為7.84 g/d.男性、60 ~ 69歲、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農村居民烹調油和烹調鹽的消費量相對較高;南方居民烹調油的消費量相對較高;中、低家庭人均收入者及北方居民烹調鹽的消費量相對較高.29.24%的老年居民烹調油消費量低于推薦量,59.71%的老年居民則超過推薦量;烹調鹽消費量超過推薦量的老年居民比例則高達77.64%.老年居民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曉率為22.36%.結論 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調油和烹調鹽消費量總體偏高,營養健康知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
“中國老年膳食指南指數2018”建立及在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膳食評價中的應用
目的 建立中國老年膳食指南指數(CDGI(2018)-E),評價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質量及影響因素.方法 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平衡膳食寶塔為依據,采用等權重連續性評分方法,建立CDGI(2018)-E,并利用2015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評價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結果 CDGI(2018)-E總分范圍為0~110分,包含3個大類13個評價指標,分別為“足量”攝入類[谷薯類(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其他谷物及雜豆)、水果、蔬菜(蔬菜總量、深色蔬菜占比)、大豆及堅果類、奶及奶制品].“適量”攝入類(水產品、畜禽肉、蛋類)和“限量”攝入類(油、鹽、酒).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膳食指南指數的均值為53.79分(中位數53.42分),高收入水平和高教育水平的老年人膳食指南指數較高,東部高于西部和中部,城市高于農村.“限量”攝入類的評分較高,而“適量”和“足量”攝入類的評分則主要分布于0~15和0~25,導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評分較低的前5個指標依次為奶及奶制品、水產品、水果、其他谷物和雜豆、畜禽肉.最高分數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2、煙酸的攝入量高于其他組.結論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鈉、鉀等一系列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的營養素在不同分值老年人群中存在差異,老年人的膳食質量整體偏低,奶及奶制品、水產品、水果的攝入狀況亟待改善,營養教育和干預工作的主要針對對象應放在西部和中部地區、農村、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中.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膳食膽固醇攝入狀況及與血清膽固醇水平的關聯
目的 了解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老年居民膳食膽固醇攝入現狀,并分析膳食膽固醇攝入狀況與血清膽固醇水平的關系.方法 資料來源于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數據,在中國選擇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歲及以上居民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連續3天24小時回顧法收集消費數據.應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性別、城鄉、年齡、學歷、收入、體質指數水平的膳食膽固醇攝入量差異.應用卡方檢驗分析膳食膽固醇不同攝入水平的分布差異.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膳食膽固醇攝入量與血清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的關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膳食膽固醇不同攝入水平與血清膽固醇邊緣升高及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風險.結果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4698名60歲及以上居民膳食膽固醇平均攝入量為223.1mg/d,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農村,均隨學歷、收入水平增加而升高.老年居民膳食膽固醇平均攝入量高于300 mg/d的比例為28.0%.蛋類和紅肉類是老年居民膳食膽固醇的主要食物來源,分別占總攝入量的53.8%和26.0%.老年居民膽固醇攝入每增加100 mg,TC就會升高0.0409 mmol/L,LDL-C升高0.0280 mmol/L.膳食膽固醇攝入高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患血清膽固醇邊緣升高、高膽固醇血癥的風險分別是攝入量低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的1.320倍、1.332倍.結論 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老年居民的膳食膽固醇攝入量男性高于女性,與經濟文化水平正相關.蛋類和紅肉類是老年居民膳食膽固醇的主要食物來源.老年居民膳食膽固醇攝入量與TC、LDL-C成正相關.老年居民攝入高水平的膳食膽固醇會增加血清膽固醇邊緣升高及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風險.
-
2016年新疆油田車輛駕駛員職業緊張水平
目的 了解新疆油田車輛駕駛員的職業緊張的水平.方法 利用整群抽樣方法,于2016年6-9月對603名新疆油田車輛駕駛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用職業緊張量表(OSI-R)進行職業緊張水平的評價.結果 共調查603人,其中男性575人,女性28人;年齡23~60(46.0±7.2)歲.不同性別、年齡、工種、學歷、婚姻狀況油田車輛駕駛員職業緊張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23~35歲組、大專及以上組、未婚組職業緊張程度較高.結論 2016年新疆油田車輛駕駛員中男性、年輕人群、學歷較高、野外作業特種車、商務車及未婚人群職業緊張水平較高,成為新疆油田車輛駕駛員職業緊張干預的重點人群.
-
2015-2016年全國網售自制即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狀況
目的 了解中國網售自制即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狀況.方法 從全國范圍內采集網售自制即食食品3573份,按照《食品微生物學檢驗》(GB 4789)的規定,對樣品中大腸埃希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蠟樣芽胞桿菌進行檢驗.根據《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和《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進行評價.結果 網售自制即食食品中大腸埃希菌計數>100 CFU/g的樣品比例為11.28%;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檢出率為1.82%,沙門菌檢出率為0.36%;金黃色葡萄球菌計數>103 CFU/g的樣品比例為0.67%,最大值9.2×106CFU/g;蠟樣芽胞桿菌計數>105 CFU/g的樣品比例為0.52%,最大值6.0× 106CFU/g.主要樣品中涼拌菜的污染相對嚴重.共有275家網店檢出不滿意樣品,占全部調查網店的20.72%,其中64家網店有多份樣品檢出致病菌.結論 部分網售自制即食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特殊人群應謹慎食用.
