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9sr61"></sub>
<progress id="9sr61"><th id="9sr61"><big id="9sr61"></big></th></progress>
  1. 歡迎來到360期刊網!
    學術期刊
    • 學術期刊
    • 文獻
    • 百科
    電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期刊 >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 毒理學雜志

    毒理學
    • 毒理學
    • 毒理學
    • 毒理學
    • 毒理學
    • 毒理學

    毒理學雜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 北京市衛生局
    • 主辦單位: 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
    • 影響因子: 0.50
    • 審稿時間: 1-3個月
    • 國際刊號: 1002-3127
    • 國內刊號: 11-5263/R
    • 發行周期: 雙月刊
    • 郵發: 82-178
    • 曾用名: 衛生毒理學雜志
    • 創刊時間: 1987
    • 語言: 英文
    • 編輯單位: 《毒理學雜志》編輯委員會
    • 出版地區: 北京
    • 主編: 高星
    • 類 別: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期刊榮譽:
    毒理學雜志簡介

                   《毒理學雜志》(原刊名《衛生毒理學雜志》)是我國第一份毒理學專業綜合性的學術期刊,屬于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期刊。本刊堅持辦刊宗旨和“面向學者,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面向政府和面向國際的服務方向”。并刊集中了全國從事衛生、環境、食品、遺傳、免疫、分子生物學、細胞、放射等各方面的專家和編委。主要內容為工農業、環境、食品、遺傳和臨床毒理學方面的科研論文以及民用與環境化學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的安全性評價、簡報、專題評述等新化學物質的毒性評價、毒理學實驗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經驗介紹和毒理學新理論;報道國內外學術動態和研究進展。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毒理學專業的科技人員、各級衛生防疫部門的衛生醫師、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部門的技術人員、職業病臨床醫師、醫學院校師生以及生產、使用保健品、化妝品的廠家和有關人員。國外發行到: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                              Journal of toxicology(original name:journal of health toxicology) is the first synthetic journal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china, which is affiliated to CMPA(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We always insist on the aim of journal, and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To face scholar、enterprise、society、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Issued to abroad including U.S.A., British, Canada and so on. The main content contain special subject commentary on industry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product、foodstuff and health product 、cosmetic、drug product、pharmacology、heredity、clinical  toxicology、pesticide、veterinary drugs、bait vessel、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new technology、 new protocol and instruction of experence  on toxicological experiment, new concept of toxicology, safety assessment of new chemistry materi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both here and abroad.  Our journal is founded on 1987, and from that time on we were selected into”Chinese core journals” four times, and be into “science& technology thesis core journals of china”.The journal has been included as source journal by “China science citing articles” and other 20 databases nearly,and be included by authoritative foreign institution of index,such as SCI,CA. Recent years,we gain more prizes those are “Northern excellent journal” awarded by northern journal commission, “Beijing municipal excellent journal”awarded by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technology commission,”Bo le prize”awarded by CMPA, “Academic quality prize”,“edit quality prize”and“blue ribbon of excellent journals”.Our journal is double-monthly journal,RMB 48 per year. Communication address: beijing municipal east district hepingli middle street;post code:100013. TEL AND TAX:010-64407284;E-MAIL:bjwsdl@sohu.com                

    毒理學雜志投稿

    毒理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投稿周期比同行快2-3個月 現在咨詢
    毒理學雜志數據統計

    毒理學雜志影響因子

    毒理學雜志發文量

    毒理學雜志總被引頻次

    無法辨別期刊質量?專業編輯老師一對一講解,現在咨詢 現在咨詢
    毒理學雜志常見問題

    熱門常見問題

    • 毒理學雜志影響因子是多少?

      毒理學雜志影響因子是 0.50

    • 毒理學雜志審稿周期是多久?

      毒理學雜志審稿周期1~3個月

    • 毒理學雜志是sci嗎?

      毒理學雜志不是SCI期刊,是屬于核心期刊雜志。

    • 毒理學雜志好投嗎?

      關于這個問題,具體要看文章質量,詳情可以咨詢我們專業老師。

    • 毒理學雜志投稿多久回復?

