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
-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 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響因子: 0.22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673-4106
- 國內刊號: 11-5395/R
1964年創刊,中華醫學會、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主辦。本刊是具有光輝歷史和優質品牌的國際醫學系列雜志中的一員,并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本刊辦刊宗旨是反映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促進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交流。設立有綜述、最新研究進展、標準與規范、病例報道并文獻復習、學科史話等欄目。本刊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為主要讀者對象,同時適合相關學科從事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者閱讀,歡迎相關專業的醫護技人員投稿及訂閱。
1-3個月
1. 內容:選定近期國際研究熱點命題,將數十篇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通讀后,有分析、有討論、深入淺出的反映所選命題的國際水平和發展趨勢。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數據準確,格式符合本刊稿約,全文一般不超過6 000字(含標點符號及參考文獻)。
2. 文題:要求鮮明、簡潔、確切的反映文章特定內容, 20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及標點符號。
3.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證明信。綜述類稿件需提供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格式以此為例:作者單位:郵編 城市,單位1(作者1);單位2(作者2)
通信作者:姓名,Email:
4. 摘要與關鍵詞:文首附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簡潔明了概況全文內容。摘要下列出2~5個中英文關鍵詞,請盡量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文醫學主題詞表》選用,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關鍵詞之間以分號分隔。例:鼻咽(Nasopharynx);血管纖維瘤(Angiofibroma)
5. 名詞術語:①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2/3-1997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執行,腧穴名稱與部位名詞術語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文名稱。②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例如:DNA、CT等。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
6. 圖表:本刊為銅版紙黑白印刷,能用文字表示時盡量避免使用圖表。文中圖表均應貼附于相應文中,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僅1幅圖或1個表寫作圖1或表1。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圖表均隨文排。本刊采用三線表(頂線、欄目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標明單位,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
7. 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ng/(kg·min)或ng·kg-1·min-1的形式。應盡可能使用單位符號,也可以與非物理單位(如:人、次、臺等)的漢字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次/min。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號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計量單位與舊制單位的換算系數,然后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可以只寫1次,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為“(75.4±18.2)ng/L”。
8. 數字:執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后≥5位數字時,每3位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71,329.654,56”應寫成“71 329.654 56”。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符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59%”不能寫成“5~59%”,“(50.2±0.2)%”不能寫成“50.2±0.2%”。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4 cm×3 cm”。
9. 數字出版信息 標注數字對象標志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可標注于論文首頁地腳,以“DOI”作為標志。除轉載和消息類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需標注DOI,DOI標注于每篇文章首頁腳注的第1項。由中華醫學會雜志社各期刊編輯部為決定刊載的論文標注DOI。參照IDF編碼方案(美國標準ANSI/NISO Z39.84-2000)規定,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標注規則如下:“DOI:統一前綴/學會標識.信息資源類型.雜志ISSN××××-××××.年.期.論文流水號”。即:“DOI:10.3760/cma.j.issn. ××××-××××.yyyy.nn.zzz”。
10. 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采用斜體排印。常用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 ;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1.參考文獻:①參考文獻要求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10年內(近5年內的文獻不得少于所引文獻的50%)公開發表的國內外文獻,以30 篇左右為宜,書籍和中文文獻盡量少引用。②執行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③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 ~ 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et al”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作者名稱及期刊名稱用縮寫,書寫格式需參考PUBMED收錄格式,以保證其準確性(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需著錄年卷期及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親自核對原文并保證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于文末。期刊著錄格式:作者1,作者2,作者3,(3位以上作者后加et al). 文題[文獻類型]. 刊名,年,卷(期):起頁-止頁. 示例如下。
[1] Uchida T,Suto H,Ra C,et al. Pre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2-type chemokine and its receptor in atopic dermatitis[J]. Int Immunol,2002,14(3): 1431-1438.
[2] 陳登原. 國史舊聞[M].北京:中華書局,2000:29.
[3] 袁訓來,陳哲,肖書海,等. 藍田生物群:一個認識多細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窗口[J]. 科學通報,2012,55(34):3219.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影響因子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發文量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總被引頻次
熱門常見問題
-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屬于幾類期刊?
該期刊是一本核心刊物,是統計源核心,是三類刊物。
-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影響因子多少?
以下是知網上查詢到的有關期刊的影響因子信息:復合影響因子:0.379,綜合影響因子:0.328。
-
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評分積分?
