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
- 主管單位:
- 主辦單位: 安徽醫科大學;中華醫學會安徽分會
- 影響因子: 0.77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1-7399
- 國內刊號: 34-1073/R
本刊入選國家科技部和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認定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總覽》“臨床醫學類核心期刊”,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醫學文摘》、《中文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等國內主要文摘和數據庫收錄,并被美國《化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和俄羅斯《文摘雜志》等國際檢索系統收錄。雙月刊,彩色圖文混排,銅版紙印刷。設有論著(專家論壇、人體病理學、實驗病理學)、技術交流、綜述、外科病理系列講座、外檢經驗談、病理讀片、CPC、診斷釋疑等欄目。
1-3個月
1.來稿應具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經典個案并文獻復習須附有效文獻檢索報告書。請勿一稿多投,勿寄私人收轉,以免丟失。
2.文字應精練、準確,切忌冗長。文中資料應真實可靠,數據若具可比性,應行統計學處理。凡涉及實驗動物的論文,請提供動物等級證明材料。論著、講座、綜述,每篇字數控制在5 000字以內(包括中英文摘要、參考文獻、圖表);短篇論著、技術交流、專題讀片會,每篇字數控制在3 000字以內,病例報道字數控制在1 500字以內;其中論著、短篇論著需附300字以內的中文結構式摘要,論著還需200個實詞以內的英文摘要,綜述附100字以內指示性摘要,所有論文均需選擇2~7個關鍵詞,并標注中圖分類號。
3.圖表應簡潔明了,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以有利于制版;線條圖用白紙黑筆繪制,應標明坐標數值、計量單位等;每張圖片不得小于500 kb,圖片說明文字附在正文末。統計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可以插人正文相應位置。
4.本刊論著欄論文采用“結構式”摘要,包括四部分內容。①目的(Purpose):簡要說明研究目的、范圍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簡要說明課題的基本設計,使用的材料和方法;③結果(Result):簡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敘述應具體、準確;④結論(Conclusion):簡要說明經驗證、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不出現“本文、我們、本組”字樣。英文文摘中Purpose一般用短語表達,Method、Result的時態用一般過去時或過去完成時,Conclusion用一般現在時。
5.國際單位可參照《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1987年),如血細胞的單位為“/L”而不用“/mm”;人體內生化指標分母用“L”,如“mol/L、L”,表示物質濃度用mol/L或mmol/L,而不用“M或N%”?!癿l”改為“mL”、“μl”改為“μL”;“核分裂像改為“核分裂象”、“冰凍改為“冷凍”。
6.參考文獻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文獻,內部資料或待發表的文章一般不予引用,歡迎引用本刊的文獻資料。若直接引用他人公開發表的圖表等資料,則應征得原文作者的同意,并在發表時提供文獻來源。論著文獻量一般不超過25條,綜述為30條。所用文獻按引用先后列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處之右上角用小方括號標出,如“Gerrity等[3]報道”。參考文獻的作者著錄至前三名,多于三名者則取前三名加相應文字的“等”;外國文獻按“姓+名”方式著錄,姓用全稱、名用縮寫;其格式如下(注意標點符號的應用)。
期刊:[序號] 作者. 文題[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頁.
例:[1] 沈吟芳,穆傳勇,陳延斌,等. 肺癌中PD-L1表達和調節性T細胞浸潤的關系及意義[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31(4):418-421.
[2] Upp J R, Singh P, Townsend C M,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astrin recepters in human colon cancer [J]. Cancer Res,1989,49(2):488-492.
專著:[序號] 作者. 書名[M]. 第幾版.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
例:[3] 溫旺榮,周華友. 臨床分子診斷學[M]. 2 版.廣州: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4:154-158.
7.文中表示數量的數字盡量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利用外文縮寫字母時不能引起歧義,如“2 h、8 min、20 s”而不寫成“兩小時、八分鐘、二十秒”;分層次敘述,應依次用:1材料、2方法、3 討論。標題一律左頂格,具體格式請參考近期雜志。
8.本刊接受網站投稿(http://www. cjcep. com )和郵箱投稿(lcsybl@163.com)。本刊收稿后即給回執,2個月內仍未收到本刊處理意見者,稿件可自行處理,并請函告本刊編輯部;查詢時必須提供論文文題及編號。
本刊對來稿有修改權,稿件一旦采用即寄發“論文錄用通知”。本刊已加入萬方數據庫資源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本刊發表的論文將被全部收入電子版和光盤中。如作者不同意錄入,請與編輯部聯系或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中已包含光盤版、電子版稿酬,余不再另付。凡在本刊公開發表的論文被國內外文摘期刊收錄或被他人引用或獲各種成果獎,請及時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并惠寄有關證明材料。編輯部聯系電話:(0551)65161102,網址:http://www. cjcep. com。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影響因子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發文量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官網是什么?
雜志社官網:http://www.cjcep.com/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雜志是科技核心、北大中文核心、CSCD期刊。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影響因子是多少?
知網顯示,雜志復合影響因子為0.795,綜合影響因子為0.737。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審稿時間多久?
雜志是核心期刊,根據投過稿的作者反應,期刊審稿周期比較長,一般兩個月才送外審,從投稿到錄用大概半年左右。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cn號是什么?
經查詢,CN:34-1073/R
-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好投嗎?
這本雜志的投稿難度比較大,畢竟是核心期刊,對文章的修改意見比較多,如果有高質量的文章,可以試試投稿。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年 | 期數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投稿后第二天就送外審了,一個月返回外審意見,給了十天的時間修改稿件,之后送復審,歷時一個月,經主編終審,編輯加工,之后順利被接收,很開心。希望大家投稿也能順利。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10月7日投的文章,一周后編輯初審返回,修改好后送外審,一個月左右通知修改,12月底返回修改稿件,1月8日被錄用,前后花費三個月的時間,還是比較快的,編輯的工作效率也很高,可以及時的處理問題,很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2月20日投稿,3月22日初步錄用,對文章的格式進行了修改,4月10日正式錄用,前后兩個月左右,效率很高。編輯和審稿專家都很專業,給予了我很多幫助,很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第一次投有關技術交流的文章,文章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審稿人都很耐心的指了出來,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歷經三次修改后被收錄,還是比較順利的,文章有創新性,中的幾率更大,推薦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這次投稿經歷還是很好的,編輯人很好,每次和他進行電話溝通時,都會不厭其煩的回答我的問題,文章歷經兩次修改后被錄用,還是很幸運的,期間很感謝審稿專家,提出的便宜都很有價值,對我修改文章幫助很大。
審稿速度還是比較快的,8月投的稿件,9月份修改,11月錄用,不像其他人說的那么慢,文章可以適當的進行加急處理,急需評職稱的可以和編輯商量加急處理,希望大家投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