      這個要看雜志社審稿的速度,快速見刊,請聯系我們專業老師。

    沒有找到答案?編輯老師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您的問題 現在咨詢
    期刊服務咨詢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學術期刊分析推薦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 免費論文評估服務

      專業編輯團隊為您的文章進行評估,是否能達到期刊社的發表要求,并為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意見和指導。

    申請加急綠色通道
    權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薦刊物均可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正刊

    • 嚴格保密協議

      可簽署保密協議 ,不透露任何用戶信息可跟蹤進程,全程協議

    • 售后服務保障

      1對1服務,7x24小時在線

    • 企業信譽保障

      11年經驗沉淀,實體公司運營

    毒理學雜志目錄文獻
    • 金銀花菌子實體對小鼠免疫功能調節作用的實驗研究

      作者:盧連華;郭婕;顏燕;謝瑋;楊非;姚文環;范軼歐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討金銀花菌子實體對ICR正常小鼠的免疫調節作用.方法 240只ICR小鼠隨機分為4組,每組60只,設置溶劑對照組,低、中和高劑量組(1.25、2.50和7.50 ml/kg·bw).灌胃金銀花菌子實體提取液30 d后,通過測定小鼠T淋巴細胞轉化能力、遲發型變態反應、抗體生成細胞、血清溶血素、巨噬細胞吞噬活性及NK細胞活性來評價金銀花菌子實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 金銀花菌子實體各劑量組能明顯增強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中高劑量組抗體生成細胞數和巨噬細胞吞噬活性,高劑量組提高T淋巴細胞轉化能力和NK細胞活性.結論 金銀花菌子實體能增強ICR小鼠的免疫功能.

    • 納米二氧化硅對16HBE細胞存活率及SOD1表達的影響

      作者:龔春梅;周繼昌;莫俊鑾;梁雄順;徐遠飛;唐春蓮;劉小立;莊志雄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討納米二氧化硅(nano-SiO2)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細胞)存活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表達的影響.方法 以質量濃度為0~100 mg/L nano-SiO2處理16HBE細胞24 h,以CCK-8法檢測細胞存活率,篩選合適的后續實驗處理劑量.將16HBE細胞分為6組:溶劑對照組(予等體積溶劑處理)、微米SiO2對照組(予質量濃度為20 mg/L微米SiO2處理),5、10和20 mg/L nano-SiO2組(予相應終質量濃度的nano-SiO2處理),姜黃素組(先予終濃度為10 μmol/L的姜黃素處理2h,再予終質量濃度為20 mg/L的nano-SiO2處理).各組細胞經處理后,分別于培養4、12和24 h時間點收獲細胞.采用熒光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細胞中SOD1 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跡法檢測SOD1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結果 隨著nano-SiO2處理劑量的增加,細胞存活率下降,呈劑量-效應關系,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12和24 h時間點,nano-SiO2刺激后,16HBE細胞的SOD1的mRNA和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均出現劑量依賴性下降(P<0.01);與同時間點溶劑對照組比較,10和20 mg/L nano-SiO2組16HBE細胞的在上述2個時間點的SOD1 mRNA和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4、12和24 h時間點,20 mg/L nano-SiO2組16HBE細胞的SOD1 mRNA和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均低于同時間點的微米SiO2對照組(P<0.05),姜黃素組16HBE細胞的上述2個指標均高于20 mg/L nano-SiO2組(P<0.05).結論 nano-SiO2刺激可導致16HBE細胞存活率下降并呈劑量依賴性;SOD1表達的下調可能是nano-SiO2致16HBE增殖抑制的機制之一.姜黃素對nano-SiO2誘導16HBE細胞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硫代乙酰胺引起兔肝纖維化及腎毒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越;姚葉濤;楊亞洋;張婷;駱豐;任軍;許健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究硫代乙酰胺不同注入途徑、不同劑量引起新西蘭大白兔肝纖維化及腎毒性的作用機制.方法 15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分成空白對照組,腹腔注射高和低劑量組,耳緣靜脈注射高和低劑量組.硫代乙酰胺干預20周處死試驗階段動物,制備肝、腎病理組織切片,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肝腎組織結構病理改變;Western blot檢測肝腎組織細胞凋亡相關蛋白Casepase3、Bax、Bcl-2表達水平的變化;免疫組化檢測NF-κB表達水平的變化.結果 病理組織切片結果顯示,2種注入途徑均可導致新西蘭大白兔肝細胞腫脹、纖維化形成,且都引起腎上皮細胞腫脹、出血等病理損傷,但無明顯纖維化病變;Western blot結果顯示2種注入途徑均可使肝腎組織細胞凋亡相關蛋白Casepase3和Bax表達上調,Bcl-2表達下降,且呈現劑量依賴性;免疫組化結果表明兩種注入途徑NF-κB在肝腎組織的表達均隨劑量增加表達上調.結論 硫代乙酰胺可引起兔肝纖維化合并腎損傷毒性,可能與其誘導細胞凋亡有關.

