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研數據如何整理利用成就一篇SCI

  我們知道一篇嚴謹的醫學科研文章是少不了實驗數據的分析,但是實驗數據如果分析不準確或者不足,在SCI文章中得不到展現,那么這篇文章的分數肯定會大打折扣。就算不被編輯一票否決也要退回補充修改。那如何整理和利用我們在實驗研究中得出的數據運用在科研SCI文章中呢,360期刊網給大家整理了內容,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加個收藏,我們或持續為您更新新內容。如果您的數據太多太繁雜,我們有數據管理工具積極數據分析研究員可以幫您,360期刊網擁有11年的行業經驗和512位專業編輯,眾多優勢幫您更省時省心省力,現在咨詢還可搶0元論文評估【立即咨詢即可獲得】。

  一、怎樣收集整理實驗數據

  實驗前,寫清實驗步驟很重要,尤其是新實驗,就算是別人已經做爛的實驗也需要認真對待,做好每步工作。建議這個protocol最好用英文寫,而且最好是形成電子版,存在自己的電腦中,可以打印一份貼在自己的筆記本中,以后再用該protocol,只需寫明:參見xx頁,以后查詢就方便多了。

  實驗結果得到后,如果不是理想結果也沒關系,這些數據都是可在研究的對象。我們需要做的是將數據盡快整理出來,可以整理成表格,也可以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質量和格式就和準備發表一樣。數據整理要認真,信息和參數需要詳細。

  對于實驗的陰性結果,我們需要做的是分析問題的可能原因,有無別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來實驗方案乃至整個實驗設計?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經常查看最新出來的文獻看看自己的研究思路是否相同,如果一樣就要及時調整,文獻可以通過Pubmed查詢。

  二、如何將整理好的數據利用在撰寫SCI文章中呢

  一般論文中會使用表格來展現,那么在用表格展示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除非你想列出一些準確的數據,否則,不需要使用表格,如果數據比較少,比如只有一行數據或者一眼就能看出數據變化的規律,可以直接在正文中表達。簡明扼要,應該忽略不必要的數據(如有關實驗室的數字、簡單計算的結果以及沒有顯著變化的變量等),應避免大量例舉不重要或重復數據,以避免誤導讀者,并使數據比較更加困難。

  確保表中的數據準確,表中數據的計算錯誤將會影響文章的可信度,如果涉及到百分比,就要多加注意,如果百分比或其總計不是100%,應在腳注中加以解釋,否則不僅反映出作者的不嚴謹,同時讀者也無法判斷數據的真實性。

  在列舉數據時應該注意盡量確保同組數據縱向排列(由上向下閱讀),這樣會方便讀者對比閱讀。只保留數字中小數點后面有效位數,這樣不會讓讀者產生誤解和質疑,數值的個位數和小數點等符號應分別對齊。

  表格的形式一般采取三線表,但是不同期刊對表格中水平線的規定略有不同,如《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表的開始使用雙橫線,結束時則使用單橫線; 《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則在通用的三線基礎上,在"總和"(overall)前再加一條橫線。

  如果表格太大,也可考慮將其作為論文的附錄列出,以免打斷行文的流暢性。使閱讀感變差,同一表格要盡量安排在同一版面上,并使內容的布局清楚、合理。所有的表格格式都需要根據期刊的要求來。

  醫學科研數據如何整理利用成就一篇SCI   有問題即刻問,360期刊網為您>>免費解答<<。