期刊的統計源核心刊物,對于每個地區而言,加分標準是不同的,想要了解該期刊的評分積分問題可以咨詢本站在線老師。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
棒球之神與鼻咽癌的抗爭
棒球在北美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稱為北美四大球之一.貝比·魯斯(Babe Ruth)是美國棒球史上最有名的球員,是美國職業棒球史上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揚基隊強打者,曾經連續3次打破大聯盟全壘打記錄,因而被譽為拯救美國棒球的人.魯斯于1936年成為入選棒球名人堂的五人之一;1998年運動新聞將魯斯排在百大棒球員首位.1999年美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評選的世紀百大體育人中,魯斯高居第三,僅次于喬丹和拳王阿里.2018年貝比·魯斯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平民的最高國家級榮譽.作為與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飛人喬丹相比肩的傳奇體育巨星,魯斯享有棒球之神的美譽.然而,棒球之神與鼻咽癌抗爭歷史卻鮮為人知.
關鍵詞: -
自噬與細胞穩態調控及腫瘤的研究進展
自噬是一種細胞反應,用來自身獲得營養物質及消化細胞器,細胞能夠調控自噬以應對需求,對維持蛋白質代謝平衡及細胞內環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它促進細胞生長、發育、分化和維持生物體自我平衡.細胞在營養缺乏的情況下將誘導自噬,通過自噬降解胞質和細胞器以提供細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但過度的刺激,自噬持續存在將導致自噬樣細胞死亡.自噬調控的異常與腫瘤的發生有著直接關系.細胞自噬是當前腫瘤研究的新熱點,其在腫瘤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自噬的誘發對腫瘤的發生具有雙刃劍作用,一方面是阻礙腫瘤發生的屏障,抑制腫瘤生長,另一方面是腫瘤相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應答,促進腫瘤進展.
-
化療在頭頸鱗狀細胞癌功能保全策略的研究進展
頭頸鱗狀細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作為起源于頭頸各部的常見腫瘤,每年全球的新增病例數超過50萬.在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基因治療中,化療的作用毋庸置疑,并且化療應用于HNSCC已經30余年,也是近來提升患者生存質量,保留器官功能方面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簡述了關于HNSCC化療的相關試驗研究情況.
-
鼻咽癌靶向放射增敏策略研究進展
放射抵抗是鼻咽癌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在各種放射增敏策略中,目標明確、療效較好和副作用較少的靶向放射增敏策略已成為當前及今后鼻咽癌放療領域的研究熱點,包括分子靶向放射增敏、基因靶向放射增敏、乏氧靶向放射增敏及納米靶向增敏等.進一步研究鼻咽癌放射抵抗的機制,尋找關鍵作用靶點,進行多基因、多環節聯合靶向干預,有望破解目前鼻咽癌放射抵抗的難題.
-
兒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少見,生物學行為表現為較強的侵襲性,但總體預后良好.乳頭狀癌是人群中最常見的甲狀腺癌病理類型.隨著甲狀腺癌研究在基因水平上的不斷深入,已發現多種基因與其發生、發展、預后相關,為甲狀腺癌的診斷、預后判斷和治療都提供了全新的方向.RET/PTC基因重排、PAX8/PPARγ重排等基因重排在兒童甲狀腺癌的發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RAS基因、BRAFV600E基因的突變作用相對成人,在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上作用較小.
-
術中甲狀旁腺激素測定在甲狀旁腺切除中應用
人體甲狀旁腺合成和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作用于骨骼和腎臟,從而調節血鈣水平.甲狀旁腺自身病變或其他疾病引起鈣磷紊亂,導致甲狀旁腺過度分泌甲狀旁腺激素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引起鈣磷代謝失調、骨組織病變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對于難治性繼發性甲狀旁腺亢進,甲狀旁腺切除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術中甲狀旁腺激素測定是甲狀旁腺手術過程中的一種功能性診斷工具,可以預測手術成功與否,并幫助術者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探查,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探查所導致的手術并發癥.
-
下咽癌遠處轉移的相關因素研究進展
下咽癌是頭頸部最常發生遠處轉移的腫瘤,一旦發生遠處轉移往往預后極差.遠處轉移是影響下咽癌預后的主要決定因素,也是臨床決策的重要因素.然而,下咽癌遠處轉移的預防或早期治療策略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探索下咽癌遠處轉移相關影響因素,對下咽癌的臨床診斷、治療及改善預后問題至關重要.本文就下咽癌遠處轉移的部位,下咽癌遠處轉移的相關因素以及下咽癌遠處轉移的過程做一綜述.