    • 定量全身放射自顯影技術(QWBA)在大鼠組織分布研究中的應用

      作者:孫杰;鄭釗鋮;石勁敏;劉萍;胡玥;唐黎明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利用定量全身放射自顯影技術(QWBA)對14C尿素在大鼠體內組織分布進行研究.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5只、每只灌胃給予10 μCi/ml14C尿素溶液3 ml后,分別于0.5、1、3、4和5.5h后處死,使用大型冷凍切片機對其進行整體冷凍切片,測定其冷凍切片各組織放射性強度.結果 14C尿素在大鼠體內分布廣泛,在心臟、肝、肺、腸、胃和腎等主要器官以及皮膚、肌肉、腦組織中均有分布,并迅速代謝后排出體外,5.5h后大鼠體內尿素已消失殆盡.利用圖像灰度值進行相對定量,尿素在大鼠體內主要分布器官為胃、腎和腸.結論 利用QWBA技術對組織分布進行研究,以圖像形式表達標記物分布,定位準確、靈敏度高,可以快速直觀得到藥物在體內的分布情況,為明確藥物毒性靶器官提供有力的證據,將是一項今后國內開展新藥研究新的手段.

    • 慢性毒性和致癌試驗SD大鼠病理組織學數據現狀分析

      作者:伍津;宋向榮;蔡婷峰;趙娜;黃曼琪;馬超亞;梁旻煒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試驗空白對照組SD大鼠各臟器自發性病變的發生情況.方法 選取3個慢性毒性和致癌試驗(染毒104周)的空白對照組大鼠420只,雌雄各半,取各臟器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由3位病理診斷醫師進行診斷.結果 28個受檢臟器共檢出71種病變,合計3854例,發生病變例數最高的臟器分別為肝、腎、腎上腺、肺、甲狀腺和心臟;未檢出自發性病變的臟器為小腦、甲狀旁腺、唾液腺、食管、胃、空腸、回腸、結腸、盲腸、直腸、肌肉、坐骨神經、眼球和皮膚等14種.最常見的病變依次為肝脂肪變性(57.22%)、脾髓外造血(38.99%)、腎上腺色素沉著(34.68%)、腎炎細胞浸潤(27.34%)和甲狀腺C細胞增生(25.31%).對病變進行分類匯總,發現色素沉著占總病變的9.6%,鈣化/礦化占4.8%,炎癥細胞浸潤占5.5%,炎癥占3.6%,變性類病變占16.3%,增生性病變占10,1%,其他病變占35.0%.結論 慢性毒性和致癌試驗中SD大鼠病變種類繁多,發生率不一,本文的數據現狀分析可為解釋毒理試驗中相關病變提供參考.