-
2013-2017年渭南市市售8類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狀況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狀況.方法 根據2013-2017年渭南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共采集8類539份市售食品,采用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方法對鉛、鎘、總汞和總砷進行檢測,按照食品污染物限量標準進行評價.結果 樣品中重金屬鉛、鎘、總汞和總砷的檢出率分別為42.5%(229/539)、68.1%(367/539)、39.9%(215/539)和37.5%(202/539),其中鉛和總汞有超標情況,超標率分別為1.3%(7/539)、1.7%(7/404),超標樣品為蔬菜、水果、谷物制品.結論 渭南市市售蔬菜、水果、谷物制品等食品存在重金屬污染情況,應引起高度重視.
-
2017年濟南市和泰安市成年人包裝飲用水安全性認知及消費狀況
目的 了解山東省濟南市和泰安市成年人對包裝飲用水的安全性認知及消費狀況.方法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于2017年1-5月選取濟南市和泰安市4個區(縣)18~65歲成年人600例,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面對面詢問方式對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安全性認知、包裝飲用水消費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結果 調查對象對包裝飲用水安全性認知度較低,47.5%的調查對象對塑料制品相關標識不了解,其安全性認知受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影響(P<0.05),女性、醫教人員和單位職員、文化程度高者認知水平較高.成年人包裝飲用水消費量較大,55.0%的調查對象經常喝包裝飲用水,飲用頻率受年齡和月收入的影響(P<0.01).46.5%的調查對象多選擇2~5元價位的瓶裝水,價位選擇受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的影響(P<0.01),年齡較大、務農及文化程度低者多選擇低價位包裝飲用水.42.2%的調查對象選擇天然礦泉水,23.7%選擇其他飲用水,類型選擇受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影響(P<0.05),選擇天然礦泉水、純凈水和蘇打水的比率相對較高.53.9%的調查對象多數選擇在商場或超市購買包裝飲用水,且選購時優先考慮質量.結論 2017年濟南市和泰安市成年人包裝飲用水消費量較大,消費狀況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消費者的包裝飲用水安全知識及意識有待提高.
-
2015-2017年陜西省市售水果中殺菌劑殘留狀況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陜西省市售水果中殺菌劑殘留狀況和污染水平.方法 在陜西省10個地市的農貿市場、超市和網店采集6大類419份水果,采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水果中13種殺菌劑殘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 13種殺菌劑的總檢出率為66.1% (277/419),超標率為2.1%(9/419).除了百菌清未檢出外,其余12種殺菌劑均有檢出.多菌靈檢出率最高為48.2%(202/419),其次是烯酰嗎啉和戊唑醇,分別為22.7%(95/419)和18.4%(33/179).檢出率和超標率均以核果類最高,分別為79.2%(38/48)和8.3%(4/48),瓜果類最低為39.1%(9/23)且未超標.整體看來,超市的檢出率最高,為69.1%(130/188),超標率為1.60% (3/188);其次是農貿市場為64.2% (113/176);超標率為1.7%(3/176);網店的檢出率最低,為61.8% (34/55),但超標率最高為5.5%(3/55).結論 陜西省市售水果中殺菌劑雖有檢出,但超標率并不高,三年來殺菌劑的檢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5歲及以上居民膳食維生素C攝入狀況
目的 分析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老年居民膳食維生素C攝入狀況及其食物來源.方法 以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調查資料為基礎,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法,選擇有完整人口學特征和有完整連續3d24 h膳食調查數據的65歲及以上居民3107人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特征老年居民膳食維生素C攝入量及其食物來源,并與中國居民膳食維生素C參考攝入量進行比較,評價維生素C攝入狀況.結果 65歲及以上居民平均每天攝入71.8 mg維生素C,中位水平為59.5 mg/d.不同年齡、性別、學歷、家庭收入水平和居住地的老年居民維生素C攝入水平分布存在差異,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約70.1%的老年居民存在膳食維生素C攝入不足風險,而膳食維生素C攝入不足風險較低的老年居民僅占21.6%,且受年齡、學歷、家庭收入水平及居住地的影響,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水果和根莖類是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占膳食維生素C總攝入量97.6%,且不同特征老年居民各類食物提供維生素C的比例分布存在差異.結論 我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老年居民膳食維生素C攝入不足狀況嚴重,應鼓勵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要.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攝入狀況
目的 了解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攝入現狀.方法 利用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資料,選取5031名60歲及以上居民為研究對象.利用連續3天24小時回顧法收集膳食數據,分析攝入狀況,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攝入量比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攝入量是否達到推薦量的影響因素.結果 60歲及以上居民蔬菜消費率為99.5%,消費量中位數(P50)為242.3 g/d.水果消費率為39.7%,消費量第75百分位數為(P75)為64.8 g/d.Logistic分析顯示,男性、60~ 79歲和城市蔬菜消費更有可能達到推薦量.高收入和城市水果消費更有可能達到推薦量.結論 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水果消費率低且消費量不足.蔬菜消費率高但深色蔬菜占到一半的比例低.性別、年齡和地區影響蔬菜是否達到推薦量.收入和地區影響水果是否達到推薦量.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18~59歲居民肉類消費模式現狀