-
長鏈非編碼RNA在頭頸腫瘤轉移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手術、放射治療和化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方式的進展,頭頸腫瘤患者的生存率較以往有所提升,但對于局部晚期腫瘤患者,其預后、生存率及生存質量仍是棘手問題,腫瘤轉移則是影響晚期患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對長鏈非編碼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認識,發現其在表觀遺傳、轉錄、轉錄后、翻譯及翻譯后等多個水平的異常調控可促使腫瘤轉移,這為研究腫瘤轉移提供新途徑.本文就lncRNA在頭頸部腫瘤轉移中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
喉環狀軟骨上部分切除術的應用進展
近年來喉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手術治療仍然是喉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方式從最初確保腫瘤完全切除的喉全切除術轉變為在確保腫瘤完全切除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喉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而喉環狀軟骨上部分切除術以保留環杓單元為特點,既能完整切除腫瘤,又可保留喉的生理功能,且不需要永久性氣管造瘺,在不影響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得到廣泛應用.本文首先概述喉癌的發病與治療情況,其次描述喉環狀軟骨上部分切除術的原理與特點,最后討論喉環狀軟骨上部分切除術的最新應用進展.
-
鎖骨上動脈島狀皮瓣的制備與應用
鎖骨上動脈島狀皮瓣是一種取自鎖骨上和三角肌區的筋膜皮瓣,是術后軟組織缺損修復的一項新技術.該皮瓣因與頭頸部皮膚顏色、紋理、質地高度相似,以及厚度適中、無毛發覆蓋、獲取簡單、供區并發癥少等優點,成為頭頸部缺損重建的理想選擇.近年來對該皮瓣的解剖研究和應用日益增多,特別是其在頭頸部重建中的優勢逐漸被認可.為進一步推進該皮瓣在頭頸外科的應用,現對鎖骨上動脈皮瓣的歷史、解剖、制備及應用做一綜述.
-
游離皮瓣在頭頸部軟組織缺損重建中的應用進展
頭頸腫瘤的治療多采用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模式,手術會造成頭頸部組織的巨大缺損,并對患者的吞咽、發音功能等造成嚴重影響,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顯微外科技術支持下的游離皮瓣是目前頭頸部軟組織缺損修復的主流方式.本文綜述目前臨床中常用的幾種游離皮瓣,綜合考慮其優缺點及適用范圍,旨在為臨床工作中頭頸部軟組織缺損重建時游離皮瓣的選擇提供參考.
-
唾液外泌體在頭頸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唾液外泌體是細胞通過主動分泌作用產生并排出胞外的圓形杯狀囊泡,其內含有大量信息分子,參與和調節多種信號通路,在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以及物質傳遞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唾液外泌體不僅可作為疾病診斷的標記物,還可能作為藥物載體應用于疾病的治療.本文主要就現階段唾液外泌體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頭頸惡性腫瘤中的作用進行綜述.
-
分子靶向治療在晚期甲狀腺癌中的臨床應用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總體上治療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難治性甲狀腺癌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甲狀腺癌分子病理機制研究的不斷進展,以激酶抑制劑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療逐步在晚期甲狀腺癌治療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晚期甲狀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年 | 期數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2個月內在期刊上投了一篇稿件,經小修后收錄,歷時兩個月的時間,外審專家和編輯都很負責,給予了我很多的指導,再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很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3個月內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我的文章投稿到錄用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近修改后被收錄的,編輯的態度很好,校稿期間會和我聯系商討文章中的細節問題,很感謝,推薦大家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審稿速度還是可以的,個人覺得文章只要有一定的創新性,一般不會被拒稿的,外審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都針對性,文章經修改后有了很大的提升,值得稱贊。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在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上投錄了一篇有關學科史話的文章,修改稿件期間碰到了一些問題,我就打電話咨詢了編輯,編輯老師態度很好,很耐心的和我講解,很感謝。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整體而言期刊還是很不錯的,稿件處理的速度很快,文章有創新點,語言嚴謹,文章的條理清晰,還是很容易中的,祝大家投稿順利。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投稿周期: 4個月內投稿到接受歷時四個月的時間,等待的期間還是很煎熬的,外審送審了兩個審稿專家,兩個月左右返修,提出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之后還會來投稿的。
-
未知
錄用情況:投稿周期:在期刊上中了一篇綜述,外審專家提出的意見都很中肯,直擊文章要害,編輯老師也能及時的回復問題,很有耐心,感覺期刊對文章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對文章的理論性、創新性有著校稿的要求,希望期刊可以越辦越好。
投稿后一個多月返修,給出的修改意見很詳細,認真能修改回復后,被收錄,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效率還是可以的,大家可以投稿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