    • 氯唑沙宗在C57BL/6小鼠體內的代謝及藥代動力學參數研究

      作者:吳智君;管明月;趙文錦;韓合敬;王倩;鄭敏;張蔓;王磊;程娟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通過氯唑沙宗(CZX)經口灌胃C57BL/6雄性小鼠,確定血漿中CZX和代謝產物6-羥基-氯唑沙宗(6-OH-CZX)的濃度-時間曲線,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并與文獻報道的CZX藥代動力學參數進行比較和討論.方法 72只SPF級C57BL/6雄性小鼠,隨機分成20和200 mg/kg·bw 2個劑量組,經口灌胃給藥.在灌胃前和灌胃后2、5、10、15、20和30 min,1、2和4h分別取4只小鼠采血,通過高效液相-串聯質譜測定血清中的CZX和6-OH-CZX濃度,并利用DAS 2.0軟件計算藥代動力學數據.結果 20 mg/kg·bw CZX組小鼠灌胃后30 min,CZX和6-OH-CZX在血漿中均達到最高濃度,分別為57.61和1.84 nmol/ml.200 mg/kg·bw CZX組小鼠灌胃后10和15 min,CZX和6-OH-CZX血漿中的濃度分別達到最高峰,為332.56和5.96 nmol/ml.藥代動力學參數結果表明,20和200 mg/kg·bw劑量組的CZX半衰期t1/2分別為63.11和53.80 min.200 mg/kg·bw劑量組的CZX和6-OH-CZX的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20 mg/kg· bw劑量組AUC的3.71和2.91倍.結論 C57BL/6小鼠在經口灌胃CZX的劑量為20 ~ 200 mg/kg·bw時,可以選擇檢測灌胃后5~ 20 min內血漿CZX和6-OH-CZX的濃度,以便在進行同一種屬小鼠的CYP2E1酶活性相關研究中,達到較好的對比效果.

    • 基于3D表皮模型霧霾和煙花集中燃放天氣細顆粒物對皮膚刺激性的影響及方法比較

      作者:聶燕敏;張楠;齊麗娟;陶晶;王心宇;尤育洲;寧鈞宇;李國君;高珊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采用3D表皮模型及傳統動物實驗,觀察不同天氣下細顆粒物對皮膚刺激性的影響,并進行方法學探討.方法 分別收集霧霾天氣、煙花集中燃放天氣(春節)及晴好天氣下細顆粒物,超聲水浴提取;通過MTT法測定人角質形成細胞在不同天氣細顆粒物作用下細胞存活率的影響;應用Time-to-Toxicity(ET50)方法研究細顆粒物對3D表皮模型的刺激性;同時應用傳統的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檢測方法對3種天氣下細顆粒物進行檢測,并將兩者結果進行比對.結果 PM2.5染毒濃度為12.50%時,霧霾組PM2.5樣本作用于人角質形成細胞24 h后細胞存活率明顯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晴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春節組PM2.5樣本作用于3D表皮模型16h后細胞存活率明顯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霧霾組、春節組PM2.5樣本作用于3D表皮模型24 h后細胞存活率明顯下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晴天組、霧霾組和春節組ET50均大于24 h,結果判定為無刺激性.傳統的皮膚刺激試驗結果顯示,晴天組、霧霾組和春節組細顆粒物對家兔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積分均值為0,結果判定為無刺激性.結論 霧霾天氣及煙花集中燃放天氣下細顆粒物具有更強的皮膚刺激性反應;與傳統動物試驗相比,應用3D表皮模型檢測細顆粒物皮膚刺激性,兩者試驗結論一致,3D表皮模型檢測可大大減少試驗樣本用量,減少實驗動物用量,符合動物倫理3R原則.

    • 運動對納米二氧化硅染毒大鼠肝腎組織毒作用的研究

      作者:孫湖泊;陸敏;劉娜;侯悅;于永波;黃沛力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研究運動強度對納米SiO2染毒大鼠的肝腎毒性的影響.方法 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顆粒在高純水中的形狀和分散性,用動態散射光粒度分析儀測量納米SiO2顆粒水合粒徑的大小.采用非暴露式氣管滴注法構建大鼠納米SiO2染毒模型,給藥劑量為10 mg/kg·bw,同時給予游泳干預,隔日給藥,共給藥15次.于最后一次運動24 h后取出肝和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肝腎組織病理學改變.對肝腎組織氧化損傷進行檢測: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對肝腎組織中羥脯氨酸含量進行檢測.采用Masson染色對組織膠原纖維進行特染.以P-smad2/3作為TGF-β1/Smad通路活化的標志,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TGF-β1、Smad2、Smad3、p-Smad2/3在動物肝腎的表達情況.結果 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腎中MDA含量增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GSH-Px活力減少,低強度運動組與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臟中SOD含量減少,高強度運動組與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中羥脯氨酸含量減少,且高強度運動組與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asson染色顯示各運動組較陽性對照組膠原纖維增多.免疫組化結果顯示,各運動組大鼠肝中Smad3均高于陰性對照組(P<0.05),并呈現與運動強度呈正相關性.各運動組大鼠腎中Smad2和Smad3均低于陰性對照組(P<0.05),且Smad2隨運動強度增加而降低.結論 運動強度增加會加重納米SiO,對小鼠的肝腎毒性.