目的 分析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18~59歲成年人肉類攝入狀況及其人口經濟因素的差異.方法 利用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中有完整膳食及相關數據的18 ~59歲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共計10 367名.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以縣城居委會、城市居委會、村和郊區村作為基本調查點,每個調查點隨機抽取20戶,戶內所有家庭成員均作為調查對象.膳食調查采用連續3d24h膳食回顧法,在調查的3d中任意一天消費了畜禽肉的成年人,就被視為相應肉類的消費人群,利用3d的肉類食物攝入計算肉類及亞類的人群消費率和平均每天攝入量(全人群和消費人群),評價各種肉類攝入量占肉類總攝入量的比例并分析肉類消費在不同特征(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城鄉、地區)人群間的差異.結果 2015年我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成年人肉類總體消費率為86.0%,畜肉和禽肉消費率分別為83.6%和30.0%.成人肉類平均攝入量為94.0 g/d,其中畜肉和禽肉平均攝入量分別為77.4 g/d和16.7 g/d.消費人群肉類、畜肉和禽肉攝入量分別為109.8 g/d、92.5 g/d和55.6 g/d.豬肉攝入量占肉類攝入總量的73.9%,占畜肉攝入量的86.3%.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量比較,分別有49.9%和32.2%的成年人畜禽肉攝入量超過和低于推薦量.西部地區、城市、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肉類消費率、攝入量及超過推薦量的比例均較高(P<0.05).結論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18~59歲成人肉類攝入模式不甚合理,攝入過量的現象比較嚴重,豬肉攝入量所占比例較高.
-
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奶類知識行為調查及攝入類型
目的 了解2015年中國15省(自治區、直轄市)60歲及以上居民奶類相關營養知識知曉情況、奶類及其制品的攝入狀況及攝入類型.方法 以“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變遷的隊列研究”2015年調查資料為基礎,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將有完整連續3d24h膳食回顧數據的60歲及以上居民4921人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奶類相關營養知識的知曉情況,不同知曉情況的老年人液態奶、奶粉、酸奶和其他奶制品的消費率和消費量.結果 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居民“喝奶和吃乳制品對健康有益”的知曉率為79.3%,“雞蛋和牛奶是人體優質蛋白重要來源”的知曉率為66.3%,飲奶率為20.2%,奶類攝入量P50為0.0 g/d,P95為208.3 g/d;液態奶、奶粉、酸奶和其他奶制品的攝入率分別為16.0%、1.1%、5.4%和0.2%,攝入量P50均為0.0 g/d,P95分別為200.0 g/d、0.0 g/d、27.8 g/d和0.0 g/d;兩道奶類相關題目均回答錯誤的居民液態奶、酸奶、總飲奶率(7.8%、2.3%和10.6%)均顯著低于兩題均回答正確的居民(18.2%、6.9%和23.3%),液態奶、酸奶、總飲奶量(P95分別為100.0、0.0和127.9 g/d)也顯著低于兩題均回答正確的居民(P95分別為200.0、55.6和213.3 g/d).結論 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居民奶類及其制品攝入仍嚴重不足,攝入類型以液態奶為主,提高奶類相關營養知識知曉水平可改善奶類及其制品的攝入狀況.
年 | 期數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6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編輯負責,工作效率很高,投稿2個月給出意見,小修后就接收了,編輯對排版要求嚴格,校稿時特意打電話征求作者的意見,很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這個期刊的編輯很負責,認真,對于文章的細節問題也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審稿兩個月后返回意見,修改后三天左右就收到了回復,要求對文章的參考文獻和摘要進行修改,之后就被收錄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 1個月內編輯速度快來,效率很高,送審二十幾天就有意見返回了,專家很認真,提出了很多意見,給人的感覺盡心盡責,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有自己的見解,值得推薦。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2月份投稿,4月中旬返回意見,修改意見還是很中肯的,沒有很嚴苛,修改返回后,26號就錄用了,還是很快的。個人認為文章有創新點,思路清晰,還是比較容易錄用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審稿速度相對還是很快的,期刊對文章的要求比較高,內容創新,理論功底深厚,收錄的可能性比較高。專家的意見也是非常專業的,審稿速度快,一針見血。編輯人也很好,有問必答,值得推薦。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衛生研究這本期刊的審稿專家很專業,提出的意見很又針對性,我個人覺得文章的內容新穎,闡述詳細,根據專家的意見作出認真修改,接受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期刊對文章的創新性和獨立性要求高,編輯很注重文章的細節,尤其是對文章的格式很嚴格,校稿很仔細,修改會打電話溝通交流,專家給出的意見也是很中肯的,對文章修改很有價值。
初審到錄用近三個月,主要是期間要考研,耽誤了一點時間,但是編輯還是很耐心對稿件進行了處理,很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