    • IL-10對HepG2細胞生長增殖的影響

      作者:葉園;張寧;殷偉麗;童章??;李妍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初步探討不同濃度的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對肝癌細胞HepG2生長及增殖的影響作用.方法 體外常規培養HepG2細胞,以0~ 30 ng/ml IL-10分別作用24 h,四唑鹽比色法(MTT法)觀察不同濃度的IL-10對HepG2細胞生長增殖的影響,酶標儀檢測各組吸光度值.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各組細胞數量及形態變化.結果 與對照組(0劑量組)相比,5~15 ng/ml IL-10作用于HepG2細胞24 h,細胞的增殖水平無明顯改變;20 ~ 30 ng/mlIL-10作用于HepG2細胞24 h,細胞的生長增殖能力明顯增加(P<0.05);且細胞的增殖能力隨著IL-10濃度的升高不斷增強,具有劑量依賴關系.結論 一定濃度的IL-10對HepG2細胞的生長增殖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 木棉花對大鼠致畸實驗研究

      作者:馮丁山;林衛華;黃業宇;吳愛琴;王湛;蘇林梁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為了判定服用木棉花對人體的母體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確定木棉花對試驗動物的食用安全性及其對人的安全食用量;為后續將其做為新資源食品進行開發和利用提供毒理學安全性的依據.方法 采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的致畸試驗方法,將木棉花樣品按3 300、6 600和13 300 mg/kg·bw的劑量分為3組,采用灌胃的方式給藥,溶媒對照組用等量純水灌胃;陽性對照組腹腔注射環磷酰胺8 mg/kg.妊娠第20天處死孕鼠,解剖并檢測記錄著床數、黃體數、吸收胎、早死胎、晚死胎和活胎數子宮連胎重,計算孕鼠體重增重、體重凈增重,檢查胎鼠外觀、內臟和骨骼的畸形情況.結果 木棉花各劑量組對SD孕鼠母體未見明顯毒性、對胎鼠未見明顯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結論 在本實驗研究劑量范圍內,木棉花樣品未見致畸作用,NOAEL為13 300 mg/kg·bw.

    • 替考拉寧致大鼠急性腎損傷及氧化應激機制的研究

      作者:趙陽昱;謝永忠;趙營莉;方興;方卉;夏泉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劑量替考拉寧(TEC)對大鼠的急性腎損傷程度及腎損傷與氧化應激的關系.方法 SD大鼠32只隨機分為4組(n=8),TEC 100、200和400 mg/kg組和對照組,TEC 100、200和400 mg/kg組分別日腹腔注射100、200和400 mg/kg· bw的TEC,對照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鹽水,連續7d.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比色法測定腎臟組織中谷胱甘肽(GSH)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丙二醛(MDA)濃度,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腎組織病理學變化,免疫組化分析核因子E2相關因子(Nrf2)的表達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TEC 400 mg/kg組大鼠血漿BUN、Scr濃度明顯升高(P<0.01),腎組織GSH、MDA濃度明顯升高(P<0.01),SOD活性明顯降低(P<0.01),腎組織Nrf2表達上調.結論 TEC可誘導大鼠急性腎功能損傷,且可能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所導致.

    • 鈣對母鼠氟暴露致仔鼠自主性活動和學習記憶的影響

      作者:于秋麗;邵丹丹;汪曉宇;年未未;歐陽瑋;章子貴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討飼料鈣對母鼠氟暴露致仔鼠自主性活動和學習記憶的影響.方法 選用健康初斷乳SD雌性大鼠75只,雄性25只,雌鼠隨機分為對照組、高氟組、低鈣組、低鈣高氟組和高鈣高氟組,飼養3個月后,雌雄鼠合籠交配產仔鼠,取14及28日齡仔鼠進行開場行為和Morris水迷宮實驗.結果 開場行為觀測結果表明,與對比組相比,各日齡高氟組與高氟低鈣組焦慮感增強,興奮性或自發性活動能力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或P<0.01);水迷宮學習記憶觀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各日齡高氟組與高氟低鈣組學習記憶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或P<0.01);低鈣組與高氟高鈣組學習記憶改善有所改善.結論 高鈣飼料能明顯改善母鼠氟暴露致仔鼠學習記憶的損傷,母鼠氟暴露致子代學習記憶損傷有性別差異,雌性仔鼠的損傷大于雄性仔鼠.

    • 二氯乙酸對人尿路上皮細胞膀胱癌相關基因甲基化、轉錄和蛋白表達的影響

      作者:齊慧穎;郭新彪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討二氯乙酸對人尿路上皮SV-HUC-1細胞膀胱癌相關癌基因c-myc和抑癌基因APC、SFRP1、SFRP5甲基化、轉錄水平以及蛋白表達量的影響,為闡明其毒性機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CCK-8法檢測二氯乙酸對SV-HUC-1細胞的細胞毒性,確定不顯著影響細胞存活率的濃度及處理時間.以1和2 mmol/L濃度二氯乙酸分別對SV-HUC-1細胞染毒24、48和72 h,采用甲基化特異性PCR(MSP)和real-time PCR對細胞中c-myc、APC、SFRP1和SFRP5基因的甲基化狀態和mRNA表達量進行檢測.以2 mmol/L濃度二氯乙酸對SV-HUC-1細胞染毒72 h,采用Western blot 對c-myc蛋白進行蛋白表達量檢測.結果 二氯乙酸可使SV-HUC-1細胞中c-myc基因非甲基化程度升高,mRNA和蛋白表達量上升;可使APC、SFRP1和SFRP5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mRNA表達量下降.結論 二氯乙酸可影響SV-HUC-1細胞癌基因c-myc和抑癌基因APC、SFRP1、SFRP5的甲基化和表達,提示其可能有一定的表觀遺傳毒性.

    • BMH-21誘導人肝癌BEL-7402細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徐路;梁旗燦;張岳培;孫偉;馮靜;于洋;劉師兵;劉維民;徐冶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目的 探討核仁應激對人肝癌BEL-7402細胞的凋亡誘導作用.方法 以人肝癌BEL-7402細胞為研究對象,依據給藥劑量實驗分為4組:對照組(0μmol/L),1、2和4μmol/L組.MTT檢測BEL-7402細胞生存率,共聚焦顯微鏡觀察核仁應激標志蛋白變化,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蛋白印跡檢測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結果 MTT結果表明BMH-21對BEL-7402細胞生長抑制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發現BMH-21誘導BEL-7402細胞核仁應激標志蛋白發生變化,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表明BMH-21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誘導細胞凋亡,蛋白印跡結果顯示凋亡相關蛋白表達明顯增加(P<0.05).結論 BMH-21誘導人肝癌BEL-7402細胞核仁應激,導致細胞凋亡的發生.

    • 敵草快毒理學研究進展

      作者:吳煜崢;菅向東;王文君;張忠臣;于玲家;李秀芹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敵草快(1,1'-亞乙基-2,2'-聯吡啶二溴鹽)是一種作用迅速的非選擇接觸除草劑和植物脫水劑,與廣泛應用的百草枯(1-1-二甲基-4-4-聯吡啶陽離子鹽)屬于同一類.近年來,百草枯水劑被禁止在國內銷售,敵草快在國內除草劑市場隨之銷售量劇增,敵草快中毒的病例報告相應明顯增加.敵草快中毒多見于發展中國家的農村,目前國內尚缺乏發病率的統計數據.敵草快中毒的大多數患者死于并發癥,如消化道并發癥(腹脹、組織脫水、胃腸道粘膜損傷、麻痹性腸梗阻、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心腦血管并發癥(腦干出血和梗塞、左心室乳頭肌梗塞)和腎小管嚴重損傷等多個器官衰竭,涉及循環和呼吸系統[1].現將敵草快的毒理學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 毒理學數據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

      作者:吳??;俞萍;呂中明;宋雁;卞倩;劉兆平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風險評估是指暴露于風險源時,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不良效果的事件發生可能性的評估,其目的是為了評價潛在風險,風險評估包括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和風險特征描述4個步驟.風險評估人員做出正確決策的基礎來源于高質量的毒理學數據,毒理學數據在風險評估整個過程尤其在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2個環節中起著重要作用,在風險管理和毒作用預測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 復方葛參膠囊的安全毒理學評價

      作者:張洋婷;于海濤;徐斌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它既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也是食物,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及生陽止瀉的功效[1].葛根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黃酮、內酯、萜類、多糖和氨基酸等[2].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異黃酮類物質,如葛根素、大豆苷及其苷元等[3-4].研究表明,葛根異黃酮類物質能擴張冠狀動脈,抗心肌缺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作用[5-8].人參是我國滋補類名貴中藥材,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 參棗催眠片的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作者:宋昕恬;孟令儀;張晶瑩;高峰;隋自潔;孫蘭;王琳 期刊:《毒理學》2018年05期

      參棗催眠片是2018年吉林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專項.以吉林省長白山道地藥材人參總皂苷、酸棗仁提取物為基源,輔以五味子和刺五加提取物經科學組方,針對廣大睡眠功能障礙人群開發的一款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雙劑型保健食品.吉林省長白山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如人參、五味子、刺五加等.人參皂甙是我國傳統的滋補養生名貴藥材人參的主要功效成分,大量試驗證明人參皂甙有雙向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這與皂苷含有的不同組分有關.

    毒理學雜志分期目錄
    期數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毒理學雜志網友評論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投稿前了解到文章審稿比較慢,自己投了一篇文章,還是很快的,審稿速度主要和文章的方向,內容相關,我的文章投稿到錄用歷時兩個月的時間,相比較而言是很快的了,希望我的投稿經驗多大家有所幫助。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整體感覺期刊的速度還是很快的,期間對文章的格式進行了一次修改,編輯態度很好,效率也很高,很快就送外審了,之后就直接送終審了,終審后十幾天文章就順利錄用了,很開心。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1月中旬投的稿件,25日初審結束,送外審,一個專家2月9日外審完成,一個專家24日結束外審,之后退修,花了5天的時間對文章進行了修改,然后上交,在編輯部呆了近20天,才送復審,3月23日外審結束,但是一直沒有意見返回,打電話咨詢,編輯說在整理中,耐心等待,4月4日編輯聯系說文章擬錄用了,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是感覺編輯手里稿件比較多,處理速度還是有點慢的。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審稿人很負責,提出了很多的建設性意見,修改后文章提升很大,編輯人也很好,校稿認真仔細,很是敬業。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審稿非???,編輯很負責,指出了很多學術上的錯誤以及格式上存在的問題,效率還是很高的,審稿專家給出的意見也中肯,對文章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詳細的標注,提出的意見也很有建設性,讓我受益很多。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3個月內

      一月初投的稿件,十天左右交了審稿費用,3月份收到修改通知,提出的問題也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很好地回答,在規定的修改期限內提交了修改后的稿件,一個月左右對格式進行了一點修改,很快就被錄用了,大概一個月后,就在知網上查詢到了。

    • 未知
      錄用情況:
      投稿周期:

      期刊對文章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要求文章內容新穎,理論嚴謹,學術水平高,編輯很負責,會主動打電話溝通,態度很好,超級有耐心,大家可以嘗試著投稿。

    • 未知
      錄用情況: 已投修改后錄用
      投稿周期:

      外審很快,專家給出了的意見是小修后錄用,意見很專業,有建設性,編輯也很負責,校稿非常仔細,較同類期刊而言質量是比較高的,值得推薦。

    相關文章

    360期刊網

    專注醫學期刊服務11年

    客服正在輸入...

    • 您好!這里是醫學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請問您想要咨詢什么 問題?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 期刊發表服務
      發表加急服務
      SCI發表全程服務
      先見刊后付款服務

    • 1000平自有實驗室,數據來源真實有效

    立即搶
    0.042783s
    里番ACG本子※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